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晖  陆喜荣 《光明中医》2012,27(5):931-932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HP根除情况.结果 1.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56.41%,P<0.05;2.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为72.73%与对照组57.58%无差异,P >0.05;3.慢性胃炎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为75.34%高于对照组56.94%,P<0.05.结论 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Hp均有较高的根除率,但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安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寒热错杂证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安胃汤(制半夏、黄连、干姜、乌药、丹参、百合、白芍、薏苡仁、木香、甘草)+PPI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Hp根除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2.9%,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降低,对照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治疗后患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安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抗Hp治疗可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11):1513-1514
目的:探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疏肝理气活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HP清除率为(67.65%)明显高于对照组(4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HP清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对HP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四联根除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以奥美拉唑为主并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及果胶铋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以雷尼替丁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溃疡愈合时间、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1%,平均溃疡愈合时间为(7.69±3.18)天,Hp根除率为96.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对照组治愈率为81.25%,平均溃疡愈合时间为(13.58±4.62)天,Hp根除率为84.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观察组的治愈率和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根除Hp,促进溃疡愈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别以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直径的影响。方法:将11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观察组58例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胃内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持久改善胃内pH环境,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Hp阳性P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溃愈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4%(38/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腹痛、烧心、反酸、嗳气及恶心)积分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接受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经意向性治疗分析方法对比两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方案数据分析方法下分析,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体征,且可有效降低血清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7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经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经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 %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采用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可靠,能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和胃愈疡饮协定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讨其对患者Hp根除率、胃电图、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2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和胃愈疡饮协定方,连续用药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统计Hp根除率,监测胃电图及血浆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肾上腺髓质素(AM)、生长抑素(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复发率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达6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胃肠电节律紊乱、反应面积、平均频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肠激素GAS、MTL、AM水平显著降低,而SS、CGRP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拟和胃愈疡饮协定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利于根除Hp,改善胃电图相关指标,其机制与调控胃肠激素水平以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胃肠黏膜的炎症、溃疡面积、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57.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畏寒肢冷、口干口苦外,两组其他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3.94%,对照组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两组胃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Hp根治率差异。结果治疗组胃镜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3.33%,对照组为71.11%、68.89%,治疗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p根治率71.11%;对照组62.22%,两组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能加快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渍疡(PU)的疗效。方法:将100例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关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PU可提高Hp根除率,改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Hp感染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香砂六君汤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Hp根除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HP根除率,疗效较单纯四联疗法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3.2%和88.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和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有个别病例出现头晕、嗜睡症状,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潘托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建中胶囊联用PPI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PPI三联治疗。小建中组20例,给予小建中胶囊联用PPI三联治疗。结果:对照组经治疗有14例Hp转阴,有效率为70%;小建中组经治疗有18例Hp转阴,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建中胶囊联用PPI三联疗法在根除Hp中优于标准的三联疗法,在改善症状及缩短根除Hp时间方面有显著疗效。小建中胶囊联用PPI三联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将收治的124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上述三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荆花胃康胶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8.71%)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χ2=6.06,P0.05)。研究组患者在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χ2=5.03,P0.05)。研究组患者在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χ2=3.92,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 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Hp)失败的慢性胃炎寒热错杂型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Hp感染治疗失败需补救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组61例予半夏泻心汤联合标准四联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停药1个月后比较2组Hp根除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Hp根除率88.5%,对照组72.1%,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疗效明显,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对Hp感染根除失败后再次根除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5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草泻心汤,10天后观察2组患者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高于对照组的47.1%,观察组Hp根除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和Hp 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3±5.2)mm~2、6.8%,均低于对照组的(17.5±5.1)mm~2、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四联疗法,且有助于减小溃疡面积,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