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组国产ELISA抗-HCV初复检试剂的检测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我国输血后肝炎(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PTH)的主要病因,PTH中90%是丙型肝炎患者,HCV感染常导致肝硬化,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细胞癌。选择灵敏度、特异性高、质量稳定的初复检试剂进行血液检测,是有效控制HCV经输血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避免抗-HCV阳性血液标本漏检,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virus,HCV)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HCV的高发生率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ELISA血清试验的推广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广泛应用,输血所致的HCV感染已经明显减少,然而血液透析中心HCV感染的病例仍然时有发生,院内传播被认为是主要的原因,而确切的传播途径仍未十分明了。只有明确传播途径,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本文就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传播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单纯由HCV引起的感染多数为隐匿性,且呈亚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较轻,很少有严重肝病的表现^[1]。本文对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感染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进行了临床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单纯由HCV引起的感染多数为隐匿性,且呈亚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较轻,很少有严重肝病的表现^[1]。本文对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感染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进行了临床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状况,我们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方法应用ELISA法对49例乙肝和丙肝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4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46.9,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着共同的传播途径,反复接受血液或血渡制品,静脉内吸毒或性传播是造成HCV与HBV合并感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是一个隐匿的过程,约85%的病例表现为慢性感染,如果不治疗大多数患者在20-25年后可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成肝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估计全球约1.7亿人感染了HCV,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将近4千万。  相似文献   

7.
刘群 《中国康复》2011,26(5):356-357
目的:了解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吸毒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IV)、免疫缺陷病毒(HCV)和梅毒的现状以及高危因素分析,为有效预防治疗这3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美沙酮门诊吸毒患者静脉血标本1 340例,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 340例吸毒患者中,HIV抗体阳性8例(0.6%),HCV抗体阳性1156例(86.3%),梅毒抗体阳性25例(1.9%);HIV/HCV合并感染8例(0.6%);梅毒/HCV合并感染21例(1.6%)。分析原因为注射吸毒是感染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女性性病高于男性;年龄20~39岁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可减少毒品对吸毒患者的危害,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是HCV高危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预防各类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输血前检出外伤患者HIV、HCV、HBV合并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均可经血液、性接触、母婴途径传播,合并感染的机会很大,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在1名急诊手术的外伤患者输血前常规检查中检出合并感染HIV、HCV、HBV,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娄红梅  刘秀玲  王春艳 《临床荟萃》2006,21(24):1805-1806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估计有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我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各地区感染率有一定差异。急性HCV感染者约80%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在20年间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每年约有1%~4%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CHC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CHC患者已受到重视。CHC治疗目的包括根除或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内炎症和纤维化,最终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抗病毒是CHC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近年来通过输血传染HCV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对献血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筛选,可减少输血后丙肝的发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人群中HCV携带情况,为预防丙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可靠,我们对2004~2007年呼和浩特地区HCV在汉族人群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中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分别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及HCV—RNA,并且采用酶促动力法检测其转氨酶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抗HCV抗体阳性率为29.5%(36/122),部分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8.2%(10/122);HCV—RNA阳性率为27.0%(33/122)。其中,6例(4.9%)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病毒血症,10例(8.2%)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抗原。有输血史者和透析时间较长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HcV感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普遍,且感染率与输血、透析时间有关。