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中医证型属阴虚血瘀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西医降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46例加用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Cys-C、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均较前明显降低(P均0.05),MNCV、SNCV及SOD水平均较前升高(P均0.05),Cys-C、Hcy及MDA水平则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DPN疗效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Cys-C、Hcy水平,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消痹方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电生理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32例)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组患者(33例)予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反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有效改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和H反射。  相似文献   

3.
邓柳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2):4058-4059,4063
目的探讨针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继续控制血糖治疗,应用相同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MCV、SCV及SSR均有显著变化,且2组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的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SSR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短,波幅均明显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显著。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  戴洪彬 《河北中医》2022,(11):1804-1807+1812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乳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将8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通络乳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神经M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H反射、中医证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MCV、腓神经MCV、腓肠神经SC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胫神经H反射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胫神经MCV、腓神经MCV、腓肠神经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胫神经H反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化瘀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苟文伊 《四川中医》2005,23(3):64-64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患者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使用化瘀通络方。结果: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结论:化瘀通络方配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益气滋阴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为DPN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6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和益气滋阴方治疗.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气化瘀通络方治疗,对比2组疗效变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PN治疗中应用益气化瘀通络方可改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固本通络电针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为本疗法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84例DPN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弥可保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 (NCV)、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穴位皮肤痛阈 (PSP)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和对照组的NCV均有部分明显加快 (P <0 0 5) ,PSP显示了双相调整、趋于平衡的变化 ,电针组SEP的N1 波明显缩短 (P <0 0 5) ,在以上 3项指标的改善方面 ,电针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P <0 0 1 )。结论 :固本通络电针法可以改善DPN患者的神经功能 ,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朝敏  余洁  郑重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1):64-64,F0003,19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给予中药固定汤剂,每次15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糖脉康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疗程8周.结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VC)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血清氧化-抗氧化水平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χ2 = 4.044,P < 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值均显著提高(t = 11.475、11.162、11.032、8.008,P < 0.01);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t = 5.582、5.837、6.918、3.635,P < 0.01)。两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 = 11.831、32.106、15.972,P < 0.01);且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的改善效果均更为显著(t = 6.473、21.999、7.973,P < 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PN患者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AEGs水平,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当归四逆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a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弥可保片治疗,试验组接受当归四逆汤治疗。检测血液指标包括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Toronto评价神经功能。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波幅。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HOL、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M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正中神经和SNCV腓总神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正中神经运动传、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传导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2.
潘卓文  张绍芬  覃晓东 《新中医》2014,46(8):128-129
目的:观察消痹方外用熏药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痹方外用熏洗,均以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SS评分减少≥5分者有26例,≥3分者有29例,3分者有5例,总有效(TCSS评分减少≥5分者及≥3分者)率91.7%;对照组治疗后TCSS评分减少≥5分者有20例,≥3分者有27例,3分者有13例,总有效率78.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痹方薰药法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NGF和IGF-1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弥可保组,二甲双胍(降糖)组,温阳化瘀方(试药)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禁食12h,按60mg/kg剂量尾静脉一次性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动物模型,并以高脂高糖饲料,于模型制作当日各给药组大鼠分别ig给予药物治疗,每日1次,连续12周,其中降脂组给予立普妥1.25mg.kg-1,降糖组给予二甲双胍670mg.kg-1,试药大剂量组给予温阳化瘀方浓缩液18g.kg-1,试药中剂量组给予温阳化瘀方浓缩液12g.kg-1,试药小剂量组给予温阳化瘀方浓缩液6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样量的生理盐水。每10d称量各组动物体重1次;给药最后1d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测大鼠血清NGF和IGF-1。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用刺激电极法。结果:温阳化瘀方对DPN大鼠血清NGF、IGF-1有一定调节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3个剂量组均显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allP〈0.01)。温阳化瘀方对DPN模型大鼠所致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组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在前6周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第9周开始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大剂量组从第3周开始,就显示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温阳化瘀方能促进NGF、IGF-1的增长,改善DPN所致传导速度。显示本方对DPN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山西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87人,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28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8例、2型糖尿病但无DR病变(NDR)组31例,健康对照(CON)组28例。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中Hcy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中的CRP水平。结果PDR组、NPDR组、NDR组、CON组Hcy含量分别为(15.768±4.712)μmol/L、(14.463±4.893)μmol/L、(12.874±3.443)μmol/L和(10.308±3.234)μmol/L,CRP含量分别为(3.126±1.126)mg/L、(2.434±0.577)mg/L、(2.307±0.352)mg/L和(1.731±0.657)mg/L,除NPDR组与ND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y、CRP的含量随DR的进展呈增长趋势(P〈0.001),且Hcy与CRP呈正相关(r=0.4,P〈0.001)。结论Hcy、CRP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益阴活血汤配合针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组。4组均予基础降糖治疗,对照1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对照2组给予自拟益阴活血汤治疗,对照3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益阴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4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双侧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差异,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双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阴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游离脂肪酸(FFA)及人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将11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震动感觉阈值(VPT)、踝肱指数(ABI)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血清IGF-1、FFA及MBP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SS评分系统中麻木、刺痛、灼烧感、感觉异常以及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VPT、ABI、NCV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升高(P均<0.05),而FFA及MBP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贝前列腺素钠能够显著改善DPN患者VPT及ABI,增强NCV,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机体血清IGF-1、FFA、MBP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胡文静  张晓玲  高路 《四川中医》2021,39(12):172-17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方联合西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疗效及对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ecombinant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锌α2糖蛋白(Zine-a2-glycoproteins,ZAG)水平的影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方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PDPN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并口服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温阳化瘀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比较两组外周血NF-κB、i NOS mRNA、NO含量。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端刺痛、手足麻木、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正中神经MNCV、SNCV和胫后神经MNCV、SNCV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NF-κB、NO、iNOS mRN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瘀方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37-140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降糖)组、立普妥(降脂)组、温阳化瘀方18g/kg、12g/kg、6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禁食12h,按60mg/kg剂量尾静脉一次性快速注射链佐菌素(STZ)制备动物模型,并于模型制作当日各给药组大鼠分别ig给予药物治疗,每日一次;同时,均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连续12周。其中降脂组给予立普妥1.25mg/kg,降糖组给予二甲双胍670mg/kg,试药剂量组分别给予温阳化瘀方浓缩液18 g/kg、12g/kg、6 g/kg。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样量的生理盐水。每10d称量各组动物体重一次;给药最后一天眼球取血测定空腹血糖;颈动脉采血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温阳化瘀方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体重,能调节血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18g/kg、12g/kg、6g/kg剂量组有显著差异。其瘦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能调节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最小有效剂量为6g/kg,其有效剂量范围是6g18g/kg)。结论:温阳化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体重增加有降低作用,对由此所致血糖、瘦素、胰岛素含量变化能调节到正常水平,提示温阳化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糖代谢紊乱有调节糖代谢,治疗糖代谢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