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显微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68例显微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治疗经验,探讨显微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36例,平均年龄5岁(3个月至11岁),均采用显微镜技术完成胆囊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3~5.5)h,无一例术中输血。术后1周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4个月,无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件胆总管囊肿疗效可靠 ,镜下手术视野放大,有利于精确操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4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疗的回顾性分析提出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囊肿切除加胆肠吻合术重建胆道。结果 随访46例,其中24例采用短段空肠间置,同时加抗返流术式者20例;22例行Roux—Y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同时加抗返流术式17例,均疗效满意,而加抗返流术式者疗效更优。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疗,应明确囊肿的分型及胆胰解剖,采用囊肿彻底切除,再行胆肠重建时应加抗返流术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胆道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辅助下胆囊或胆总管穿刺胆道造影,同时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 13例胆道造影显示均伴有胆胰管合流异常。7例胆总管呈囊状扩张(6例KomiⅠa型、1例KomiⅠb型);5例胆总管呈梭形扩张(2例KomiⅡa型、3例。KomiⅡb型);1例胆总管远段胰腺内囊肿中转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下顺利根治切除胆总管囊肿,4例经结肠后、8例经结肠前吻合胆道重建术,手术时间4.2~6.5h。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方法简便、诊断明确;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及胆道重建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4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进行讨论。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4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切除48例(Group I),总肝管空肠端端Roux—en—y式吻合16例(Group Ia),端侧吻合、胆道置管引流32例(Group Ib),囊肿同空肠Roux—en—y式吻合16例(GroupII)。结果Group II死亡1例,并发症率Group II 68.75%、Group Ia 25%、Group Ib 3.13%,本组总并发症率是20.31%,死亡率1.56%,远期治愈率为98.44%。 结论外科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防止癌变、逆行感染、出血等,宜行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胆道重建,总肝管-空肠端-侧吻合,置管胆道引流术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94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6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诊断、手术方式及手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入院前后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80.0%、90.0%。其中46例行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行囊肿切除 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6例行囊肿内引流术。术后近期并发症:伤口出血5例,胆汁漏7例,胆系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1例。远期并发症:返流性胆管炎8例.肠梗阻4例,胆系结石2例。结论B超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到2001年2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其中男10例,女18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6例,囊肿外引流3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15例,囊肿切除空肠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4例。 结果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行根治性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或肝管空肠问置式并加人工抗反流措施。 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行根治性切除,并需注意近、远期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腺病变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术后变化规律。方法 对1988年10月至2001年4月间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前后尿淀粉酶、B超检查胰腺病变及术中所见情况。结果 术前尿淀粉酶升高31例(共检查56例,占55%),B超发现胰腺病变13例,占44例胰腺B超的29%,术中胰腺改变7例。术后住院期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20例,占65%,13例术前B超检查异常和7例术中可见胰腺病变共15例,术后3月B超复查均有不同程度好转,6例仍可见明显胰腺病理变化。结论 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腺病变发生率高,早期行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有利于胰腺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45例腹腔镜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本研究对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从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45例,年龄2个月到12岩。其中42例为囊肿型,平均囊肿直径3.8cm(2-18cm);其余3例为梭形,直径分别为1.5、2.0和2.2cm。本组45例患儿均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本组45例患儿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4.3h(3.5~7.6h),术中出血量约5~10ml。本组8例患儿合并肝管狭窄,术中同时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成形;6例患儿合并共同管内蛋白栓,术中通过腹腔镜导入肠道或插管冲洗清除。其中1例患儿于术后第1d发生胆漏,术后第26d时自愈;其余44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3~6d。术后随访3~30个月,无肠粘连梗阻和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术中胆道造影全面了解胆道的结构,清晰的肝门暴露,准确的囊肿分离和熟练的缝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囊肿切除的病理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对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6年经验进行总结,探讨该技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从2001年4月至2007年3月,本课题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102例,平均年龄3.2岁.