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科杂病泛指病情错综复杂、病邪深痼峻厉,正不抗邪的一类迁延难愈的病症。河南省名中医崔应麟教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精专内科杂病,法活方善,构思巧妙,疗效显著。兹报师验案三则,以飨同道:(1)偏头痛案-青年男性,偏头痛反复发作,师以散偏汤化裁治之;(2)鼻衄案-脾胃热盛兼肾阴耗伤型,泻黄散与玉女煎疗之;(3)不寐案-老年女性,肝郁化火,上扰心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魏子孝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在补益肝肾同时,注重脾胃及情绪调理。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遵循如下步骤:(1)明确诊断;(2)抓主症;(3)标本先后;(4)基础方;(5)随证加减;(6)疗效评价。魏子孝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包括三方面的表现:(1)月经紊乱和功能性子宫出血;(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3)骨关节病。针对不同表现强调抓主症治疗,附验案2则及其遣方用药特点,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陈宝贵教授早年拜师于张锡纯先生关门弟子柳学洙先生,受其影响重视脾阴学说,潜心研究其理论渊源。临证总结出滋养脾阴需注意以下几点:(1)补脾阴需兼补脾气或脾阳;(2)补脾阴需顾胃纳;(3)补脾阴需调畅脾胃气机;(4)滋补脾阴需"动静结合";(5)厚味之药或方可以滋补脾阴,但药量宜小或取其次煎。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邹云翔教授是我国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为中国中医肾脏病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邹老诊治肾病的学术精华主要可归纳为:(1)肾病水肿,从肺脾肾入手,活血利水;(2)肾病感染,辨证论治,及早处理;(3)药毒伤肾,维护肾气,疏滞泄浊;(4)肾病尿蛋白,补气养血,化瘀温肾;(5)肾病虚劳,补益肾元,泄浊通络。附验案4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血证包括崩漏、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短时间内的大量出血易导致女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经血淋漓不断日久,可导致不孕,影响夫妻生活,造成患者很大精神负担。朱南孙教授临证70余载,对治疗妇科血证有独到的见解:(1)通涩清养,祛瘀为先;(2)动静结合,寒热并用;(3)滋肾养阴,调理冲任;(4)制方善用药对,配伍严谨。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尤建良教授通过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其治疗的临床特色主要可归纳为:(1)善治中焦,顾护脾胃;(2)审证求因,标本同治;(3)重视辅疗,心理疏导。临床收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对1例进行性肌萎缩验案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周仲瑛教授的辨治思路主要为:(1)宗经典,从痿证辨证;(2)辨脏腑,脾肾肝同调;(3)明病邪,湿热瘀互结;(4)制复法,经方善活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痰热壅肺证是其常见证候。对于其辨治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辨热与痰之轻重;(2)辨黄痰之虚实;(3)辨新感之有无;(4)注意通利肠腑;(5)扶正的应用。并举临床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针灸》杂志社拟于 2 0 0 3年 9月中旬或 10月中旬组织召开环球杯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本次大会旨在推广针灸特技针法、开拓针灸临床思路、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水平 ,现开始征文。1 征文内容 :(1)最新针灸治疗技术及手法的研究 ;(2 )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思路及总体方法的讨论 ;(3)针灸最佳适应症的探讨 ;(4)针灸治疗各科疾病的新经验 ;(5 )运用临床检验或实验方法阐述针灸机理的讨论 ;(6 )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水平的各种新方法、新型仪器的介绍。 (7)古今针灸名家针法经验介绍 ;(8)有关传统针灸理论的探讨 ;(9)各种疑难杂症的案…  相似文献   

10.
张香琴  乔振纲 《中医杂志》1992,33(11):16-18
乔保钧主任医师业医47载,临床经验丰富,擅治疑难重证,对癌瘤顽疾颇有心得。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以下4点:(1)谨守中医病机,立足整体调理;(2)把握基本病理,无非痰热瘀毒;(3)分期辨证施治,强调扶助正气;(4)用药有胆有识,贵在守方缓图。兹择验案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1.
正晕针是指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出汗心慌等症状,甚至出现晕厥的现象[1]。晕针的出现没有固定时间,事先无法确定,针灸前后随时都可能发生。晕针原因有:(1)饥饿紧张;(2)施针体位不适;(3)针刺强度,针具粗细;(4)身体虚弱;(5)气候炎热,空气混浊,声音嘈杂等。笔者于2006年至今于临床上曾遇4例空腹患者针刺后晕针,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李某,男,26岁,因"左侧颈肩部不适,转侧困  相似文献   

