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复发,经随访观察,获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2~77岁,平均46岁。膀胱单发肿瘤13例,多发肿瘤7例。其  相似文献   

2.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膀胱部分切除术中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1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同时行髂内动脉穿刺,单次大剂量灌注卡铂和阿霉素,行区域性化疗.结果 13例手术均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4~60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23.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6.9%、61.5%.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同时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动脉介入化疗辅助经尿道电切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13例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经骼内动脉灌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80mg、表柔比星50mg,氟尿嘧啶1g或喜树碱30mg。经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后,所有病例定期随访,观察其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以及化疗副作用等。结果13例患者完成治疗,年龄68.3&#177;7.4岁,平均随访26.46个月,肿瘤复发5例(38.46%),对复发肿瘤行再次经尿道切除,1例远处转移行全身化疗。2例患者因癌死亡。结论选择辅助介入化疗结合经尿道切除的治疗对部分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具有保留膀胱功能、较好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2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回顾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无闭孔反射,无膀胱穿孔,无TUR综合征,几乎无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留置尿管2~7d,术后复发率10.7%,术后均行正规膀胱灌注化疗和膀胱镜定期检查,所有患者均存活,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作为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盐酸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10周。术后6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术后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4.71%(5/34)]较对照组[35.29%(12/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时,治疗组继续随访肿瘤复发率[27.27%(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c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例,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表柔比星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9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9例随访3个月-2年。肿瘤复发7例,其中原位复发5例。异位复发2例。结论:TURBt+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反复进行,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骼内动脉灌注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方法:浸润性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或全切术后,骼内动脉远端插管与皮下埋置化疗泵,术后定期经皮穿刺注射丝裂霉素与卡铂等化疗药物,观察药物作用与肿瘤复发情况等以确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4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3期11例,T4期3例)除2例近期埋泵处皮肤红肿与1电荷脱皮肤潮红及臀肌疼痛外,未因象降低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随访2例术后11 ̄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保留膀胱手术加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疗法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接受保留膀胱手术并辅助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的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2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治疗(TULBT)2例。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4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定期复查膀胱镜,术后每半年作复查血尿及生化常规、胸片、腹部B超及泌尿系CT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6.5个月(6~96个月),22例复发,复发间隔18个月;8例进展,进展间隔16.8个月;61例无瘤生存,4例死于膀胱癌,除外1例术后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为术后42个月及以上死亡。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加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疗法治疗膀胱癌,在肿瘤复发及进展上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存活时间,但对于深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应尽早行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综合获益。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40例患者纳入动脉灌注化疗组,同期采用保留膀胱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患者48例,纳入膀胱灌注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不同时间段,动脉灌注组与膀胱灌注组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灌注组与膀胱灌注组初次化疗生命质量低于术前、3年后低于初次化疗、1个疗程高于初次化疗,膀胱灌注组初次复发时间低于动脉灌注组,动脉灌注组复发率、感染率低于膀胱灌注组,存活率、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率、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率高于膀胱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更理想,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0%~80%)[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大多数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但却有10%~67%的患者在12个月内复发,24%~84%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2],术后3个月是复发高峰期。术后进  相似文献   

11.
余小娟 《海峡药学》2013,(6):223-22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早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及护理。方法 6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组术后24h内即开始予以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照组患者术后10d开始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程1年。结果术后随访观察12~59个月,平均30.5±6.21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5,P<0.05),初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27,P<0.05)。两组膀胱灌注化疗过程中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14,P<0.05)。症状较轻,无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丝裂霉素早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减少肿瘤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药物毒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好。做好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护理及加强出院指导是确保临床疗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黎玮  雷健章 《河北医药》1995,17(6):332-333
我们自1989年12月-1993年4月对40例膀胱肿瘤术扣患者行BCG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随访11-64个月,复发率22%,复发者全部为浸润性癌。10例BCG灌注前后膀胱粘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对BCG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骼内动脉灌注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方法:浸润性膀胱肿瘤行膀胱部份切除或全切术后,骼内动脉远端插管与皮下埋置化疗泵,术后定期经皮穿刺注射丝裂霉素与卡铂等化疗药物,观察药物作用与肿瘤复发情况等以确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4 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3 期11 例,T4 期3 例) 除2例近期埋泵处皮肤红肿与1 例臀部皮肤潮红及臀肌疼痛外,未见血象降低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随访2 例术后11~30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该方法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效地杀灭残存与复发的肿瘤细胞,并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简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89年12月~1993年4月对40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行BCG(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随访11~64个月,复发率22%,复发者全部为浸润性癌。10例BCG灌注前后膀胱粘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对BCG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38-34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5例,其中23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或者拒绝行全膀胱切除术而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2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其中9例行回肠通道术,3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术前GC方案辅助化疗3个周期,另外7例患者术后GC方案先辅助化疗4个周期。23例患者TURBt后GC方案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持续8周,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及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320 min。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TURBt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全膀胱切除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子宫,2例患者有1枚闭孔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者20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者29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TURBt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者1例,12个月复发者1例,24个月复发者2例,30个月复发者2例,死亡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全膀胱切除患者随访12~2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GC方案联合TURBt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肿瘤复发,而GC方案联合全膀胱切除术能减少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严志强  王强  宣枫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48-325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1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其中21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者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11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 142台次。均获得随访6个月-9年,肿瘤复发27例,2例改行全膀胱切除术,22例再次行TURBt,3例死于广泛转移。结论: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老年人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有1O例随访,其中8例存活至今,另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因癌转移死亡.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卡介苗等药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G1组给予1 000 mg吉西他滨膀胱灌注,G2组给予2 000 mg吉西他滨膀胱灌注,P组给予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观察并比较三组的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5个月。G1组、G2组、P组的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3.33%、16.67%、43.33%,G1组、G2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P组(P<0.05),但G1组、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26.67%、33.33%(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预防NMIBC术后复发方面疗效较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药敏试验指导膀胱灌注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药敏试验指导膀胱灌注的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药敏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药敏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对照组根据经验随机应用化疗药物灌注,2组均为单药灌注。随访24—72个月。结果2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药敏组复发7例,复发率17.5%;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药敏试验指导膀胱癌患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选择,能显著地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奚飞  蒋云仙 《安徽医药》2007,11(10):936-938
在膀胱癌患者中,浅表型膀胱癌占75%以上,尽管其生存率较高,但术后复发率亦高达50%~70%,如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是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膀胱灌注治疗是高危表浅性膀胱肿瘤和原位癌TUR-BT后的标准治疗,但在临床实践中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如何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