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AV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04例AVM患者平均年龄为32.13岁。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头痛、癫痫、肢体瘫痪等。主要累及双侧额叶30例、颞叶28例、顶叶16例、枕叶14例、颞-顶区9例、基底节12例、小脑9例、胼胝体5例等。典型表现为畸形蜂窝状血管团及增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DSA诊断AVM的敏感性为97.5%,其次为MRI,敏感性为74%,头颅CT的敏感性为43%。结论:DSA是诊断AVM的最敏感的方法,对于突发的颅内出血、头痛、抽搐、瘫痪的青少年患者应行头颅DSA和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AVM病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X线片和CT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就诊的42名颈椎疼痛病例为研究对象,先行X线片再行CT检查,以MRI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X线诊断敏感度80.65%、特异性63.64%、准确率78.57%;CT敏感度96.77%、特异性81.82%、准确率92.86%,CT敏感度高于X线片,P<0.05。结论:X线片和CT均可作为颈椎病的诊断技术,但CT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1引言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居我国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及第三位,我国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背景下,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预后甚差,早期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是肝癌的最常见诊断方法,目前用以发现并评估肝癌的诊断性检查有实时超声、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等。2超声检查实时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肝脏肿瘤影像学诊断方法,因其费用低、安全、无创伤,常作为疑诊肝癌患者的首选检查。但此种检查有某些缺点:… 相似文献
5.
低场磁共振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文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2):166-167
目的 探讨低场MRI中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l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 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螺旋CT在颈椎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1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脊髓型颈椎病44例。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螺旋CT检查、MRI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以及二者对各颈椎病各种影像征象的检出率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旋CT检查脊髓型颈椎病的符合率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脊髓变性受压、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征象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根压迫、椎间隙狭窄、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CT诊断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准确率与MRI检查相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螺旋CT检查不如MRI检查,但其可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影像依据,与MRI检查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检查,并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与MRI检查病毒性脑炎结果。结果 MRI检查确诊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漏诊5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79. 17%; CT检查确诊病毒性脑炎患者28例,漏诊11例,误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58. 33%,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CT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849,P=0. 028)。结论 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给予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进行诊断,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降低了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人23例,全部依次进行彩色多普勒、MRI、CT等多项检查,搜集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率等临床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破口的检出率以及内膜的撕裂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且可床旁操作、实时无创,可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首选检查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CT扫描(NCCT)、磁共振水成像尿路造影(MRU)、泌尿系X线平片(KUB)结合超声波在有肾功能受损的输尿管梗阻病因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111例患者,其中86例有双侧梗阻,25例有单侧梗阻,共197侧梗阻。所有患者的血肌酐值均〉221μmol/L。均进行KUB结合超声波、NCCT、MRU检查。梗阻病因诊断的金标准包括:逆行肾孟造影、输尿管镜和/或手术。NCCT、MRU、KUB结合US(超声检查法)的敏感度、特异度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115例梗阻的病因为结石,82例是非结石性的。对于结石导致梗阻NCCT诊断115例(敏感度100%),MRU诊断80例(敏感度69.6%),KUB结合超声波诊断87例(敏感度75.7%),NCCT的敏感度最强(P〈0.01)。在所有82例非结石导致的梗阻中,MRU诊断74例(敏感度90.2%),NCCT诊断32例(敏感度39%),KUB结合超声波仅诊断10例(敏感度12.2%),MRU的敏感度最强(P〈0.01)。结论 对于结石原因导致有肾功能受损的输尿管梗阻,NCCT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非结石导致的有肾功能受损的输尿管梗阻,MRU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准确评估颈椎间盘形态改变,反映慢性疼痛引起的大脑、脊髓结构与功能的细微变化,为神经病理学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依据。作者主要综述多模态MRI(常规MRI、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磁共振波谱)在颈椎病慢性疼痛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16例患者的MRI资料。结果共检出退变椎间盘372个,占总数的64%,其中256个椎间盘向后膨出或突出,占69%;生理曲度异常94例,占81.0%,曲度改变多发生于颈椎上段;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变尖53例,占45.7%。