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实验室制备的大鼠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克隆抗体(McAb)及其与HRP的复合物(PAP)为研究对象,寻求McAb的最适保存条件,观察抗体活性的保存时限,为大鼠抗HRP McAb及其PAP质控鉴定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并为促进大鼠杂交瘤技术  相似文献   

2.
作者成功地引建了大鼠杂交瘤技术体系,以此技术获得分泌大鼠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株。并制备了HRP-大鼠抗HRP(PAP)复合物,在细胞及组织切片上染色效果良好,背景清晰。为促进这一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作者成功地引建了大鼠杂交瘤技术体系.以此技术获得分泌大鼠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株,并制备了HRP-大鼠抗HRP(PAP)复合物,在细胞及组织切片上染色效果良好.背景清晰,为促进这一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制备单克隆PAP所设计的一系列ELISA方法,使抗HRP杂交瘤培养上清的筛选工作更为简便、可靠。它既能对HRP-抗HRP McAb最适结合量比进行定量分析,又可客观地反映出各抗HRP-McAb结合HRP的亲和力,进一步改进了单克隆PAP的制备方法。将所挑选的单克隆PAP应用于ELISA检测的初步结果表明,单克隆PAP可望成为一优质的免疫酶试剂。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已被广泛地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但是要充分发挥单克隆抗体的优势,就必须认真地选择最佳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非标记抗体技术由于敏感性高,非特异性显色浅,而受到多数学者的推荐。随着单克隆抗体和非标记抗体技术应用的增多,对鼠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此,我们进行了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克隆抗体及鼠源性PAP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通过用HRP常规免疫的BALB/c小鼠进行两次融合(融合率为100%)。和采  相似文献   

6.
我们利用兔抗微管蛋白抗体和兔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血清制备的HRP—抗HRP(PAP)复合物,建立了微管的PAP免疫酶细胞化学方法。应用此法观察到人食管癌ECa 109、胃癌SGC 7901,乳腺癌MCF 7和成骨肉瘤OS 732细胞间期胞质微管减少或消失,只有大量弥散分布的微管蛋白棕色反应产物,在微管组织中心(MTOC)附近十分密集,而正常成纤维细胞和胎儿胃粘膜上皮细胞间期,都有发达的胞质微管结构(CMTC)。在分裂期,这些肿瘤细胞都显示纺锤体微管,与正常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应用PAP方法进一步证明,以前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到的人肿瘤细胞间期胞质微管缺陷的特征。除去低温(4℃)或秋水仙酰胺处理后,解聚的CMTC又可恢复,表明本方法与免疫荧光染色法,同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本工作在细胞固定及免疫反应的某些步骤上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PAP)和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体(ABC)法染色,识别室旁核内含神经垂体素1(NP 1)的神经元。以0.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福氏不完全佐剂的乳剂免疫家兔,获得兔抗HRP抗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为43mg/ml,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抗血清效价1∶32。依改良Sternberger法制备PAP:  相似文献   