同时检测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或其中二项)有助于提高HCV感染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途径常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相似,通常只重视对HIV感染者的防治.却可能忽视HIV感染者同时有HBV、HCV、梅毒等混合感染.进而影响防治的效果。为能给HIV感染患者提供综合防治措施的实验室依据,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选择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1997-2006年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86例,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输血、透析器复用的关系。结果786例患者中HBV感染45例(4.4%),HCV感染146例(14.2%),(HBV+HCV)感染12例(1.5%),肝炎病毒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时间、输血及透析器复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肝炎病毒的高危因素,通过严格控制,HBV、HCV感染的危险性有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HCV与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婴垂直传播已逐渐成为儿童慢性丙型肝炎(HCV)的主要感染途径。许多因素影响着HCV的垂直传播,如母亲的病毒负荷,HIV感染,静脉吸毒,输血或器官移植等,这些影响因素的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早期对高危孕妇进行HCV筛查十分重要。HC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孕妇HCV感染现状与筛查,诊断要点及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吸毒者静脉注射是HCV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但仍有20%~40%的慢性丙肝患者尚未能确定其危险因素。为了确定血液以外的途径是否可传播HCV.作者等对泪液进行了研究。用逆转录PCR法(RT-PCR)平行测定了76例有肝炎临床证据(谷丙转氨酶水平异常)、HCV抗体试验(+)的慢性丙肝患者用液和血浆中的mRNA,用电泳方法对。增产物进行了测定,并在严格的条件下使之与32P标记的HCV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36例HCV(-)的正常成人作为对照。76个患者泪液和血浆RT-PCR结果均为(+),而且来自泪液的信号强于血浆。36例对照者均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本中心接受MHD达3个月或以上的患者共183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83例MHD患者中有19名患者感染HCV(10.38%),其中抗HCV抗体13例(7.1%),HCV-RNA阳性19例(10.38%).单因素分析表明,HCV感染与透析龄、透析总次数、异地透析次数、复用透析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异地透析次数(0R=1.060,95% CI=1.019~1.103,P=0.004)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0R=-3.816,95% CI=1.119~13.009,P=0.032)为本中心MHD患者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如血透室分室分机、血透室患者/医务人员合理的比例避免共用注射药物及复用透析器,减少频繁异地透析及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可有效的控制HCV传播、降低HCV感染率.其中严格控制异地透析频度及乙肝患者传播途径对防治透析中心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自身免疫表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方法:24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用ELIS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1)24例丙肝患者中,13例(54.2%)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7例(29.2%)为)Ⅲ型,2例(8.3%为混和型(Ⅱ型+Ⅲ型),2例(8.3%)难以确定。(2)自身抗体检测:患者组中有10例(41.7%)检出21项次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13例中有7例检出16项次,Ⅲ型HCV感染的7例中有1例检出1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和感染的2例中检出4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身抗体的患者中有7例检出类风湿因子,4例检出抗核抗体,4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2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2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例检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例检出抗双链DNA抗体。结论:(1)在本地区的丙肝患者中,感染Ⅱ型HCV者占多数;(2)部分丙肝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Ⅲ型HCV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者。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患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bDNA)技术检测HIV-1病毒载量,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抗-HCV阳性率为56.9%(136/239),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静脉注毒:42.7%(58/136);经血液:53.7%(73/136);性接触途径:3.7%(5/36)。静脉注毒(云南和新疆)HCV感染以1,3,4亚型最多,而输血人群(河南省)感染的HCV以1,2亚型为主。结论:HIV-1感染中存在HCV混合感染,我国HCV基因亚型以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是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近年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和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监管加强,经血液传播的丙型肝炎已显著减少。HCV传播途径正在发生变化,HCV母婴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目前有许多资料对HCV母婴传播的流行做了调研,各家结果有些差异。我们调查了2004~2005年本院产科2115例产妇的HCV感染情况,对其中感染HCV的产妇及所生婴儿进行了HCV母婴传播的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并发冷球蛋白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HCV感染患者20例、HCV感染伴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MC)患者5例和健康献血者2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比浊法测定其血清ACC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20例HCV感染患者,血清ACCP试验均为阴性,最大值为10U。其中9例(45%)RF〉15U/ml,3例(15%)RF〉50U/ml,最高者RF为526U/ml。HCV感染伴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中,3例(60%)血清ACCP试验为阳性,均值为47U;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中,4例(80%)RF试验阳性,其中3例(60%)RF〉50U/ml,最大值为540U/ml;1例(20%)冷球蛋白血症患者ACCP试验呈临界值阳性结果(25U)。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ACCP和RF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ACCP检测有助于慢性HCV感染并发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