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医药信息》2017,(1)
目的:探讨黄龙苏葶散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即给予布地奈徳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对照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治疗组口服黄龙苏葶散,连续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体征变化情况,统计有效率并评估治疗风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龙苏葶散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疗效满意,具有见效快,治疗病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成人CAP痰热蕴肺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白细胞计数(WBC)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4~+/CD8~+的变化,记录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RP、GR、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发热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CAP痰热蕴肺证,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次1安瓿,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每次30 mg/k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7 d。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按10 mg/(kg·d)剂量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加减(药物组成:芍药、五味子、桂枝、苦杏仁、半夏、浙贝母、陈皮、麻黄、甘草、细辛、石膏),1剂/d,水煎药汁至400mL,早晚饭后分服。连续治疗7 d。两组均观察7 d判定疗效。观察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IL-17]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相似文献
6.
7.
<正>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在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发热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且该病很容易导致慢性咳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肺炎支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其致病机制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或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2]。临床对于支原体肺炎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较常用的是阿奇霉素,其可有效抑制支原体,减轻临床症状,但由于支原体消除较慢,小儿尚未发育完全等原因导致阿奇霉素单用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产生耐药性[3];部分患儿可能进展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医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治疗,不良反应少,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4]。小柴胡汤为《伤寒论》载和解第一方,具有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5];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热、止咳平喘等作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痰热闭肺型MPP 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组,每组30 例。3 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西药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中药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联合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3 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3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D 样受体蛋白3 (NLRP3) mRNA、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8 (IL-18)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西药组70.00%及中药组66.67% (P<0.05)。3 组血清NLRP3mRNA、IL-18、IL-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血清NLRP3 mRNA、IL-18、IL-1β 水平均低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西药组16.67%、中药组16.67%、联合组13.33%,3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MPP 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LRP3 mRNA 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痰热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VA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选取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2组均治疗2周。比较3组血清Nrf2、MDA水平以及VAS评分,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MDA明显升高(P<0.01),血清Nrf2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MDA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Nrf2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Nrf2、VAS评分、血清MDA改善程度明显(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痰热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8月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51例,对照组予规范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疗效证候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疗效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显著下降(P <0.05),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 <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低(P <0.05)。结论 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较快改善症状,起到保护肝、肾、心脏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的疗效,并观察其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服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西药组予以左氧氟沙星入液静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WBC、GR%、CRP、NAP积分、TNF-α。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两组单项症状和各项炎性指标治疗均有显著,而改善程度相近。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治疗痰热壅肺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慢支 )急性发作期 ,表现为痰热壅肺之候者 ,以其痰与热相互胶结为患 ,治疗较困难。笔者自 1995年 2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 80例 ,以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8例 ,女 2 2例 ;年龄3 8~ 67岁 ,5 0岁以上者 60例 ;病史 3~ 2 3年 ;既往有吸烟嗜好者 5 2例 ;全部病例X线胸片提示慢支并感染 ,伴有肺气肿者 2 4例 ,白细胞及中性增高者 61例 ,肺部听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湿性罗音 ,呼吸音相对减弱者 1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广东省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风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病毒性肺炎风热郁肺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5例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X线浸润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X线浸润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_1及PF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风热郁肺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痰热壅肺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的疗效.方法将 60例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 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疗效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6.
肺热病是以风热病毒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以骤起发热,咳嗽、烦渴、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其中痰热壅肺证是由于痰热交结壅积于肺,以发热口渴、咳嗽气喘、吐痰黄稠、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的证候,通过用麻杏石甘地葶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清肺消炎丸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清肺消炎丸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清肺消炎丸,对照组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疗程5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50.00%,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5%和60.76%,差异显著(P0.05),单项症状消失率的组间比较,咳痰黏稠,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麻杏石甘汤合麦门冬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1例,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40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41例患儿归为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麦门冬汤加减方治疗,分析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儿治疗总...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中医急症》2019,(9)
目的观察清热宣肺止咳汤联合西医对症干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采用西医对症干预和在此基础上辅以清热宣肺止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血常规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IFN-γ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结论清热宣肺止咳汤联合西医对症干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常规指标,提高肺部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上调IFN-γ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