结论颈椎椎间盘退变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低场MRI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的早期变性和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因疑似宫颈病变于该院初诊并接受盆腔MRI检查的患者97例,分析MRI图像及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采用国际妇产科学会(FIGO)制定的分期标准,对MRI检查诊断为宫颈癌的真阳性患者进行MRI分期,并与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宫颈癌79例,非宫颈癌18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假阴性5例,假阳性3例,诊断符合率为91.75%,灵敏度为93.83%,特异度为81.25%。真阳性患者总的MRI分期和临床分期比较,以及MRI分期为ⅡA1、ⅡA2、ⅡB、ⅢA和ⅢB期的患者例数与临床分期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分期为ⅠB1、ⅠB2、ⅡA1和ⅡA2期的患者例数与临床分期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对病灶大小及宫颈癌浸润等的判断具有特殊优势,是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CT重建功能在各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男31例,女15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行全颈椎螺旋扫描,所用CT机为GEHispeedFx?i,技术参数:层厚3~5mm,Pitch1.0~1.5,重建间隔1.5~2.5mm。所得二维图像全部传输到AdvantageWorkstation4.0进行MPR、SSD重建及对感兴趣区切割,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观察感兴趣区。结果: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信息更加清晰和直观,特别是对椎间孔和椎管内的显示更有价值。结论:重建增加了影像信息,为颈椎病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椎动脉CTA研究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节段。方法:32例(A组)临床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对其CTA上显示的横突孔及椎动脉进行测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B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3、C4、C5、C6层面的横突孔内径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C5、C6层面的椎动脉直径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跟C3、C4、C5、C6水平的横突孔狭窄及C5与C6水平的椎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腔癌的CT及MRI表现,评价影像检查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口腔癌46例(唇癌2例,牙龈癌8例,颊黏膜癌5例,舌癌24例,口底癌5例,硬腭癌2例),其中32例行CT扫描,14例行MRI扫描,将影像表现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6例口腔癌中,呈浸润性生长的溃疡型病变22例,外生性生长的肿物型病变24例。CT扫描32例,明确显示病变27例,遗漏病变5例,其中4例为表浅溃疡型病变。CT扫描病例中,10例有骨质侵犯,CT扫描准确评价8例,遗漏2例。MRI扫描14例,均准确评价肿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CT、MRI对口腔癌原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周围结构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对于较小及呈浸润性生长的表浅溃疡型肿瘤,CT扫描尤其是CT平扫难以准确显示,应首选MRI。 相似文献
17.
McKenzie诊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ckenzie疗法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颈椎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并结合牵引,手法整复或加用物理因子等常规疗法,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功能缺失度等。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都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ckenzie疗法对现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适用于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脊柱损伤患者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CT)、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脊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诊断脊柱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P<0.05)....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I)在诊断软组织血管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进行了X线、CT检查,25例做了血管造影检查,35例做了MRA检查。结果:除组织深部的血管瘤均表现软组织肿胀,密度不均。X线平片出现静脉石,对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本组病例中静脉石的出现率只占40%;血管造影可显示供养血管的来源及血管团,并与动-静脉畸形鉴别;且能明确病变的大小和范围。CT和MRI对肿瘤的性质帮助很大,并能精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及邻近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但是,CT由于是轴位扫描,所以肿瘤范围难以确定。结论: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CT扫描肿瘤边界难以确定,增强扫描有风险。MRI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故本病应首选X线相辅助的检查方法,MRI检查必不可少,准备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Expert review of cardiovascular therapy》2013,11(3):519-529
Pulmonary embolism represents a major public healthcare problem and it also imposes frequent clinical diagnostic issue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D-dimer tests, imaging remains the mainstay for its diagn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 is now the most widely used diagnostic test and its utility has been well valida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trials. Nuclear medicine techniques, which are also well established, are now used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ly. 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angiography is develop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CTPA in patients who have contraindications to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Catheter pulmonary angiography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although it is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less frequently.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imaging diagnosi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noninvasive techniq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