12.
高玉芳  侯书鹏  R 《环球中医药》2012,(10):763-764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验案体会。(1)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炙甘草汤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3)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黄连阿胶汤合酸枣仁汤治疗糖尿病顽固失眠。分别阐述其病因病机、组方原则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经方辨证立法独特,处方用药详备,治之效验。至今仍为治疗消渴病及并发证有效方药,被古今临床医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3.
正邵朝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之一,从事临床、教学5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随师侍诊,抄方学习,受益匪浅,现整理其治疗尿路结石合并积水验案2则,以飨同道。1病案2则案1:王某,男,32岁,2014年9月2日初诊。主诉:左肾结石2年,伴左肾积水3d。患者2年前因左侧腰部剧烈疼痛,前往当地社区医院就诊,确诊为:左肾结石(具体大小不详)。但未规律治疗,未定期复查,间断服用尿石通、排石颗粒、友来特等药物治疗。3d前因  相似文献   

14.
解建国是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对肾性不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用药特色。从其40余载的业医生涯中总结出,从肾论治不寐,常获良效。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劳的生活状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大现状,往往产生肾虚劳损,继而产生肾性不寐。首先阐述肾性不寐的源流和病因病机,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肾性不寐的治疗方法。对于肾性不寐以辨证施治为主,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辨证分型:(1)肾阴不足,交通心肾;(2)肾阳不足,温阳安神;(3)肾精不足,滋养精血。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搜集整理《中华医典》论著中有关祖国传统医德伦理的思想观点,分析其内涵及基本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光盘版第5版)名言部分,以传统医德核心观点"仁""爱""德"等为检索词,筛选并整理出医德名言论述,建立传统医德伦理Epidata数据库,留备后续分析。结果:从《中华医典》初步检索到140则约4万字的文献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65则传统医德名言论述。概括其内涵主要包括:(1)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2)医患互信、医道互助的良好氛围;(3)安神定志、重义贱利的精神境界;(4)谨慎端庄、实事求是的服务态度;(5)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6)崇尚职业、忠于医业的职业素养;(7)未病先防,医之上工的预防理念;(8)刻苦钻研、德术兼修的学习品质。结论:传统医德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统一,医德规范与实践相结合;(3)注重医疗主体的道德自律和修养;(4)强调医学应服务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作者函复     
编辑同志;江苏读者刘传法同志,发现拙作中提到:《伤寒论》“用药87种”,不符合刘同志学习《伤寒论》原文92种数字提出疑问,函复如下:(1)烧裈散当时没有列入统计数内;(2)羊胆,原文用猪胆,无猪胆时作代用,故不列入统计数内;(3)鸡子清因同属鸡子,故列入鸡子作统计数字;(4)荛花,因宋本校案非仲景意,故没有列入统计数字;(5)鈆(铅)丹,当时按《唐本草》是混乱品种,且属毒剧不宜内服药品,故亦未列入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见于急性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和胃神经官能症。确诊需采取胃镜检查或病理检查,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病则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据《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胃脘痛分型为:(1)寒邪客胃;(2)饮食停滞;(3)肝气犯胃;(4)肝胃郁热;(5)  相似文献   

18.
当归芍药散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真 《江苏中医药》2006,27(1):43-44
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舒肝、健脾利湿、补中益气、活血调经的功效,广泛地用于因肝虚血滞、脾虚湿胜所致的妇产科诸疾,列举验案5则以佐证:(1)月经不调案;(2)妊娠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案;(3)慢性盆腔炎案;(4)产后腹痛案;(5)不孕症案。  相似文献   

19.
赵允南  张蕾 《河南中医》2004,24(1):22-23
许叔微 (公元 1 0 80 - 1 1 5 4年 ) ,字知可 ,宋代著名医家 ,真州白沙人。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除医案专著《伤寒九十论》外 ,生平医案还散见于《普济本事方》及后世类编整理的《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中。《伤寒九十论》载案 90则 ,其中经方医案6 1则 ,涉及经方 36首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 ,在医案的发展史以及仲景学术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普济本事方》是许氏晚年所著的方书 ,载许氏医案5 4则 ,其中经方医案 2 5则 ,所录经方医案 ,考其义理与《伤寒九…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中国中医药学会拟于 2 0 0 1年 1 0月在北京举办“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 ,将有关事项通知 :1、征文内容 :( 1 )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任务与策略 ;( 2 )面对WTO ,中医药行业应对之策的研究与思考 ;( 3)中医药临床现代化的内容与举措 ;( 4 )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与举措 ;( 5)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 ;( 6)中医药科研现代化的研究与举措 ;( 7)中医药管理现代化的研究与举措 ;( 8)中医药的多学科研究 ;( 9)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研究与对策 ;( 1 0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研究 ;( 1 1 )与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