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在脾虚和应激状态下结肠动力及结肠组织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改变及治疗后变化.方法实验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治疗组、冷应激组;其中治疗组以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实验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同步记录结肠电-机械活动,即结肠运动、慢波和快波,并采用Ag-AgCl电极记录结肠体表电活动.信号由计算机系统软件采集并分析;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SP,VIP;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结肠组织内nNOS.结果脾虚组同正常组相比,结肠组织SP含量增高[(18.31±2.37)ng@g-1,(1.45±0.43)ng@g-1,P<0.05],VIP含量降低[(3.43±1.12)ng@g-1,(6.48±2.56)ng@g-1,P<0.05],结肠肌层中nNOS阳性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增多,运动频率降低[(3.6±1.1)min-1,(5.8±2.6)min-1,P<0.05].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应激组同正常组相比,SP含量增高[(28.41±11.56)ng@g-1,P<0.05],运动振幅增高(1.6g±0.6g,0.9g±0.4g,P<0.05),体表结肠电活动与慢波的相关性比较,脾虚组和应激组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①脾虚状态下结肠SP、VIP含量及nNOS发生改变,结肠动力紊乱,但体内仍存在调节稳态的机制;nNOS升高VIP则降低.②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结肠动力紊乱有一定调理作用.③冷束缚应激时SP升高,结肠动力紊乱以振幅升高为主.④体表结肠电活动与慢波的峰值频率相关性在各组间发生的变化,提示脾虚和冷应激皆为包括肌肉和神经系统在内的全身病变,对体表电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分型FC患者结肠传输功能、胃肠激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5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C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行结肠传输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降结肠、直肠黏膜促胃动素(MTL)、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和NOS水平。结果:56例FC患者中,传输时间正常者19例,传输时间延长者37例,其中结肠慢传输型(STC)21例,出口梗阻型(OOC)9例,混合型(MC)7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传输时间正常组降结肠、直肠黏膜MTL、SP、SS、VIP和NOS水平无明显差异;ST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MTL水平显著降低(P〈0.05):STC、M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SP水平显著降低而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TC、MC组降结肠黏膜SS水平显著升高(P〈0.05);STC、OO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VI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各型FC降结肠、直肠黏膜胃肠激素和NOS水平改变不同.其异常导致胃肠平滑肌功能紊乱.可能与F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砂仁对大鼠胃肠运动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砂仁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砂仁组及对照组,分别给大鼠灌服砂仁水提液或蒸馏水1、6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肠动力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胃窦及空肠组织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变化。结果:灌服砂仁水提液1、6h后,大鼠胃肠动力显著增强,血浆,胃窦及空肠组织中MTL、SP的含量明显增加,但VIP的含量无明显改变,上述变化均灌服砂仁水提液1h后为显著(P<0.01),6h后有减弱趋势(P<0.05)。结论:砂仁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血及胃肠道MTL、SP含量的增加有关,VIP可能未参与砂仁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信群血浆SP,VIP浓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结果:(1)缓解期血浆SP浓度升高,VIP浓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发作期组治疗前血浆SP,VIP浓度变化较缓解期及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发作期组治疗后SP,VI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缓解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病人气道粘膜病理学改变致血浆SP浓度升高,VIP浓度下降,与临床症状加重同步,  相似文献   

7.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IBS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肥大细胞(MC)的变化及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例腹泻型IBS患者、22例便秘型IBS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取回盲部、乙状结肠黏膜行SP、VIP免疫组化染色和MC计数。结果:IBS患者回盲部、乙状结肠黏膜SP、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增强(P〈0.05)。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SP、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与回盲部相比无显著差异。IBS患者回盲部黏膜MC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乙状结肠黏膜MC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MC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回盲部(P〈0.01)。结论:SP、VIP和MC在IBS的发病中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浆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在中度哮喘中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在中度哮喘中的表现吴玉权幺红利王宏达赵炜尹莉全宝文近来神经肽类物质在哮喘中的作用受到关注,我们旨在通过不同人群观测其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变化及其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以探讨SP、VIP在人类哮喘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患者直肠 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临床症状 ,结、直肠运动功能紊乱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胃肠运动主要受肠神经系统调节 ,发挥调节作用的是神经递质。我们采用放免法测定CIC患者直肠活检组织中P物质 (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含量变化 ,旨在探讨肠神经递质在CIC发病中的作用。1 对象 :CIC患者 2 4例 ,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 30~ 6 2岁 ,平均 (4 0 2± 9 8)岁。病程为 2~ 2 5年。正常健康者14例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2 6~ 5 6岁 ,平均 (38 7± 9 6 )岁。2 方法 :通过结肠镜在所有受试者距肛门齿状线上 5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离体胃窦平滑肌自发性收缩运动的研究,探讨血浆和胃窦组织中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P物质(SP)等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离体胃窦环行肌及纵行肌肌条,应用张力换能器测定其静息张力、平均振幅、收缩频率等运动指标;用放免法同批测定两组大鼠血浆和胃窦组织中SS,VIP,MTL和SP含量。结果①糖尿病组胃窦肌条自发收缩运动的多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②糖尿病组血浆中SS、VIP、MTL增加,SP降低;胃窦组织中SS增加,MTL和SP降低,VIP无变化;③血浆和胃组织SS与胃运动指标呈负相关;血浆VIP与MTL与胃运动指标呈负相关;血浆和胃组织SP和胃运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糖尿病多伴有胃运动功能障碍;②血浆和胃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一氧化氮 (NOS)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68例因不明原因的上腹痛、黄疸而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 ,采用内镜下活检 ,钳取乳头黏膜、Oddi括约肌及胆管内壁组织各 1块。标本常规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法 (SABC法 )观察乳头组织内VIP及NOS的变化。将 68例患者分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组 (SOD组 )与非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组 (非SOD组 )。结果 SOD患者乳头黏膜及Oddi括约肌内VIP和NOS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VIP和NO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r =0 .87,P <0 .0 1)。结论 乳头局部组织中VIP和NOS的表达明显降低。VIP和NOS的减少可能在SOD的发生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甙对豚鼠结肠平滑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白芍总甙 (TGP)对离体豚鼠结肠平滑肌的作用方式及对结肠平滑肌中 P物质 (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释放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 TGP及工具药对离体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及利用 SABC法检测结肠平滑肌中 SP和血管 VIP的变化。结果 :TGP使豚鼠结肠离体平滑肌收缩积分和时间显著性增加 ,且收缩效应的改变具有剂量依赖性。平滑肌中 SP的反应显著性增强。结论 :TGP可通过延长结肠收缩时间 ,增强结肠收缩幅度而调节结肠运动 ,SP是 TGP作用的递质之一。  相似文献   

13.
