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应用斑贴试验分析178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结果:列前的致敏原分别是硫酸镍、甲醛、香料、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橡胶、白降汞、乙二胺.引起手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是香料和重铬酸钾,躯干和四肢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和松香,头面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为甲醛和香料,脐周皮炎和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斑贴试验检测100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结果位于前6位的常见致敏原分别是硫柳镍、甲醛、硫柳汞、卡松CG、氯化钴、重铬酸钾。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对临床上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可做斑贴试验,以排除变态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王烜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30-31
目的:检测和分析湿疹患者的接触变应原。方法:应用标准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对478例湿疹患者作斑贴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8例患者中,383例对20种标准筛选抗原中的16种出现1种或多种抗原阳性反应,硫酸镍阳性率最高为30.8%,其次为重铭酸钾、氯化钴、芳香混合物和对苯二胺。结论:本地区湿疹的主要变应原依次是硫酸镍、重铬酸钾、氯化钴、芳香混合物和对苯二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湿疹患者的接触致敏原,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最常见的过敏原及特定过敏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5月间于惠州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387例斑贴试验测试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4种类型:复发性水泡型、慢性皲裂型、掌部角化过度型、盘状型,应用斑贴试剂盒检测所收集病例的过敏原,分析检测最常见的特定过敏原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测试病例中336例为阳性,表现为复发性水泡型125例(37.20%),慢性皲裂型92例(27.38%),掌部角化过度型73例(21.73%),盘状型46例(13.69%)。金属(硫酸镍、氯化钴)、重铬酸钾、甲醛、芳香混合物较其他致敏物更为常见,并且复发性水泡型手部湿疹患者中金属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手部湿疹。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手部湿疹的接触性过敏原,手部湿疹某些临床症状与特定过敏源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部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的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斑贴试验对157例手部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157例手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135例(86.0%)患者斑贴试验呈阳性,22例(14.0%)患者斑贴试验结果阴性。135例斑贴试验阳性患者中对1种物质过敏者44例,对2种物质过敏者58例,对3种物质过敏者21例,对4种及4种以上物质过敏者12例。较为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硫酸镍、重铬酸钾、氯化钴、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松香、甲醛等。结论斑贴试验是了解手部接触性皮炎患者过敏原简单可靠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找到确切的过敏原,以避免再次接触,最终达到治愈并预防再次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痤疮病人对化妆品内部分变应原成分反应情况。严格按要求选择病例,采用斑贴试验测定65例痤疮患者的变应原,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痤疮组和对照组阳性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痤疮组的主要致敏原是重络酸钾35.38%、香料26.15%、白降汞21.54%、布罗波尔15.38%、二盐酸乙二胺15.38%、松香13.85%、对羟基苯甲酸酯混合物12.31%、咪唑烷基尿素1.54%、甲醛1.54%。说明痤疮组对化妆品中防腐剂、香料及添加稳定剂阳性反应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中常见过敏原情况,帮助患者避免再次接触、预防复发过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接触性皮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接受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试验结束后,对患者过敏原数量、种类进行分类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阳性患者例数为78例,阳性率达97.5%;27例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30例患者对两种过敏原过敏,9例患者对三种过敏原过敏,三种以上过敏物质过敏的患者12例;过敏原种类较多主要为对苯二胺、重铬酸钾、乙二胺、咪唑烷基、尿素、硫氢基混合物、苯唑卡因、环氧树脂等.结论:斑贴试验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接触性皮炎的基本方法,此类患者过敏原种类繁多,此试验可以给与患者指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石年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44-1144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100例慢性荨麻疹、皮炎、湿疹患者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mg,连续28d。结果: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达96.77%,皮炎、湿疹有效率达92.11%。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皮炎洗剂治疗湿疹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皮炎洗剂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共观察病人100例,其中皮炎洗剂治疗组70例,洁尔阴洗液对照组30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急性湿疹7天,亚急性湿疹14天,慢性湿疹21天。结果:皮炎洗剂治愈率56%,总有效率96%;洁尔阴洗液治愈率20%,总有效率7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炎洗剂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收敛、消肿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各型湿疹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是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10.
