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 140及血小板聚集的动态变化。方法 :分别于发病 72h ,治疗 1周 ,4周时采集静脉血 ,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 140和血小板聚集。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GMP 140明显升高 ,尤以并发冠心病者更为显著 ,但治疗 4周后 ,无并发症患者的血浆GMP 140水平明显下降 ,而并发糖尿病者其均值反高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结论 :血浆GMP 140较血小板聚集更能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浆GMP - 140浓度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与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 ,在发病 3天内 (急性期 )及 2周时 (恢复期 )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 - 140浓度、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TYXN - 96I多功能智能血液仪测定。结果 :血浆GMP - 140浓度与PAgT呈显著正相关(r =0 .538,P <0 0 1)。脑梗死急性期血浆GMP - 140浓度、PAgT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 (P<0 0 0 1) ,恢复期血浆 (GMP - 140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PAgT与对照组无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血浆GMP - 140浓度与PAgT呈正相关 ,恢复期血奖GMP - 140浓度能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较长时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吸烟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将56例65岁以上老年ACS患者分为非吸烟组30例及吸炯组26例,均给予氯吡格雷75mg/d与阿司匹林100mg/d联合应用14d,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ma(GPb/ma)及P-选择素的m性表达率。结果显示,非吸炯组用药前GPIIb/ma、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牢分别为(67.86±12.14)%、(70.37±10.15)%,用药后分别下降为(50.18±8.72)%、(49.36±11.43)%,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吸烟组用药前GPb/Ⅲa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47±11.62)%、(81.26±9.74)%,用药后分别下降为(61.15±9.29)%、(57.52±10.81)%,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4d后,非吸烟组较吸烟组血小板活化性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吸烟明显增加老年ACS患者GPlIb/11Ia技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使血小板活化性增加;吸烟可能降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18.8%,估计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亿6千万,且高血压的发病呈明显的北高南低趋势。我县地处塞北山区,经济欠发达,信息相对闭塞,尤其广大农村地区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服药率更低,且常伴有大量吸烟、饮酒,故脑梗死发病早,病情严重,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32例1、2级老年高血压病惠者及40例老年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VWF、HCY、GMP-140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和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结论 选择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年口对血小板活化有改善作用的降压药能降低其并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和TXB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对 2 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分别应用尼莫地平或阿司匹林治疗干预 ,观察其血小板和血浆GMP - 140和血浆TXB2 的变化 ,研究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化 ,以及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发病 1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均有典型脑梗死临床表现 ,并经头颅CT检查所证实。共 2 8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5 5 4±12 5 )岁。随机分成三组 :尼莫地平组 :10例 ,于第一次采血后开始口服尼莫地平 40mg ,每日 3次。阿司匹林组 :8例 ,于第一次采血后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5 0mg ,每日 1次。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在6~24 h内的脑梗死住院患者30例,另选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血脂,调整血压并酌情使用神经营养和脱水剂等治疗,疗程为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PAF水平,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34.53±5.38)ng/ml和(110.20±16.67)ng/ml,健康成人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12.23±2.43)ng/ml和(64.27±16.60)ng/ml,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GMP-140、PAF浓度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21.17±3.91)ng/ml和(59.67±7.52)ng/ml,与治疗前相比其浓度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对监测血小板功能和活化状态相关的临床状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用于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判断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及PAC-1进行检测研究.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及高血压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但二者在治疗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了主要作用,且高血压及糖尿病有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加重脑血管病的发生,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血小板活化过程,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8周。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GMP-140含量并比较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GMP-140浓度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脊液及血浆中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了34例老年脑梗死急性期病人CSF和血浆中GMP -14 0、vWF的含量。结果 病人组CSF和血浆中GMP 14 0、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 1)。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以及脑血管内皮的损伤;检测CSF中GMP 14 0和vWF含量的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急性期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出现在血小板浆膜表面并有部分进入血浆。GMP-140为活化血小板的特异标志。应用双抗夹心放免测定法,定量测定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GMP-140含量,其结果表明:1.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2.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的变化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3.脑梗塞急性因浆GMP-140 1-6天显著增高,7-10天开始减少,10天以后与正常相 相似文献
12.
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GMP-140含量的动态改变及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明显升高,尤以合并冠心病者更为显著,但治疗四周后,无合并症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明显下降,而合并糖尿病者其均值反稍高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提示: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一致性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小板在体内的破坏程度,且血浆GMP-140较血小板聚集更具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缺血性中风的血液学检测方面,发现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在血小板活化、凝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异常凝集形成血栓有关.祖国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导致气滞血瘀而发病.两者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上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GMP—140含量的测定,发现缺血性中风者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认为缺血性中风病中血小板CMP—140含量增高可作为该病的客现血液学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一种在严重发病过程中发生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吸气性呼吸衰竭 ,死亡率极高。血栓形成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肺部微血栓形成是绝大多数ARDS最常见的原因。本研究对 95例ARDS患者的血小板膜蛋白P selection(GMP 14 0 )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 ,以探讨在ARDS时 ,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ARDS患者 (患者组 ) 95例 ,男 4 7例 ,女 4 8例 ,年龄 2 7~ 6 1岁 ;其中严重创伤 2 7例、大面积烧 相似文献
15.
20例哮喘息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血小板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说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胰蛋白含量增高,血小板在体内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血浆中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的影响。方法 5 6例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 (A组 )、非黄芪治疗组 (B组 ) ,黄芪治疗组予黄芪注射液 2 0g( 10ml) 生理盐水 2 5 0ml静滴 ,1日 1次 ,疗程 3周。两组均予降血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 3周后测定患者血浆中GMP -14 0浓度。结果 黄芪治疗组 (A组 )与非黄芪治疗组 (B组 )血浆中GMP -14 0浓度降低幅度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在正规降血糖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黄芪 ,可明显降低血浆GMP -14 0的浓度 ,减少血小板活化 ,从而对预防血栓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GMP-140与vWF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APL合并的凝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PL患者初诊、治疗中(第14天左右)、缓解时及正常人的血浆GMP-140水平,并计算GMP-140(ng)/10^7血小板数;(2)应用增强免疫胶乳法测定上述各期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结果 (1)APL患者在初诊与治疗中GMP-140(ng)/10^7血小板数(4.55±3.10,4.73±2.7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94±0.67)(P〈0.01),缓解期(1.08±0.65)则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2)APL患者各病期vWF水平(%)(初诊时245.00±82.83,治疗中257.22±104.18,缓解期193.62±61.15)均较正常对照组(129.34±34.57)升高(初诊和治疗中P〈0.01,缓解期P〈0.05);缓解时的vWF水平较初诊时、治疗中明显下降(P〈0.05)。结论 APL患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内皮损伤,随着化疗的进行,骨髓造血逐渐改善,血小板的功能趋于正常;而内皮损伤恢复更慢,因而化疗中及化疗后期也应注意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脑出血和脑梗死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脑梗死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体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亢进。GMP-140含量的检测不仅对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对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单克隆抗体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4例正常人静止型和ADP—活化型血小板表面颗粒蛋白(GMP—140)分子数,结果表明,血小板活化后GMP叫40分子数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