NO、VIP和SP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应用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20例RE和20例无食管炎(NE)者下食管括约肌(LES)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的含量。结果:不同程度RE组LES组织中的NO和VIP含量均明显高于NE组(P<0.01),SP含量则明显低于NE组(P<0.01);不同程度RE组各组间LES组织中的NO、VIP和SP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E的严重程度与NO、VI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_(NO)=0.983,P<0.01;r_(VIP)=0.964,P<0.01),与SP呈显著负相关(r_(SP)=-0.966,P<0.01)。NO和VI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72,P<0.01)。NO与SP含量之间及VIP与S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_(NO)=-0.967,P<0.01;r_(VIP、SP)=-0.916,P<0.01)。结论:NO、VIP和SP在R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结果 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STC大鼠结肠SP、VIP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和温针灸均能明显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P<0.01);且温针灸在提高结肠SP阳性表达面积上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论 针灸治疗STC有效,其机制与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万国靖  张守堂  车丽萍 《山东医药》2012,52(48):48-50,122
目的 通过对腹泻小鼠胃肠运动和腹泻大鼠结肠中胃肠肽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腹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番泻叶泻下法复制模型,观察小鼠的排便次数、腹泻率、稀便级、稀便率、腹泻指数;用碳末推进法观测小肠碳末推进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表达,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其干预作用.结果 经番泻叶泻下法复制模型后,小鼠的排便次数、腹泻率、稀便级、稀便率、腹泻指数升高;大鼠结肠中SP和VIP蛋白表达升高.参苓白术散治疗后,腹泻小鼠排便次数、腹泻率、稀便级、稀便率、腹泻指数降低,小肠推进被抑制;大鼠结肠中SP、VIP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抑制胃肠运动,降低SP、VIP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及性质胆石症患者胃动素(motilin,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变化,并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三六三医院且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8例,健康对照者20例,按结石部位不同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A1组,n=20)、胆囊结石组(B1组,n=36)、胆管结石组(C1组,n=36)、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组(D1组,n=36);所有入选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收集胆石进行化学分析;根据结石不同性质分为健康对照组(A2组,n=20)、胆固醇结石组(B2组,n=40)、胆色素结石组(C2组,n=52)、混合性结石组(D2组,n=16)。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浆及回肠末端黏膜组织中MTL和VIP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结石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MTL和VIP的含量变化:B1、C1、D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与C1组比较,C1组与D1组比较,D1组与B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结石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MTL和VIP含量变化B2、C2、D2分别与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分别与B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与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色素结石患者存在血浆及肠黏膜组织MTL和VIP含量的改变,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损伤一定的相关性,肠屏障功能损伤可能在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中药对胃肠激素及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中药对中医脾胃病的治疗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比较完整的理论,而中医脾胃病证有与西医的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相似或相近的临床表现[1-6].近年来,对胃肠运动的研究迅速发展,中药对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已广泛开展,而胃肠激素又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研究中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胃肠激素在其中的作用[7-9],胃肠激素及其相应的胃肠激素受体可能是调理胃肠运动的新途径[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脾虚证分级量化与木糖及胰功肽试验的相关性及科学依据。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115例,萎缩性胃炎15例,消化性溃疡19例及慢性结肠炎34例,把慢性胃肠病分为6型。即脾胃虚弱证(包括虚寒)、肝胃不和证、脾胃(大肠)湿热证、脾胃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脾肾阳虚证。进行证候分级量化,用木糖、胰功肽试验等指标同步检测。结果研究发现慢性胃肠病患者木糖、胰功肽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中医证型除脾胃(大肠)湿热证的木糖排泄率接近正常人外,其它证型的木糖、胰功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0.01)。对脾虚证及肝胃不和证进行分级量化,首次发现脾胃虚弱(寒)证随着症状分级的加重,木糖排泄率逐渐下降(P<0.01),肝胃不和证随着症状分级的加重,胰功肽都逐渐下降(P<0.001)。这为探讨证型的病理生理提供了可信的科学依据。结论木糖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脾虚证的特异性,胰功肽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肝胃不和证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槟榔对大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槟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浓度(25%)槟榔(A)组、高浓度(100%)槟榔(B)组、对照(c)组。分别给大鼠灌服低、高浓度槟榔液、蒸馏水1、6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肠动力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胃窦、空肠组织匀浆及血浆胃动素(MOT)、SP、VIP水平。[结果]灌服低、高浓度槟榔液1、6h后大鼠胃排空运动明显增强,胃窦肌间神经丛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胃窦及空肠组织匀浆MOT、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血浆MOT、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结论]槟榔对大鼠胃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窦肌间神经丛、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SP;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MOT增加及胃窦肌间神经丛、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VIP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