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亲  周宁 《河北医学》2001,7(4):293-295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患者急性期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 CPK)、乳酸脱氢酶 ( LDH)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 AST)的变化。方法 :检测 2 0例正常对照组、33例急性发作期和2 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 CPK、LDH和 AST,并同时作血气分析。结果 :肺心病患者血清 CPK、L DH和 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急性期高于缓解期 ( P<0 .0 1) ;血清 CPK、L DH和 AST与Pa O2呈负相关 ,与 Pa CO2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 CKP、L DH和 AST测定可反映肺心病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催化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测定ALT;采用酶催化天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测定AST;采用酶催化α-丁酸与NADH的反应测定HBDH;采用酶催化 肌酸与ADP的反应法测定CPK;采用Bayer550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相关分析。结果:急性期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显著低于缓解期肺心病患者(P=0.0001)。急性期肺心病患者血清ALT,AST,LDH,HBDH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26,P=0.040,P=0.003,P=0.0001),而CPK差异无显著性(P=0.107)。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血清ALT,AST,LDH,HBDH均与动脉血氧分压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r=-0.425,P=0.005;r=-0.481,P=0.001;r=-0.468,P=0.002,r=-0.479,P=0.001)。结论:肺心病的急性发血氧分压与血清ALT,AST,LDH,HBDH有负相关关系。氧分压的降低可能是这些指标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LDH、CPK和GOT水平变化及其变化。方法:测定51例慢性肺心病人(急性发作期25例,缓解期26例)血管LDH、CPK和GOT水平,并以30例健康成年人作对照研究。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该三种血清酶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1);而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LDH、CPK和GOT水平测定可反映肺心病人病情,可作为判断肺心病人病情的一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气间的关系。方法以正常人20例为对照,检测20例缓解或、2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的血清HB.DH、LDH1、CPK-MB活性,并同时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HBDH、LDH、CPK-MB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发作期高于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HBDH、LDHI、CPK-MB活性与PaO2呈负相关而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患者存有心肌受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越明显心肌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铅中毒后,其血清NO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 mg/kg、30 mg/kg和60 mg/kg铅组.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1次,7次后处死,测血铅含量、血清中NO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 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的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另分别向大鼠肝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NO 2 ,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 染铅剂量增加,血清NO和血铅的含量升高,ALT、AST和γ-G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而ALP和LDH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肝细胞未见明显的损害.体外实验表明,NaNO2 对ALT、AST及LDH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而对γ-GT及ALP无抑制作用. 结论 铅中毒大鼠血清酶活性的逆向变化可能为NO等因素对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所导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血清酶类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健康人群共60份血液标本,将血液标本人为干预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后,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γ-谷胺酰转肽酶(γ-GT)等7种常见的血清酶。观察其不同程度溶血后测定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清血红蛋白浓度(Hb)测定在<1 g/L溶血程度下,ALP、γ-GT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其余血清酶活性测定明显升高(P<0.05);在1 g/L5 g/L溶血程度下AST、ALT、CK比溶血前升高,CK-MB、LDH比溶血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γ-GT比溶血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轻度溶血(Hb<1 g/L)程度下ALP、γ-GT活性变化不显著而AST、ALT、CK、CK-MB、LDH活性变化显著外,其他不同程度溶血对血清AST、ALT、ALP、CK、CK-MB、LDH、γ-GT均有明显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病过程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48例高原(2 260-3 200m)慢性肺心病患者及1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肺心病急发期血清HMGB1阳性率显著高于缓解期,缓解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HMGB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呼吸衰竭组。肺心病组急发期及缓解期HMGB1阳性组TNF-α水平及血清CK、AST、LDH活性分别显著高于HMGB1阴性组。结论HMGB1表达水平可反映高原肺心病患者病情程度,HMGB1与TNF-α、CK、AST及LDH活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堂玲  陈云凤  伍春蓉 《四川医学》2009,30(7):1038-1039
目的探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低氧血症患者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肺心痛患者按低氧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血清酶学对比,分别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及动脉血氧分压(pan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并进行分析。结果肺心病急性期4种血清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轻、中、重3组患者间经方差分析,CPK、LDH、AST、HBDH4种酶均明显升高,且低氧越严重,酶活性升高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酶测定是分析病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83例血液病患者骨髓液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含量,同时测定19例正常人骨髓液作对比。发现慢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患者骨髓液AST,HBD,LDH,CPK明显升高,分别是正常的3~5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AST是正常的3倍。经化疗完全缓解后,水平均下降至接近正常。测定9例各种白血病患者骨髓CPK的同功酶,以CPK-MB为主,而非白血病者则以CPK-MM或CPK-BB为主。