其中13~28d9例,29d~6个月23例,7个月~3岁28例,4~18岁42例.采用四trocars技术完成胆道造影、胆囊和胆总管囊肿壁全层切除;同时利用腹腔镜头对扩张的肝内胆管进行探查;从脐部切口提出空肠,直视下行Roux-en-Y空肠吻合,然后还纳肠管;经结肠后上提空肠的肝支,镜下将肝管与空肠连续吻合.结果 102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224min(155~456min),手术中出血5~10ml,无手术中需要输血者.21例患儿合并肝门部肝管狭窄,行肝管扩大成形术;其中1例患儿手术后并发胆漏,持续腹腔引流26d,自然愈合.2例患儿分别于手术后第二天至第五天和第七天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5岁女孩手术后7.5h突发心跳骤停,高血钾(K+10.85mmol/L),死亡.其他98例患儿手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3~6d出院.1例患儿于手术后6个月发生空肠肝支梗阻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二次肝管空肠Roux-Y吻合手术.患儿手术后经3~72个月的随访肝功能正常,无结石和胰腺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可靠的手段,镜下放大的手术视野有利于精确的手术操作,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手术后早期有必要密切观察血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年龄及囊肿扩张形状与胆总管囊肿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83例(男23例,女60例,平均年龄3.8岁),采用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其中腹腔镜下手术59例,开腹手术24例。对83例患儿手术前后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AST、ALT、GGT和ALP。根据手术年龄将患儿分为三组:〈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根据囊肿扩张形状分为囊形扩张组和梭形扩张组。分析手术方式、手术年龄及囊肿扩张形状与手术前后血生化变化的关系,探讨手术方式、手术年龄及囊肿扩张形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术后血TBIL、DBIL和AL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术后各生化指标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别。手术年龄越小,术前血胆红素水平越高,肝功能指标越高。3岁以内手术者术后TBIL和DBIL降低程度显著高于手术年龄〉3岁者。、囊形扩张组和梭形扩张组比较,术后肝功能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别;囊形扩张组术后TBIL、DBIL和ALP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手术疗效与开放手术无差别。早期发病的胆总管囊肿患儿(3岁以内)肝损伤较严重,应及早手术,术后效果明显。囊肿扩张形状不影响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手术疗效,但囊形扩张者手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婴儿胆道自发性穿孔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胆道自发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6年8月~2002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婴儿胆道自发性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2例未找到穿孔部位单行腹腔引流外,其余病人均行胆总管引流术和腹腔引流术;对胆总管远端狭窄、胆总管远端闭锁、胆总管囊肿3个月后Ⅱ期手术。痊愈8例,1例因全身情况恶化、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早期行胆道和腹腔引流手术,控制感染,改善全身情况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52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无重大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癌和流产胎儿胆管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增殖核抗原(PCNA)在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表达,了解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取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标本20例,胆管癌标本8例,流产胎儿胆管标本20例,用福尔马林固定24h。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3μm。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CNA阳性染色时细胞核为棕色。正常胎儿胆管的表达为(5.45±1.90)%,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表达为(47.75±5.48)%,胆管癌的表达为(83.88±7.24)%。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在3种细胞的表达不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上皮细胞处于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标准术式即囊肿切除胆管重建的基础上,对近端胆管探查、处理的临床意义,以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26例患儿分成两组,第一组10例仅行扩张胆管及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未探查近端胆管;第二组16例,在第一组手术方式基础上,探查近端肝内胆管情况,对有肝内胆管狭窄者同时予以矫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第一组术后有4例反复出现胆管炎表现,其中1例并发肝内胆管小结石;第二组术中探查发现8例并存有肝内胆管狭窄,予行胆管成形术,术后无胆管炎、胆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在CBD的标准术式基础上,同时探查、处理肝内胆管畸形,能有效降低术后胆道感染、胆石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ocgst,CCC)囊壁CD68和MMP-9的表达,探讨其与CCC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取正常胆囊组织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和MMP-9。结果观察组CD68和MMP-9均有较高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MP-9在囊性型囊肿和梭状型囊肿囊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8和MMP-9的高表达,提示炎性因素可能参与了胆总管囊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脐尿管残留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脐尿管残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本院对8例脐尿管残留患儿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脐尿管切除术。结果8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住院5d,疗效满意。结论与传统经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脐尿管残留,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