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血压变化的因素。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术后收缩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年龄、出血破入脑室、小脑出血、术前收缩压等,且为正相关。与术后舒张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小脑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基底节内侧型、术前舒张压,为正相关。结论:下列情况易出现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血压波动:(1)年龄〈55岁;(2)术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4例,比较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在性别、年龄、HICH知识知晓、高血压病程、心脏病史、家族性脑出血史、糖尿病、出血部位、血肿量、破入脑室、入院GCS评分、就诊时间、肺部感染间的差异,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30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84例,预后不良120例,其中死亡31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性别、高血压(≥10a)、血糖(8mmol/L)、HICH知识知晓、血肿量、破入脑室、入院GCS评分、就诊时间及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血肿量及入院GCS评分为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性别、血肿量及入院GCS评分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986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起病时血压、首发高颅压症状、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并发症对预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年龄、性别、发病时辰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 :发病时血压、首发高颅压症状、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并发症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01-01~2004-08对住院68例不同原因所致的三、四脑室积血扩张铸型病人,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或并行后颅凹钻颅血肿清除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病人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0例,病史平均4年,68例在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而确诊。1·2出血部位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4例,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6例,小脑蚓部出血破入脑室10例。1·3出血破入脑室类型三脑室铸型血肿20例,四脑室 三脑室铸型扩张血肿48例。1·4症状体征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偏瘫、意…  相似文献   

5.
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319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中线移位、血肿破入脑室、起病时意识状态及有否并发症对预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均P<0.001);出血量的大小、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情况、血糖、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发病后的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P<0.05);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血脂水平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出血部位、中线移位、血肿破入脑室、起病时意识状态及有否并发症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微创治疗重症丘脑出血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类型之一,占脑出血患者的20%~35%。本文将我院2002年11月~2005年3月收治的15例丘脑出血重症病人行微创术治疗,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15例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年龄男45~78岁,平均61·2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3例,入院时血压增高者15例。CT示:左侧丘脑出血7例,右侧丘脑出血8例,破入脑室系统13例,其中破入单侧侧脑室2例,破入双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3例,全脑室系统血肿8例。出血量:均>20 mL,最大1例70 mL。本组入院时哥拉斯格评分:7~8分3例,4~6分12例。行微创手术时,双瞳孔缩小4例,双瞳孔散大3例,双瞳孔不等大4例,上…  相似文献   

