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瘀证与高血压病辨证论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证型肝火亢盛型、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分4个小组(每组20人)。设对照组健康人20名。测定各研究对象的血压、血脂、血流变学、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结果: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年龄构成偏高,肝火亢盛组年龄构成偏低;舒张压在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高于其它患者组;痰湿壅盛组的血脂、血流变学上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各实验组的N0与对照组相比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ET都明显高于健康人,尤其是肝火亢盛组ET含量显著升高;按中医证候血瘀证与高血压病患者各型均有关系,特别是痰湿壅盛组与血瘀证关系密切。结论:年龄层次、血压、血脂、血流变学、ET、PAI-1活性、t-PA活性与各组高血压病患者都有明显相关性,以痰湿壅盛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刺曲池和太冲对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四组。均运用针刺治疗。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ACE含量。结果:1个疗程后。痰湿壅盛组和肝火亢盛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P〈0.01),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1个疗程后血浆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的程度依次为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清AC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依次为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证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针刺曲池、太冲可调节高血压病患者血中ACE、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各中医证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病患者172例,其中中年组88例,老年组84例,分别对2组进行中医证型分组,分为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全部测定ba PWV,分析2组不同中医证型ba PWV的差异。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火亢盛型及痰湿壅盛型患者比例降低,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患者比例增高。(2)ba PWV在不同中医证型间比较:中年组各证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各证型组ba PWV值从高到低次序为: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与其余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组动脉硬化程度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相对不密切,各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接近;老年组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庆阳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市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患者220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诊断高血压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把入选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4组。分别给患者测量静息血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阳两虚证患者约68例(占30.9%),痰湿壅盛证患者60例(占27.3%),阴虚阳亢证患者47例(占21.4%),肝火亢盛证45例(占20.5%)。从年龄分布可见阴阳两虚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男性分布多于女性,男女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阴虚阳亢型多见于女性,阴阳两虚型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甘肃庆阳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以阴阳两虚、痰湿壅盛较多见。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高血压其左室肥厚程度是否存在的差别。方法 选择不同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共80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肥厚参数。结果 阴阳两虚组与阴虚阳亢组比较,肝火亢盛组与痰湿壅盛组比较左室肥厚参数差异无显著性;肝火亢盛组与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比较及痰湿壅盛组与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比较,左室肥厚参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虚证”之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较“实证”之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左室肥厚程度更甚,提示虚证与实证比较,心脏损害有加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探索高血压病临床辨证规律。方法:根据临床症候将63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女性多于男性(P<0.05),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男性多于女性(P<0.05)。平均年龄肝火亢盛型低于其他3型(P<0.01),痰湿壅盛型低于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体重指数高于其他两型(P<0.01)。收缩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主(P<0.05),舒张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P<0.05)。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探索高血压病临床辨证规律。方法:根据临床症候将63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女性多于男性(P〈0.05),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男性多于女性(P〈0.05)。平均年龄肝火亢盛型低于其他3型(P〈0.01),痰湿壅盛型低于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体重指数高于其他两型(P〈0.01)。收缩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主(P〈0.05),舒张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P〈0.05)。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血管内一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124例,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四型,应用彩超检测各型患者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并与正常血压者30例对照。结果: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血管阻力(RI)及搏动指数(PI)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SPV、EDV,四型排序依次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IMT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均较正常组增厚(P〈0.05,P〈0.01),其中又以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最显著。结论: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的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彩超检测104例患者4型高血压病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并与25例正常血压者对照观察。结果①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阻力指数(RI)及血流指数(P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4型中医证型EDV由大到小排序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IMT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厚(P<0.05),以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最为显著。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中,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是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698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的人口学、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及其他证型;各中医证型与家族史、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其中阴虚阳亢证合并糖尿病的较多;痰湿壅盛证合并肥胖较多。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火亢盛证为突出证型,并与家族史、糖尿病、肥胖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和靶器官损害组,中医辨证分为4个证型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显著减弱;肝火亢盛型24h平均收缩压异常增高,痰湿壅盛型24h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阴虚阳亢型昼夜收缩压节律明显异常,阴阳两虚型双重昼夜节律异常。