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是指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指征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的临床证候群,皮持衡教授擅长治疗本病。认为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从"虚、湿、瘀、毒"着手。认为虚是慢性肾脏病的始动因素,瘀、湿是慢性肾脏病形成物质基础,毒在其加重和复发不可忽视。在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虚、湿、瘀、毒"并非单独致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需标本兼顾,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故文章从"虚、湿、瘀、毒"等方面进行阐述皮持衡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并结合病案进一步佐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瘀热”学说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的历史依据。方法:系统梳理有关瘀热病证的历史认识,采用文献计量学、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古今文献的相关记载。结果:前人关于"瘀热"病因及相关病机、病种有散在记载,凉血散瘀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结论:"瘀热"在外感及内伤杂病中普遍存在。把"瘀热"作为独立的"继发性病理因素"看待,并据此将古今有关瘀热的散在论述和临床经验系统化,可以发展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治疗理论,丰富对难治性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的病机为"虚、湿、瘀、毒","虚"为本病之本,"湿、瘀、毒"为标,且"瘀、毒"病机贯穿本病始终,一般多从脾肾论治。王茂泓认为虚湿瘀毒的根本在于厥阴,基于对《内经·至真要大论》中"以少阳之中,厥阴木也,木火同气,木从火化"经典理论的理解,结合临床经验,从少阳论治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4.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血散瘀是中医的常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因热致瘀,瘀热互结导致的各种病证.文献计量学是利用定量研究方法揭示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研究概况的一种文献研究方法.本文从研究单位、作者、期刊、基金、关键词等方面揭示近10年来国内凉血散瘀研究的地区分布、核心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创"瘀热"病机新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选择经周仲瑛教授以凉血散瘀为基本治法治疗的3则难治性皮肤验案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皮肤病瘀热病机的临床辨治要点和凉血散瘀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种.国医大师邹燕勤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核心病机,肾虚是内在基础,湿、瘀是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病变的基本环节,三者相互交织,互为影响,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的关键,据此而立益肾、清利、活血为基本治法.本文对邹老从肾虚湿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案例分析其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读分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医案及相关理论,发现周仲瑛教授辨治胸痹的核心病机多与"瘀热"相关,故凉血散瘀法也适用于胸痹。这充分体现了周仲瑛教授的"瘀热论"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等两百多种内伤杂病的辨治。  相似文献   

8.
运用络病理论浅析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基于络脉与肾脏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关系,探讨肾络病证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络病理论认为肾络空虚,风、湿、瘀、毒等病理因素阻滞肾络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虚络瘀是其病机关键,并将"络以通为用"作为治疗总法则;"通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补虚通络为基本治法,邪实为主时则辨证予祛风通络法、化痰祛湿通络法、活血化瘀通络法、解毒泄浊通络法等祛邪通络法治之,标本兼顾。将络病理论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诊疗中,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赵玉庸“肾络瘀阻”病机学说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庸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慢性肾脏病病理和临床表现,提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为"肾络瘀阻",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属于慢性前列腺炎Ⅲ型.精室为男性奇恒之腑,传统认为精室之病为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血为变.通过临床研究认为瘀热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病机为:或外感邪热入里,或内伤久病,瘀热深蕴营血,瘀着下焦精室脉络,热蕴精室血分,煎熬熏蒸,致使血液稠浊,血涩不畅,加重血瘀;血瘀又可蕴积化热,致血热愈炽,瘀热相搏,下焦精室蓄血,以致局部经络不畅,血脉瘀滞,不通则痛.瘀热互为因果,瘀热相搏,胶结难化,常使病情缠绵难愈,病机演变亦转化多端.治疗采用凉血散瘀药,达到清解血分火热、消散血中瘀滞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肾脏病是指任何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疾病均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贫血、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则进展至尿毒症并危及患者生命,给病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风、湿、热、瘀、  相似文献   

12.
临床观察到肝癌具有瘀热特性,临床治疗时从瘀热入手,采用清热散瘀法论治肝癌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旭教授在糖尿病的中医药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王师的治糖经验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三热致消"理论,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与"燥热"、"湿热"、"瘀热"三大病理因素有关。治疗上师从周老的"三热"论,习用清热润燥、清热化湿、清热凉血散瘀的治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刘光珍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其中邪实方面是导致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和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可因虚、因实、因久病所致,因此,在治疗时应注重从“瘀”论治,活用、早用活血化瘀法。文章总结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特点,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常伴随着心脏损害。我们认为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病机为正虚邪伏。正虚以心脾肾亏虚为主,邪伏以"湿、瘀、毒"内蕴为主。将中医病机与现代中药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示意图进行概况,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七情内伤等,外因多为外感六淫邪气,邪实伤肾。其病位主要在于肾,又可累及肺、脾等脏腑。其病机特点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热、瘀血、浊毒为主。除此之外,曹式丽教授特别强调,肾络瘀阻为慢性肾脏病的共有病机,风邪入络为诱发或加重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曹式丽教授善从络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机为肾络瘀阻,主张"络以通为用",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持络脉的通畅。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男性生殖系统各种慢性炎症共同具有热、毒、湿、瘀及阴血耗伤的特点,自拟鱼白消炎方,清热解毒消炎、除湿散瘀、滋补阴血,同时配合外治法,治疗88例,总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18.
王亿平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尿酸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王亿平教授主张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并重,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寸鹏飞 《光明中医》2014,(6):1285-1286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分为阴虚内热、瘀热痰结、冲任不调三型论治[1],病因总不离热、郁、痰3个方面[2],治法不外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化痰散结,然而临床常见由于患者素体阳虚或因滥用寒凉和散瘀化痰之后导致阳气虚损,致使患者皮损色泽黯淡,局部形成硬结,经年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此种阳虚质寻常痤疮,笔者从体质辨证入手,以阳和汤为基础方进行辨治,收效满意,介绍辨治体会如下,供同道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文:何立群主任是上海市名中医,有三十余载临床工作经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如未能及时干预,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何主任认为慢性肾脏病主要责之于本虚标实。其早期病机为脾肾亏虚,而气血亏虚是肾脏病中晚期主要病机,标实为风、湿、瘀等。故运用中药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现将其诊疗特点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