<正>28岁的小林是一名女白领。两年前,她突然发现耳部发红,一段时间后发展成整个耳朵呈粉红色,外部皮肤也开始脱落。接下来半年,她的手心也出现了发红、脱皮症状,随后到医院过敏反应科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林的症状并不是全身性的,仅仅是部分接触点出现湿疹,且只存在于局部表皮,初步判断是对接触性化合物过敏。经过斑贴检测,发现小林对氯化钴、硫酸镍、重  相似文献   

11.
神经皮炎糊治疗神经皮炎慢性湿疹1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保忠  王晓莉 《陕西中医》1997,18(5):209-209
采用软化角质,杀菌止痒之中药和抗过敏之西药合理配伍组成神经皮炎糊(斑蝥、雄黄、樟脑等)临床治疗神经皮炎和慢性湿疹共190例,总有效率为90%。提示该药中西药合用有协同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包括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或湿疹类皮肤病合并感染,以及婴儿湿疹、脓疱之类的急慢性皮肤疾患。急性湿疹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露出部位及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密集成群,边界不清,有奇痒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血清LTB4、LTC4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致敏小鼠,实验组采用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煎剂给药17天,末次激发后24h处死小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小鼠血清LTB4、LTC4进行检测。结果: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中药干预1、2组LTB4检测结果分别为0.282ng/ml、0.313ng/ml,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和明显的差异(P〈0.001和P〈0.05),LTC4检测结果中药干预组分别为1.509ng/ml、1.602ng/ml,与模型组比较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血清LTB4、LTC4水平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伍景平  程宏斌  艾儒棣 《新中医》2014,46(4):249-251
<正>临床上见皮肤瘙痒,起丘疹、水疱、渗液、糜烂等表现时,大多非皮肤病专科医生均统称湿疹,这种称呼甚至在皮肤病专科医生中也广为使用。湿疹、皮炎、皮炎湿疹病名的滥用,导致临床上湿疹病名饱受诟病,近年来尤为突出。加上因湿疹以慢性复发性不能痊愈等特征深入人心,其结果导致本病的治疗周期及预后不可预测,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值得指出的是:诊断不明确,把A病认为B病是其根本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以红斑、丘疹、水泡、糜烂、结痂、鳞屑为特征的255例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因病理不同分为接触性皮炎组155例和湿疹100例,给予患者地奈德乳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后,接触性皮炎组患者总有效率均96.8%,湿疹组患者总有效率均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湿疹是常见的皮肢病,其特点为皮疹的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或鳞屑肥厚斑片.常对称分布、反复发作、剧烈搔痒与慢性病程.根据皮疹的炎症反应情况分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湿疹.按皮疹形态分为丘疹性湿疹、水疱性湿疹、货币状湿疹、泛发性湿疹、玫瑰型自家敏感皮炎等.按皮疹分布部位又可分为全身性湿疹与局限性湿疹(阴囊湿疹、下腿湿疹、手背湿疹等).十余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建农 《新中医》2012,(5):38-40
目的:观察皮炎洗剂结合长波紫外线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疗效。方法:52例慢性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皮炎洗剂结合长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益肤清外用治疗。观察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用手部湿疹严重指数(HECS)I评分法进行病情评分,计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5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057,P〈0.05)。结论:皮炎洗剂结合长波紫外线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连皮炎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黄连皮炎膏外搽,对照组给予青鹏膏外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连皮炎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慢性单纯性苔藓又名神经性皮炎,是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烟熏疗法处方:大枫子75g,胡桃50g,白鲜皮、明矾、蝉蜕、槟榔、雄黄、松香、白芷、地肤子、花椒、生南星、蛇床子、大黄、土槿皮、硫黄各25g,巴豆、樟脑、白花蛇、斑蝥、阿魏、蜈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受到皮炎、湿疹的困扰。皮炎、湿疹是多发性常见皮肤病,以皮疹形态多、易渗出、病程迁延和有复发倾向为特征。其病因复杂,分内在和外在两类。内在因素主要是过敏体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都可引发皮炎、湿疹。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等,其中食入海鲜、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都是湿疹、皮炎最常见的外在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