7.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重症,1/3左右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内出现血肿扩大[1],而脑出血后出现的脑血肿扩大明显影响着患者预后,包括生存率、致残率及死亡率[2-3],相关研究表明积极控制脑血肿扩大相关的高危因素能显著改善预后。已知影响脑血肿扩大主要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血压情况(包括入院时、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影响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70例接受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分为良好组38例和不良组3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体重指数、血肿量、破入脑室、中线移位、并发症等是影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显微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t/χ~2=6.428、6.660、4.732、11.424、7.852、4.317、4.23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是影响HICH患者微创术预后的主要因素(95%CI分别为1.425~1.803、0.534~1.152、0.227~1.118、1.063~1.391,P0.05)。结论对于高龄、入院时GCS评分较差、破入脑室、血肿量较大的患者要给予特别关注,以改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4月~2002年8月我们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7例,女29例;年龄40~79岁,平均59.3岁。有高血压病史者74例。1.2临床症状采用1978年提出的分类标准犤1犦对病情进行划分:Ⅰ度10例(11.6%),其中血肿破入脑室者1例;Ⅱ度25例(29.1%),破入脑室5例;Ⅲ度36例(41.9%),破入脑室15例;Ⅳ度14例(16.3%),破入脑室10例;Ⅴ度1例(1.2%),破入脑室1例。1.3CT检查所有病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左侧53例,右侧33例;出血破入脑室32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20~60ml37例,61~80ml39例,80~100ml7例,大于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01—2018-12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术前GCS评分9~15分、术前血肿量40~60 mL、术前空腹血糖7.8 mmol/L、未破入脑室、超早期手术、未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术前血肿量、术前空腹血糖、破入脑室、手术时机、合并肺部感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影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而超早期手术、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等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丘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44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4例丘脑出血患者中,高龄(年龄〉60岁)、意识障碍重(GCS〈8)、血压高(MAP〉145mmHg)、血肿大(≥30ml)及血肿破入脑室的病死率高。结论丘脑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年龄、血压、意识情况、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丘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44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4例丘脑出血患者中,高龄(年龄>60岁)、意识障碍重(GCS<8)、血压高(MAP>145mmHg)、血肿大(≥30ml)及血肿破入脑室的病死率高.结论 丘脑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年龄、血压、意识情况、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双管引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50~60岁,4平均55岁。病程4小时~2天。有高血压病史者例。血肿位于左丘脑者2例;左基底节区者1例;右基底节区者3例,6例血肿均破入脑室。 2.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及高血压4例;(2)意识障碍;2例呈现嗜睡,2例为朦胧,2例为浅~中度昏迷;(3)6例均出现瞳孔缩小,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取呼定位锥顿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2例,具有准备时间短,损伤小,安全易行的优点,且疗效较内科保守治疗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3-72岁,平均55.86岁。入院时(发病当时至8天)均做头颅呼,并测量计算血肿量(即血肿毫升数。1/2长轴×短轴×层次高度[1],血肿量为20-110ml,平均52.72±24.57ml。血肿部位:丘脑一内囊型13例,破入脑室7例;壳核一外囊型5例,破入脑室1例;丘脑出血3例,破人脑室2例;脑叶出血9例,破人脑室3例;混合出血2例,破入脑室1例。入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1996年到1999年我科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4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6例,女8例,年龄37~78岁,入院血压:收缩压≥160mmHg,及(或)舒张压≥95mmHg,34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入院前从未检查血压。全部病例行头颅CT扫描,表现基底节区血肿并破入侧脑室。血肿量最少30ml,最多120ml。术前根据意识障碍水平及瞳孔变化分级:神志清醒(Ⅰ级)2例,嗜睡或朦胧(Ⅱ级)5例,浅昏迷(Ⅲ级)15例,昏迷或伴一侧瞳孔散大(Ⅳ级)13例,深昏迷伴双侧瞳孔散大,或伴去脑干强直(Ⅴ级)9例。19例在全麻下开颅手术清除基底节区和脑室内血肿,常规去骨瓣减压;死亡6…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选取的自变量赋值后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预后良好30例(44.12%),预后不良38例(55.8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预后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出血量60mL、术前GCS评分低、血肿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6h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脑出血后患者昏迷苏醒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Glasgow Coma Scale)、脑血肿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高血压病史、是否气管切开、治疗、并发感染等为自变量,昏迷至苏醒的时间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5分、脑血肿量>50 mL、血肿破入脑室、高血压病史、气管切开、未采用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发感染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更长(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破入脑室、气管切开、并发感染是导致昏迷苏醒时间延长的危险性因素(P<0.05),术前GCS评分高与采用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能是昏迷苏醒时间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血肿破入脑室、气管切开、并发感染、术前GCS评分低是导致老年脑出血患者昏迷苏醒时间延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尽量选择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案,强化无菌医疗操作,加强抗感染护理干预,以缩短苏醒时间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双侧脑室置管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13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男10例,女3例;年龄32~72岁。入院时GCS 3~5分8例,6~8分5例。出血原因:高血压病6例,外伤4例,动静脉畸形1例,原因不明2例。CT示原发脑室出血5例,基底核区血肿破入脑室6例,丘脑血肿破入脑室2例;血肿量30~60 ml。发病后8~72 h手术。局麻下行双侧脑室额角锥颅穿刺置管,成功后尽量抽吸脑室内积血。生理盐水灌洗证实两侧引流管经脑室相通后,自积血较少一侧引流管持续缓慢滴注生理盐水500 ml +尿激酶10万U,生理…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5年1月~1986年9且共收治高血压性小脑出血6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经治疗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40~68岁,平均54.9岁。既往史中均有多年高血压病,入院时血压最高的达220/120mmHg。右侧小脑半球出血4例,其中1例血肿破入第四脑室,另1例破入第四  相似文献   

20.
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0~48h16例,3d或以上7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 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接GCS评分,12分以上12例,9~12分7例,8分以下4例。其中2例深昏迷,一侧瞳孔散大。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入院时血压140~210/80~110mmHg。CT检查血肿部位:基底节16例,丘脑2例,颞叶5例。血肿量30~80ml,其中5例血肿破入脑室。 根据CT片血肿最大层面选择靶点,量出靶点至头皮距离即穿刺针的长度,确定头皮穿刺点,以穿刺点作OM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