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手术入路的选择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目前临床中的手术入路大致分为五类: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后联合入路、前外侧切除肋横突入路和微创入路。本文就目前手术入路的最新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韦乃信 《吉林医学》2015,(8):1549-1550
目的:对双侧入路、前外侧入路与前正中入路手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9例,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双侧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与前正中入路组,每组23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出血量高于前外侧入路组和前正中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引流量高于双侧入路组和前正中入路组(P<0.05);双侧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与前正中入路组三组患者的手术评价优良率分别为78.3%、69.6%和73.9%,其中双侧入路组最高;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4.3%和13.0%,其中双侧入路组最低(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均良好,其中双侧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最好,但是其出血量却比较大,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院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本院骨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65例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改良Stoppa入路组40例和髂腹股沟入路组25例。结果:Stoppa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均低于髂腹股沟入路组,Stoppa入路组复位质量均高于髂腹股沟入路组,Stoppa入路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髂腹股沟入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用木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外侧入路组30例、后外侧入路组30例与前外侧入路组30例3组,分别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后外侧入路手术和前外侧入路手术。结果:外侧入路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7.5%,前外侧入路组为50%,后外侧入路组为72.5%,3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进步,效果最显著为后外侧入路组,综上后外侧入路组患者治疗效果最好,P<0.05,其次为外侧入路组,最后是前外侧入路组。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与外侧入路手术更具优势,其中后外侧入路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恢复患者膝功能,值得广泛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蝶入路已成为垂体腺瘤手术的首选入路,常用的经蝶入路包括经口鼻蝶窦入路和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实践发现,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较常规经蝶窦入路有许多优点。通过对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预防,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石卫国 《当代医学》2016,(21):35-36
目的:分析和研究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随机对照。方法选取复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侧入路组与正中入路组,各30例。正中入路组患儿手术入路为肱三头肌正中入路;两侧入路组患儿手术入路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将2组患儿手术后优良率和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两侧入路组治疗优良率高于正中入路组(P<0.05)。两侧入路组患儿手术时间、石膏固定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正中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正中入路组少(P<0.05)。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复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确切,跟肱三头肌正中入路相比,手术操作更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提高,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康复快,石膏固定时间和愈合时间缩短,患儿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经鼻蝶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等手术入路方法,将垂体肿瘤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比26.47%,尿崩症是经颅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垂体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入路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外侧改良入路与传统“L”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48例(53足),分别采用改良外侧入路与传统“L”入路内固定治疗。结果:改良入路组仅1例并发切口感染,无皮缘坏死。传统入路组发生切口皮缘坏死5例,其中3例并发切口感染。术后功能评价改良入路组优17足,良7足,可3足,差0足,优良率为88.89%;传统入路组优15足,良5足,可4足,差2足,优良率为76.92%。结论:改良入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经传统入路组,术后功能评价高于传统入路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手术入路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前外侧入路总有效率为91.4%(32/35),后外侧入路总有效率为96.9%(31/32),外侧入路总有效率为93.3%(28/30),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侧入路总有效率为100.0%(38/38),小切口入路总有效率为100.0%(37/37),小切口入路与后侧入路同其它入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各组Harris评分均有改善,其中以后侧入路组和小切口入路组各时段得分最高(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小切口入路和后侧入路效果理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分析各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中国医大盛京医院1992~2005年收治的31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完全位于中颅窝的14例,10例采用颞下入路,3例采用侧裂入路,1例采用额眶颧入路;位于后颅窝的10例,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7例哑铃型肿瘤中,4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2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结论颞下入路、侧裂入路适合于中颅窝型肿瘤的切除,枕下入路适合于后颅窝型肿瘤的切除,哑铃型肿瘤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或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切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雄  刘运生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3):93-99,100
垂体腺瘤手术一般分为经蝶手术及开颅手术。 经蝶入路包括:经口-鼻-蝶入路,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和经鼻-筛-蝶窦入路。目前最常用的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经蝶窦入路及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等。  相似文献   

12.
刘铮  何纯  黄东  张绍宇 《医学综述》2015,(6):1129-1130,1133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绵阳江油九〇三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183例)、上腹右胸入路组(192例)及颈胸腹入路(5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上腹右胸入路和颈胸腹入路,且上腹右胸入路也显著少于颈胸腹入路(P<0.05);左胸入路组患者的体力、角色及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上腹右胸和颈胸腹入路(P<0.05);但左胸入路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上腹右胸入路组和颈胸腹入路组,而上腹右胸入路组与颈胸腹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病变位置偏低、分期较早的患者建议采用左胸入路手术;病变位置较高、一般情况较好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可选用上腹右胸入路;颈胸腹入路仅针对胸内无法完成吻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王进 《中外医疗》2013,32(26):16-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有髋关节疾病,并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前外侧入路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外侧入路患者为95.5%,后外侧入路患者为92.9%,后侧入路患者为100.0%,小切口入路为100.0%。结论小切口入路和后侧入路方式创口小、对髋关节的干预小,是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入路和后入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胸腰椎结核需行手术病灶清除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后入路组45例、前入路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后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6±16.4min 和342.3±23.6ml,明显低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角度丢失度低于前入路组,而畸形矫正度高于前入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后入路组(P <0.05)。结论两组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相当,但后入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神经内镜对经血管灌注处理的尸头标本侧脑室解剖的研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下对侧脑室区各结构的显露特点,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9例成年国人尸头,模拟侧脑室的不同手术入路,包括额角、枕角、三角区和颞角入路,工作镜下所见脑室内不同结构的毗邻关系及特征,比较不同入路的特点。结果经额角入路手术空间较大,前至额角,后至枕角,下至三脑室及导水管;从枕角入路可借助脉络丛定位;三角区入路,颞角入路毗邻重要神经功能区,空间相对狭窄,局部脉络丛,血管丰富。结论不同的入路在处理脑室内疾病中有着不同的特点。根据病变的解剖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才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肘后切口不同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2例,其中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55例,肱三头肌内外侧双切口入路32例,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单切口入路95例。结果:18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周,平均9周。平均手术时间: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55min,肱三头肌内外侧双切口入路47min,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单切口入路38min。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为5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9.7周,肱三头肌内外侧双切口入路7.2周,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单切口入路6.8周。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入路得到优化,肱三头肌正中纵形单切口入路优于其他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对象为60例髋臼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微创治疗,随访不同手术入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复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24例作为舌形瓣入路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6例作为截骨入路组,观察比较两种入路方法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肘关节功能评价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指标的差异。结果舌形瓣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截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也明显长于截骨入路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截骨入路组术后优良率为88.46%,明显高于舌形瓣入路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有利于恢复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魏翔 《吉林医学》2011,(36):7653-765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采用膝正中入路与采用双切口入路的各35例,全部采用双钢板固定及术中充分植骨。结果:膝正中入路组有8例发生伤口感染及6例皮瓣坏死;双切口入路组有2例发生了伤口感染。膝正中入路组优良率不及双切口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入路组优于膝正中入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9-2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的疗效,旨在为结肠癌的治疗探寻一种安全和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案。方法纳入的52例患者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组,26例采用中间入路设立为中间入路组,26例采用侧方入路设立为侧方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比较分析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间入路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明显多于侧方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均具有较好的手术疗效,两种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中间入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