上述改变,可作为白血病病情及疗数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酵米面中毒者血清酶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 17例酵米面中毒患者血清酶 ,包括乳酸脱氢酶 (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 -1)、羟丁酸脱氢酶 (HBD)、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并与 3 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各项血清酶明显高于对照组 ,t检验P <0 .0 1。结论 酵米面中毒患者血清酶检查可作为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各脏器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冯战桂  苏展鹏 《吉林医学》2013,(20):3979-398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程度、不同日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临床意义,为寻找更客观、敏感地反应缺氧后心肌损害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临床及时地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两组,重度窒息组36例,轻度窒息组22例,分别于生后12 h内及生后第3天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并将同期住院的无缺氧新生儿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CK-MB、AST较灵敏,且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生后第3天心肌酶水平大部分恢复,LDH水平恢复较慢。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能较及时地反映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程度,生后第1天尽早测定其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窒息后心肌损害为一过性,经及时复苏,保护心肌等治疗,心肌酶水平常在3 d内逐渐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和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患者血清酶活性和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酶速率法及一氧化氮硝酸还原法 ,对 5 8例AOPP患者进行CHE、CK、CK MB、LDH、ALT、AST、ALP、GGT活性及NO水平含量测定 ,同时检测 3 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轻度中毒组CHE、CK、LDH和NO变化有意义。中度中毒组CHE、CK、CK MB、LDH、ALT、ALP、GGT和NO变化有意义。重度中毒组全部受检酶和NO变化均有意义。结论 中毒患者酶活性变化大及一氧化氮浓度增高与中毒的轻、中、重有密切关系 ,联合测定血清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发病期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 T)、谷氨酰转肽酶 ( GGT)和乳酸脱氢酶 ( L DH)的变化特点。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 AST、AL T、GGT和 L DH的操作方法——连续监测法进行。结果 :观察到 5 0 %~ 87.5 %非典型肺炎病人的 AST、AL T、GGT和 L DH轻度或中度升高。且确诊组检测结果比疑似组或健康人群高。经统计学处理 ,差别显著。这四种血清酶在非典型肺炎发病初期和高峰期升高 ,一般在 10 d内下降 ,恢复正常。结论 :非典型肺炎病人在发病期间会出现肝功能异常 ,且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 ,提示医生在病程中应注意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在不同的时间血浆酶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及实验组(n=30)。对照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伤后直接观察。实验组(海水浸泡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后立即置人海水中,入水后30、60、120min时间段各取1O只鼠采血,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浆酶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相差非常显。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酶学变化有明显不同,经海水浸泡的时间愈长,上述变化愈严重,对机体的危害性愈大。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酶活性及CRP、Fn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中CRP、Fn和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观察SARS患者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采用:ROCHE诊断公司速率法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和Fn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急性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同时伴随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的部分升高,至恢复期CRP明显降低,血清ALT和LDH活性进一步升高,而AST和CK基本恢复正常;Fn在急性期明显降低,康复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反映细胞膜损伤的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NF-γ对豚鼠1型军团菌感染后生化指标改变的影响作用。方法:将豚鼠制成1型嗜肺军团菌感染的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即感染后对照组和感染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肌注INF-γ。观察各时间段两组豚鼠血清CPK、AST、ALT、AKP、BUN、Cr和LDH水平。结果:治疗组豚鼠CP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部分AST、AKP、BUN、Cr和LDH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外源性INF-γ对感染1型嗜肺军团菌豚鼠的肝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时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肝、肾、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27"矿难幸存者40例,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3组,同时随机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测定CK、AST、LDH、α-HBDH、UA、Cr、Urea、ALT和WBC数值。结果:急性重度中毒患者CK、AST、LDH、α-HBDH、UA、Cr、Urea、ALT、WBC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患者CK、AST、LDH、α-HBDH、U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患者CK、LDH、α-HBDH、U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瓦斯爆炸气体中毒对心肌,肝,肾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冯战桂  苏展鹏  蔡晓丽 《吉林医学》2013,34(19):3772-3774
目的:通过分别检测宫内窘迫有窒息和无窒息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研究宫内窘迫患儿心肌缺氧性损伤状况及各项心肌酶活性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于生后第1天及第3天,将宫内窘迫患儿分为生后有窒息组和无窒息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与同期出生的无宫内窘迫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窘迫无窒息组AST、CKMB有显著性增高,LDH、CK、α-HBDH无显著性变化;窒息组所有心肌酶指标活性均呈显著性增高,缺氧程度越重,心肌酶活性增高越明显;治疗后第3天,除窒息组LDH外,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宫内窘迫患儿存在缺氧性心肌损伤,经产前、产时及时处理,出生无窒息者心肌损害明显小于窒息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及时反映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程度,尤以CK-MB、AST较灵敏,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宫内窘迫患儿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