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48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腋下小切口和胸外侧小切口,对应用两种不同切口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及关胸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4.78%,研究组共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用胸外侧小切口(观察组),2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无死亡病例。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的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施行肺叶切除术的73例患者,分为腋下垂直小切口组(4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开始离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使用量、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天数等。结果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微创腋下垂直小切口术后患者肺功能损伤小,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止痛剂使用量小,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胸管引流量无差异。结论腋下垂直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疼痛轻、肺功能保护较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比较4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和60例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SP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间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使用杜冷丁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满足肺叶、全肺切除手术的需要,安全有效,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实施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30例(A组)和标准剖胸切口开胸(SPT)30例(B组),两组患者均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比较两种开胸方法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关胸时间、总体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带管时间、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日、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间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关胸时间、实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带管时间、术后使用杜冷丁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手术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住院日期、随访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满足肺叶、全肺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与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入住我院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比较两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以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得分明显小于观察组(P〈0.01)。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临床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后外侧小切口术较传统开胸手术的治疗优势。方法抽取29例肺癌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另抽取29例肺癌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开胸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关胸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带管时间、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癌患者,使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状态稳定、住院时间短且安全性强,合理正确的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作为肺功能的评估指标,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后胸液总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FVC、FEV1,结果表明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失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近期内均安全有效,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胸部肌肉的腋下小切口开胸治疗肺癌的经验.方法 需做肺叶切除的原发性肺癌病人316例,将其中的134例分成2组.实验组67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1),术后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等亦有明显差别.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腋下胸部小切口具有对胸部损伤小、术中显露良好、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身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术中淋巴结清扫满意,可作为治疗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疗效,并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及开胸手术进行对比。方法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胸腔镜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和开胸组,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胸腔镜组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开胸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更优。结论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疗效优于开胸手术,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治疗肺大泡时则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1.
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施行肺叶切除患者208例,分成2组,实验组:108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实验组肩关节活动障碍、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是一种操作简单、术中显露良好、胸壁损伤轻、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隐蔽而美观的切口,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肌的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治疗的体会.方法:将9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为观察组48例,B为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经过具体的评估后需要行肺癌根治术.术中A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术,B组用传统的后外侧标准切口.比较两组在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和B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在疼痛、肩关节活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也有明显差别.结论:腋下小切口在肺癌根治术中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点.腋下小切口亦能满足术中淋巴结清扫的需要,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术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就诊、需要行甲状腺单侧部分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96例,根据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48例,采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记录、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6/48)(P0.05)。结论两种术式临床效果相当,但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160例,其中80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8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3 a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11.3%,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2组患者1、2、3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保留胸部肌肉的胸部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336例肺肿瘤随机分为胸部小切口组(184例)和传统切口组(152例),胸部小切口长度平均12.7cm,比较两组单肺叶切除手术病人的术中术后资料,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等。结果 胸部小切口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小切口组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部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肺肿瘤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16.
尚勇  高会敏  李志伟 《中外医疗》2012,31(28):49+51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肺癌手术,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关胸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分级VAS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虽不能将常规开胸手术完全替代,但具有微创的优势,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其手术适应症合理掌握,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左胸小切口食管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食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左胸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卧床的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改良的左胸小切口食管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肿瘤的创伤性小,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可促使患者在术后更快地恢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君  王明  周云飞 《西部医学》2012,24(12):2349-2350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Sweet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开胸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住院时间、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开胸出血量(8.9±1.98)ml,心肺并发症2例,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8.9±1.98)ml,第二天胸腔引流量(65±11.7)ml,切缘癌残留0例,住院时间(10.1±2.7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83.3±23.1)min]与对照组[(170.3±30.2)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患者术后创伤小,出血少,且患者术后疼痛轻,能够快速得到恢复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全身PETCT检查,排除远端转移。按照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范围分为肺段切除组29例和肺叶切除组29例,均采用两孔法,分别采用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淋巴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肺功能(FEV_1、FVC)变化、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肺段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3、7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t=8.047、1.744、1.759、4.393、4.560、3.741,P<0.05、P<0.01),2组患者在术后淋巴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3、0.230、0.363,P>0.05);2组患者术后FEV_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肺段切除组:t=6.072、5.338,P<0.05;肺叶切除组:t=10.146、10.499,P<0.01),其中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伤更小(t=4.972、5.475,P<0.01);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均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