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报道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术前均行多种体位的上腹部CT检查。结果:胃前壁穿孔3例,胃后壁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穿孔1例,降结肠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者,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平滑肌肉的X线表现及其中1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结果均为单发病例,X线片上腔内型4例,表现为圆形、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软组织肿块,肿瘤中心出现不规则的龛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Krukenberg瘤的CT表现诊断要点及其来源。方法:6例Krukenberg瘤患者均经B超检查,CT扫描。其中4例行胃肠造影。结果:CT显示卵巢肿块,多为双侧性。大小不等。囊实性或相间均可。胃肠造影:4例均发现胃肠道肿瘤。另2例有胃肠道肿瘤病史。结论:妇科检查发现有卵巢肿块,应行胃肠道检查。而发现胃肠道肿瘤时,应进一步妇科检查,尽早发现卵巢转移,以便原发灶与转移灶一并切除,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11例(浸润型6例、溃疡型2例、肿块2例及混合型1例),其CT表现及特征有:弥漫或局限性胃壁增厚,厚度不均,壁不光整,其增厚内缘呈分叶状或波浪状,3例浸润型中增厚胃壁内缘表面伴有深浅不一溃疡影,周围间隙存在,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原发性小肠淋巴瘤5例(浸润型3例和肿块型2例)、原发性升结肠淋巴瘤1例。其CT征象为:肠壁呈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可伴肠管管腔狭窄,壁柔软,无明显梗阻征象,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其中2例见腹膜后及肠系膜血管周围增大淋巴结形成肿块,并包绕肠系膜血管及周围脂肪。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有较为明显的CT表现及特征,正确掌握其表现特征将有助于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1例有CT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由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结果:11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如下:(1)腹水9例,其中7例表现为高密度腹水(CT值大于20HU),3例表现为腹腔包裹性积液;(2)壁腹膜光滑增厚7例,轻度不规则增厚1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时壁腹膜有强化;(3)11例肠系膜均有改变,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影;(4)大网膜饼形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改变5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其主要鉴别诊断为腹膜转移癌。  相似文献   

6.
笔者搜集6例临床资料寒带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结节病,对其X线改变作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生的机理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笔者认为:(1)增粗、增厚的胃粘膜皱襞;92)突出胃壁的龛影;(3)边缘的圆形充盈缺损;(4)管腔的狭窄等是胃肠道结节病主要X线表现。同时指出钡餐造影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结节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MRI 诊断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CT、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 例恶性脑膜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额顶14 例,小脑幕4 例,其它部位10 例。CT 平扫不均匀高密度区和混杂密度区22例,均匀高密度6 例;不均匀增强16 例,不规则环形增强8 例,均匀增强4 例。不均匀长T1 、长T2 信号和不均匀短T1 、T2 信号水肿区,颅骨破坏及增厚13 例。结论:提高识别恶性脑膜瘤的CT、MRI 表现及其良性演变的恶性过程,有利于临床综合治疗,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闭合性腹部肠道及系膜损伤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笥腹部肠道及系膜损伤的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闭合性腹部肠道及系膜损伤CT表现21例,全部经手术证实。结果:21例中,腹腔积气10例,主要呈小泡状、裂隙状,分布于肝脾胃周等;肠道管壁增厚2例;系膜增厚及血肿4例;腹腔及肠禅间积液13例;肠道扩张2例。结论:腹腔积气是肠道损伤的直接征象,肠道管避及系膜增厚与血肿为肠道损伤的提示性征象,来源不明的腹腔各液,应考虑肠道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损伤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CT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椎损伤4 CT扫描资料。结果 寰椎骨折8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11例,单纯性寰枢关节间脱位3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34例。结论 CT能够清楚地显示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的稳定性。CT是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损伤的CT表现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5月 ̄1997年6月20例肾损伤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例进行肾修补术,9例进行全肾切除术,4例进行非手术治疗,20例均全愈出院。结果:肾损伤分为三型:肾包膜下血肿型,肾挫伤型,混合型;肾挫伤分为轻度、重度、危重性三类。结论:CT对准确诊断肾损伤,评估损伤程度,有无合并多脏器损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