8.
采用ELISA筛选抗HCV阳性血清,以改良过碘酸盐法制备抗HCV-HRP结合物,用作第一抗体,与兔抗HRP及兔PAP—道建立了改良单桥PAP法。将其试用于检测肝组织中HCAg,并与直接酶标法进行比较。由于本法能消除以同源性抗体作一抗时内源性IgG及其类似物干扰,克服PAP应用中种系限制,其敏感性,显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优于直接EHA,在免疫组化研究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AP法与ABC法的应用已成为免疫组织化学较为成熟的方法,应用也非常广泛,灵敏性也较高。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存在某些缺点,因此我们将PAP法与ABC法(即ABPAP法)联合应用以提高单一方法的敏感性,阳性检测率,节约一抗。方法基本原理为:PAP法后连续再用ABC法,其生物素二抗是与PAP复合物的Fc段结合,使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参照日本学者天野哲基等的报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PO与抗-PO(AP)制备不溶性免疫复合物(PAP),以新鲜血清与PAP在同一试管内放置一定时间,使充分反应。血清中的补体使PAP解离,加缓冲液,将解离的PAP溶解于缓冲液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免疫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及科研中,但应用较多的是PAP法及ABC法,最近提出一种以碱性磷酸酶代替过氧化物酶作标记的桥联酶标技术,即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技术(简称APAAP法)。该法原理类似PAP法,用桥联第二抗体连接第一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抗体复合物。作者运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制备出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免疫复合物,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免疫组化染色。 用牛小肠碱性磷酸酶(Ⅰ型)免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单克隆抗体(McAb)制备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细胞的融合及其单克隆化过程通常已不是McAb制备的难点,而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以便从大量的细胞克隆中筛选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期细胞克隆,则往往成为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我室为开展单克隆鼠PAP(PAPm)的研制,建立了一种十分简便、快速、敏感的检测抗HRP McAb的ELISA法,并对方法的有关特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将其应用于抗HRP McAb分泌杂交瘤细胞选育,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鉴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为一种可代替多种第二抗体的广谱免疫制剂,并广为应用,又酶-抗酶抗体可溶性复合物(PAP)用于酶免疫测定中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基本原理及其简便、快速的优点,加之立克次体疾患具人畜共患性,为此,我们建立了以SPA为桥、PAP为检出诊断剂的SPA-PAP-ELIS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IgM型类风湿因子与变性IgG抗原形成的复合物定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6例、非RA患者41例和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包被有鼠抗人μ链抗体的ELISA孔板及HRP标记的兔抗人IgG对血清中IgM型类风湿因子(RF)与变性IgG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用胶乳凝集法检测RF,并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定性检测,并比较其与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对于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00倍.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对于RA的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95.3%.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OD值与RF阳性程度相关系数为0.687(P <0.01).结论 血清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水平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应用HRP逆轴突追踪法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大鼠中缝核内5-HT能神经元向嗅结节的投射,并对中缝核标记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进行了详细观察.当一侧嗅结节注射HRP后,在中缝背核(RD),中央上核(CS)规律地出现标记细胞,然后用Hank's方法稳定,继而用Sternberger的P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光镜下在RD和CS中观察到HRP、5-HT,5-HT/HRP三种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6.
心脏含S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但其起源于何处,未见直接形态学研究报道。本实验在成年大鼠左心室前壁内注入20%~40%HRP生理盐水溶液12~16 μl,存活2天,常规灌流固定。取双侧胸_(1~3)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切片用HRP和免疫组化PAP(第Ⅰ抗体为Sp)结合法反应。在脊神经节和结状神经节内观察到3种细胞:较多的Sp单标细胞;一些以中、小型为主的HRP标记细胞;少数中、小型的HRP和Sp-IR双重标记细胞。对照组置换试验和吸收试验免疫反应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CB-HRP逆行追踪和PAP免疫细胞化学法结合研究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NVN)在脑干的定位及其中的CCK和CGRP能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大鼠DNVN在脑干为一“Y”形的细胞柱,头端起自闩以上3.5mm,尾端延至延髓末端锥体交叉水平,全长约5mm左右。在DNVN中HRP与CCK双标细胞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68.6%,而HRP与CGRP双标记细胞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48.7%。提示在DNVN中至少有一部分神经元可能含有CCK和CGRP两种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做抗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时,均用先进的抗生物素复合物(ABC)或用抗酶(PAP)的试剂盒做为鉴定筛选的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免疫荧光法,但限于国内没有产品供应,我们仍采用免疫荧光法,在近年的应用中于下列问题上取得初步结果。 一、试剂与方法 (一)兔抗鼠IgG荧光血清(北京生物制品所)葡萄球菌蛋白—A荧光标记物(上海生物制品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 HRP 逆行追踪和 PAP 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法研究了大鼠室旁核向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的投射及其化学性质。脊髓一侧注射 HRP 后,室旁核 HRP 标记细胞集中于小细胞尾侧区,以其内侧部,外侧部和背部最多。在脊髓各组中比较,胸段组出现的 HRP 标记细胞最多,腰段组次之,骶段组最少。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 HRP 后,HRP 标记细胞的分布与脊髓注射后的分布相似,但标记细胞较稀疏。结果表明,室旁核(主要是小细胞尾侧区)发出下行纤维投射至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室旁核 HRP 标记细胞中,有一些细胞呈后叶加压素免疫反应阳性。脊髓组双标细胞多位于 HRP 标记细胞的主要分布区,即内侧部、外侧部和背部。迷走神经复合体组双标细胞的分布与脊髓组的分布基本相同,仅双标细胞较稀少,约占脊髓组 HRP 标记细胞的19.2%,占迷走神经复合体组 HRP 标记细胞的20.3%。从而为室旁核后叶加压素神经元投射到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0.
AIDS 病一个显著特征是CD_4~+T 细胞功能障碍甚至被选择性清除,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HIV-1与CD_4结合并感染CD_4~+T 细胞所致。因而,将抗病毒药物特异引向靶细胞(CD_4~+),能防止感染并抑制CD_4~+细胞前病毒DNA 产生HIV,从而具有治疗效应。已知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可以抑制正常CD_4~+T 细胞内HIV-1复制。PAP 分子量约30KD,其功能是抑制一些植物病毒(RNAV)、单纯疱疹、脊髓灰质炎和流感病毒的增殖。作者报告将单抗T101(抗CD_5)、G3.7(CD_7)、B43(CD_(10))、G17-2(CD_1)分别与PAP 偶联成复合物,如此使PAP 杀细胞活性提高1000倍。由于导向PAP 只与3%的CD_4~+细胞作用,对于CD_4依赖性免疫应答影响不大。研究表明PAP 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