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的释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亚玲  耿燕娜  张瑜 《中成药》2010,32(2):209-213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关节炎的夜间治疗的具有漂浮和脉冲释药特性的盐酸青藤碱时辰治疗给药系统,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得包芯漂浮脉冲片;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影响脉冲片药物释放的因素;并结合溶蚀和吸水试验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在体外释放时,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漂浮性能良好,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随片芯膨胀程度增加和体外释放搅拌转速增加,释药时滞缩短。结论: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经一定时滞后呈脉冲释药。  相似文献   

2.
凌家俊  谢波  王岩  周莉玲 《中药材》2008,31(7):1062-1065
目的:探讨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实现皮肤局部青藤碱浓度动态测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经皮及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微透析技术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皮肤局部青藤碱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在现有检测条件下,经皮给药后,皮肤局部药物浓度难以检测,而腹腔注射给药后,皮肤局部药物浓度的变化呈现相应的变化趋势。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可以实现皮肤局部药物浓度的动态测定,与传统的皮肤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盐酸青藤碱纳米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纳米柔性脂质体,探索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规律与机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丙二醇为柔软剂的盐酸青藤碱纳米柔性脂质体,考察卵磷脂、胆固醇与丙二醇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青藤碱的量,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和光子相关光谱仪(PCS)描述其物理性质。采用双室扩散池法研究其体外透皮给药规律,透皮给药结束后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皮肤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卵磷脂、胆固醇和丙二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02%、25%时,制备的柔性脂质体对盐酸青藤碱的包封率为(66±2.3)%;其外观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为多层囊泡结构,粒径为(170±26)nm,表面电位为-(43±3.4)mV。柔性脂质体能够使角质层结构变得紊乱无序,角质细胞间隙增大而提高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结论纳米柔性脂质体能够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效果,可作为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新型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4.
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其体外释药的影响,解析其释放机制.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得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以膨胀率和释药时滞为指标,筛选片芯用崩解剂;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考察影响择时释药片漂浮性能和释药时滞的包衣处方和工艺因素;通过溶蚀试验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体外释放时,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均呈脉冲释放.片芯选用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随包衣处方中羟丙甲纤维素与卡拉胶的比例和凝胶材料用量增加,释药时滞延长;包衣压片压力和衣膜材料制备工艺对时滞无显著影响;释药机制为衣膜溶蚀和片芯溶胀协同作用.结论: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呈脉冲释放,调节其包衣处方可获得具有适当时滞的择时给药系统,满足时辰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脂质体与温敏凝胶相结合,制备新型注射用关节腔给药系统,并研究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青藤碱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考察、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选取壳聚糖/β-甘油磷酸(CS/β-GP)为温敏凝胶制备体系,并采用透析袋法对青藤碱脂质体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建立家兔关节腔给药模型,应用DAS 3.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而研究其药动学。结果制备青藤碱脂质体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6,大豆磷脂与胆固醇比6∶1,油水比1∶6。体外释放结果显示,青藤碱脂质体温敏凝胶缓释效果明显,至114 h还未释放完全。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青藤碱脂质体温敏凝胶的生物利用度约为青藤碱注射液的2.0倍(P0.01),达峰时间显著延长,约为青藤碱注射液的3.0倍(P0.01),血药峰浓度降低(P0.05),缓释效果优于青藤碱注射剂。结论青藤碱脂质体温敏凝胶性状稳定,缓释效果明显,注射于家兔关节腔后,经体液侵蚀后自行消解,可用于关节腔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6.
