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川崎病(KD)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52例川崎病患儿经过积极护理服务和配合医生实施有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有1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无一例患儿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情况。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KD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及并发症细致观察,给予有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和阿司匹林、潘生丁口服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方法观察9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用药后的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由于观察得当,护理及时,98例川崎病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精心评估、基础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的措施减轻了川崎病患儿的痛苦,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633-634
目的总结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方法严格消毒,认真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结果 24例新生儿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及细心的护理未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密的监护及对患儿皮肤、黏膜细心护理是治疗先天性梅毒和预防患儿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患有川崎病的患儿通过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以后,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接受该类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挑选46例(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把其中的23例患儿选为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剩下的23例患者选为对比组,采用普通的入院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性、体温以及皮肤黏膜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性、体温以及皮肤黏膜恢复时间均要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川崎病的患儿通过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恢复能力,使患儿能够及早出院,同时通过该护理,能够纠正家属错误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率,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01-101,108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2009年6~12月收治的45例川崎病患儿给予用药、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川崎病患儿治愈出院39例,有6例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经治疗后彩超显示冠状动脉较治疗前明显回缩。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发热,伴有川崎病部分临床诊断依据,尤其是呈现川崎病面容者,同时应注意寻找川崎病的其他指征,如肛周皮肤脱皮、卡瘢红,并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一旦确诊,尽早使用阿司匹林以预防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 《江苏医药》2006,32(11):1097-1097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Iymphnode syndrome,MCLS)又名川崎病,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本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幼童,患儿的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MCLS20例,现将对MCLS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38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输注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及护理过程顺利,川崎病病程缩短,总有效率达100%,且远期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病例。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川崎病发展,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婴幼儿多见,以发热、黏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为主要特征,冠状动脉病变为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将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本科26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心理舒适护理、发热舒适护对理、皮肤粘膜的舒适护理、及饮食、药物的舒适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住院天数2~1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8.7天。38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舒适护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0.
1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沙县医院徐源金,邓秀华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我国比较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川崎病患儿,现介绍护理方面的体会。一、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10个月...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2006~11—26~2008—12—25共收治川崎病患儿73例。针对本疾病发病特点实施护理与管理。责任护士专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情况,对高热患儿及时降温、补液;观察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情况,做好口腔护理;注意皮肤、淋巴结及其他脏器损害情况的观察;做好药物治疗观察及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工作;重视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使其以乐观、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对于小儿川崎病患儿提供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5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26例与干预组26例,两组均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常规组患儿接受临床一般疾病治疗措施及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结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得出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评价.结果 常规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92%,干预组为92.31%,干预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8%,干预组为61.54%,两组患儿用药后均出现寒战、高热及头痛等不良反应,P>0.05.常规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知识宣教、心理干预及不良反应处理等指标评分较低,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 对于川崎病患儿提供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患儿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热、寒战、头痛等,而做好用药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儿家长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较高,且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谷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655-656
目的研究和探索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以我院2005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8例,男性患儿明显高于女性(2.125∶1)。5岁以下患儿占比92%,3岁以下患儿占为76%。25例患者中典型川崎病17例,不完全川崎病8例。患儿心脏损害主要为冠状动脉。临床采用静脉注射丙球及联用阿司匹林,疗效可靠。结论及早诊断,川崎病尤其是不典型川崎病,及时应用静丙,可预防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有静丙不敏感川崎,可再次应用静丙或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易累及冠状动脉,已成为儿童时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共收治18例川崎病患儿,经过全科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均好转出院,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30例川崎病治疗的护理经验。针对患儿不同的临床特点,进行降温、减轻皮肤粘膜的损伤、心理护理、病情和药物的观察等有效的护理及配合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是护理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8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症状和病情需要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 38例川崎病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对于川崎病患儿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建丽 《海峡药学》2012,24(9):196-197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作用、护理方法及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4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20例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热程、冠状动脉病变及恢复情况.结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退热时间、热程、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早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K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形成冠状动脉瘤,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KD发病率逐年增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川崎病患儿15例,现将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川崎病患儿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的6  相似文献   

19.
郭红莲 《北方药学》2014,(9):143-143
目的:总结和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38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36例均达到临床治愈,2例转院,无并发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合理全面护理,可防止冠状动脉损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性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受累而受到临床重视.近年来,不典型川崎病逐渐增多,给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现对我院2000-2006年住院的1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