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密切。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多为高血压病早期正盛邪实阶段,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多为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探讨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不同证型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性,以提高高血压的现代中医药防治疗效。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某远郊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将中医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和阴阳两虚证组4型。统计患者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74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组男女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分布,而阴阳两虚组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肥胖、体育锻炼、心血管疾病史、饮酒、吸烟等因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最为多见,中医辨证可以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以求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指导临床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121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清β2-MG检测,并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血清β2-MG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火亢盛型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血清β2-MG与阴虚阳亢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均值比较为:阴阳两虚型&gt;阴虚阳亢型&gt;痰湿壅盛型&gt;肝火亢盛型。结论:①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的血清β2-MG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具有一定相关性;肝火亢盛型的血清β2-MG则不具相关性。②阴阳两虚型的血清β2-MG在各中医证型中升高的程度最大,可以将血清β2-MG作为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指导临床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121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浆HCY检测,并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血浆HCY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血浆HCY与阴阳两虚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均值比较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结论:①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的血浆HCY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具有一定相关性。②痰湿壅盛型的血浆HCY在各中医证型中升高的程度最大,可以将血浆HCY作为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e)的比值变化规律.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阴阳两虚证组,每组各30例,并设3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心尖标准四腔心切面,使用脉冲频谱多普勒(PWD)与组织多普勒显像(TDI)同步分别检测E值、e值,计算E/e比值,并对各组E/e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与对照组比较E/e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义(P<0.01);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阴阳两虚证组与肝火亢盛证组比较E/e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阳两虚证组与痰湿壅盛证组比较E/e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比值可做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量化评价指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经颅多普勒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将98例高血压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比分析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证型的脉动指数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而仅有少部分血流速度明显低于痰湿壅盛证组(P<0.05).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仅有少部分脉动指数指标明显低于痰湿壅盛证组(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46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62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进行比较,以探讨肥胖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肥胖组患者的Ivsd、LVPWd、LVM、LvMI,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且较非肥胖组有更高的LVH检出率;同时高血压肥胖组以痰湿壅盛证较多(58.7%),其次是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而非肥胖组则以肝火亢盛证较多(51.6%).其次是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提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患者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化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尿β2MG、血β2MG、尿mAlb)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4型,检测其尿β2MG、血β2MG、尿mAlb水平,分析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1)肝火亢盛证组与非肝火亢盛证组比较,尿β2MG、尿mAlb、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肝火亢盛证组与其余3组证型比较,尿β2MG、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临床相关性,尤其是尿β2MG、血β2MG在肝火亢盛证与其他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提供检查依据作为参考,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施治及个体化防治提供相关证据.方法 将98例明确高血压病2级的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四个证型组,并行动态血压检查,以血压变化程度,对比分析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不同证型动态血压比较.①肝火亢盛证的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值均高于其他三型,差异显著(P<0.05);而阴阳两虚证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值均低于其他三型,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肝火亢盛证24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最高,阴阳两虚证24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最低(P<0 05),尤其是舒张压负荷明显低于其他三型,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阴阳两虚证夜间血压下降率最高,痰湿壅盛证夜间血压下降率最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动态血压是高血压病最常用的监测和检查手段,其监测的各项参数在四个证型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COX-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选择178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并设725例正常者为对照组。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中COX-2基因启动子区-1290A/G、-1195G/A、-765G/C位点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COX-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OX-765G/C基因在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存在差异;COX-1195G/A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的发生有相关性,与虚证(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比较,实证(肝火亢盛+痰湿壅盛)GG、CG+CC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结论:COX-1195G/A基因变异可能是高血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发生过程的重要遗传因素;-765G/C位点GG、CG+CC基因频率可能与高血压病虚实辨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