张宁  徐莲英  徐培康  钟高仁 《中药材》2002,25(6):412-413
目的:阐明~(125)I-青藤碱经大鼠皮肤给药后渗透和扩散的走向。方法:采用同位素~(125)I-标记青藤碱,涂于大鼠颈部皮肤,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5)I-青藤碱在皮下纵向渗透的深度和横向扩散的范围。结果:~(125)I-青藤碱纵向扩散可达颈椎骨部,横向扩散可达2 cm~2范围,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扩散均呈现出明显的浓度梯度。结论:~(125)-青藤碱不仅可以透皮吸收入血发挥全身作用也可在皮肤表面蓄积发挥局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痹灵及3种抗类风湿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痹灵及3种抗类风湿制剂青藤碱片、甲氨蝶呤片、雷公藤多甙片的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1次灌胃给药,求算各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通痹灵全浸膏、青藤碱片、雷公藤多甙片及甲氨蝶呤片小鼠灌胃LD50分别为2.864g/kg、0.507g/kg、0.240g/kg、0.082g/kg;各药的治疗指数(LD50/ED50)分别为2.0、2.1、4.0、8.2:结论:通痹灵是一种毒性较小,但安全范围也较窄的治疗类风湿药物。  相似文献   

8.
青藤碱是一种生物碱类活性单体,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免疫抑制及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效作用.目前临床上已有正清风痛宁片及缓释片(盐酸青藤碱)、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毛青藤总碱片等制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但因普通制剂存在生物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拟从药剂学理论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药物...  相似文献   

9.
青藤碱传递体经皮给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传递体对青藤碱经皮给药的影响。方法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青藤碱传递体,并测定经皮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2种给药方式下动物血药浓度和脑组织中药物的含量,以及不同给药方式下小鼠镇静镇痛和抗炎镇痛作用效果的变化,考察传递体对青藤碱在体内吸收、分布以及它对青藤碱止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皮给药传递体能提高青藤碱的透过量,显著升高血液和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提高镇痛疗效。静脉注射青藤碱传递体能提高脑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增强中枢镇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药浓度,影响外周抗炎镇痛效果。结论 传递体能改善青藤碱吸收、分布,影响药物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行青藤碱贴剂的皮肤局部药动学研究。 方法: 微透析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法联用,以HPLC-UV和液闪计数仪为检测工具,以微透析探针为采样手段,将线性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皮下组织,采用释放量法测定青藤碱皮肤相对损失率,实时、活体、动态监测青藤碱皮下组织浓度。皮肤微透析样品浓度经相对损失率校正后进行房室和非房室模型拟合。 结果: 房室模型拟合不佳。非房室模型参数显示皮肤药物浓度达峰时间约6.3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18 h。 结论: 微透析法较好的采集了青藤碱贴剂经皮给药的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是局部药动学良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瑜  王玲  杜才伟 《中草药》2009,40(11):1728-1732
目的 研究影响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处方和工艺因素.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和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考察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大小,压片工艺,压片压力对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影响.结果 盐酸青藤碱κ-拉胶/魔芋胶骨架片的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随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中κ-卡拉胶用量降低,骨架材料用量降低,填充剂水溶性降低,片剂直径增加,压片压力降低,骨架片释药机制中扩散释放所占比重增加;压片工艺对骨架片药物释放机理影响不大.结论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可作为载体材料使用延缓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中药物释放;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直径和压片力为影响骨架片释药机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药动-药效(PK-PD)结合模型的研究方法考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体内青藤碱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家兔灌胃、经皮给药后,分时采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E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用WinLonLin 4.0.1药动学软件拟合PK-PD模型,并计算主要参数。结果 药理效应与药物浓度之间符合抑制性S型最大效应模型,并得到相应的PK-PD模型参数。结论 建立了青藤碱在家兔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得到了药理效应、药物浓度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综述青藤碱经皮给药制剂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青藤碱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青藤碱在经皮给药方面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以及青藤碱经皮给药的PK-PD模型的建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盐酸青藤碱喷雾剂主要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清芬  谢元超  范治云 《中成药》2005,27(2):231-232
青藤碱(sinomenine)是从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已有正清风痛宁片、盐酸青藤碱注射液等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神经痛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1].本文研究了盐酸青藤碱喷雾剂的镇痛、抗炎作用,为开发新型抗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耿燕娜  张瑜 《中成药》2010,32(8):1328-1332
目的: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为主要辅料,采用干压包衣法制得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片芯骨架材料的种类(HPMCK15M、HPMCK4M、黄原胶和卡拉胶)和用量、外层衣膜骨架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衣膜材料制备工艺、压片压力等因素对制剂释药情况的影响。结果:盐酸青藤碱延迟片的释药时滞为4~5h,时滞后药物在24h内缓慢释放;片芯与衣膜骨架材料的种类和用量对释药时滞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骨架材料黏度增大,骨架材料用量增多,释药时滞延长,并且时滞后的药物释放有所减慢;压力较小时,随压力增加,释药时滞延长,当压力增加至缓释片硬度为(7±1)kg时,影响不显著(P0.05),压力对时滞后的药物释放无影响;衣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对释药时滞和时滞后的药物释放影响不大。结论:盐酸青藤碱延迟片具有时滞后药物缓慢释放的释药特性,衣膜和片芯处方对药物延迟释放的时滞和时滞后的药物释放速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瑜  白颖 《中草药》2010,41(7):1088-109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脉冲片,以片芯中羧甲淀粉钠的用量、包衣处方中凝胶材料比例(羟丙甲纤维素∶卡拉胶)和凝胶材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并对指标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数学拟合,通过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指标与因素之间可采用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3 7;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3种处方的脉冲片均经一定时滞(6 h左右)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释药时滞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均在±4.43%以内。结论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具有体外定时脉冲释药特性,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本制剂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盐酸青藤碱透药组(青藤碱组)33例、盐水透药组(盐水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青藤碱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盐水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夹脊穴生理盐水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3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总有效率青藤碱组为93.5%,盐水组为77.4%,对照组为61.3%。青藤碱组优于盐水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盐水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ESCV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青藤碱组ESCV积分低于盐水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盐水组ESCV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青藤碱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藤碱是从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及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 var.Cinereum Rehd.et Wils.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具有镇痛、消炎、降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已有正青风痛宁片、青藤碱缓释片、盐酸青藤碱注射剂、毛青藤碱片等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1,(6)
目的探索离子导入技术促进盐酸青藤碱透皮递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HPLC-UV法对盐酸青藤碱进行体外分析,探讨其稳定性。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分析给药池介质在不同pH下及加入化学促渗剂后对盐酸青藤碱透皮递送的影响,考察电流密度、药物浓度对其离子导入透皮递送的影响。结果在中性(pH 7.4)介质中,盐酸青藤碱7 h内被动累积透皮递送量略高于弱酸性(pH 5.5)介质中,加入5%二甲基亚砜或5%丙二醇可进一步改善其透皮递送。施加0.5 mA/cm~2直流电后,盐酸青藤碱7 h内累积透皮递送量达(990.69±164.86)μg/cm~2,电流密度与其稳态流量的相关性良好(r=0.999 3)。离子导入盐酸青藤碱的递送量与其浓度无相关性,该成分传导效率2.6%~6.1%,递送效率9.6%~51.6%。结论离子导入技术可实现快速可控的盐酸青藤碱透皮递送。  相似文献   

20.
青藤碱缓释片释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各处方和工艺因素对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的青藤碱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黏度级(K4M,K15M和K100M)和不同用量HPMC及不同的制备工艺制备青藤碱缓释片。结果 不同黏度级的HPMC在用量为30%时对青藤碱的释放度影响不大;当HPMC的用量小于30%时,随着HPMC用量增大,释放速度减慢,但HPMC的用量大于30%时释放速度变化不明显;当青藤碱和HPMC的比例为1:1.5时,片重从280mg增大到360mg,青藤碱释放速度减慢;HPMC粒度及片剂的硬度对青藤碱的释放速度影响较小。结论 制备青藤碱缓释片应考虑选择合适的片重及HPMC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