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庄河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避孕套在农村育龄妇女中的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庄河市农村的18个乡的123个村的5000名育龄妇女,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00名使用避孕套的育龄妇女中以前知道避孕套者占75.9%,不知道或不相信避孕套这种避孕方法的占24.1%;知道避孕套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的占53.4%;不知道的占46.6%;首选避孕套避孕方法作为长期避孕的占63.0%;避孕套使用者中由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提前发放的占90.8%;认为避孕套避孕效果好的占92.5%。结论庄河市农村育龄妇女不知道避孕套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的比例高,但认为避孕套避孕效果好者所占比例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服务较好。应在农村大力宣传和推广,来提高避孕套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HIV的性传播途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能否成功地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是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流行的关键。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外有关研究进展,着重对影响高危人群、青少年及性活跃人群使用避孕套的因素作了综述。作者指出,在推广避孕套干预项目时,应根据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男性流动人口避孕套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男性流动人口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在流动人口中更加有效地推广和倡导安全性生活。方法:数据来自2004年在北京城区18~40岁流动男青年中开展的结构式问卷调查,885人的调查样本通过分层配额抽样得到。结果:流动人口的避孕套曾用率较高,避孕套的使用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从事工作种类和掌握相关知识高度相关。结论:流动男青年中存在避孕套使用的潜在市场,应以多种方式并从不同渠道提供与他们相适宜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就业人群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4.
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HIV的性传播途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能否成功地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是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流行的关键。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外有关研究进展,着重对影响高危人群、青少年及性活跃期人群使用避孕套的因素作了综述。作者指出,在推广避孕套干预项目时,应根据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弄清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的使用和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农村育龄妇女2 476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中1半以上次数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的仅占10.20%,约84.00%的妇女从未使用过避孕套;避孕套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1.26%,最低仅为4.37%,知晓率在有生殖道感染症状者和无症状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低,相关知识差,应在进行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内容上重视避孕套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育龄男女非婚性行为及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男女非婚性行为发生情况,为项目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05年11~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90%以上的育龄男女认为人应该只有1个性伴侣,其中约i/3认为多性伴增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危险。20.2%的未婚男性有过性行为,其中47.8%在第1次性行为时没有使用任何避孕方法,42.2%使用了避孕套。8.7%的未婚女性有过性行为,30.4%在第1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43.5%使用了避孕套。1.6%的已婚男性、0.5%的已婚女性和25.6%有过性行为的未婚男性、4.3%有过性行为的未婚女性有过临时性伴侣,且相当比例在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避孕套。结论 虽然大多数认为应该只有1个性伴侣,但仍有一定比例非婚性行为的发生,并且在发生非婚性行为时避孕套的使用较少。在加强道德教育时,还应加大避孕套使用的宣传力度,保证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状况及分析避孕失败原因,以提高避孕套使用效率,减少非意愿妊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山东省8个市县农村20543名已婚育龄妇女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的生育避孕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失败率和危险因素。结果近3年的避孕模式中,单纯使用避孕套的比例为45.1%,与节育器合用的比例为38.1%。避孕套避孕失败率为11.2%。避孕套避孕失败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使用、套破裂和套滑脱。低年龄组使用避孕套失败的危险性增加,月经规律及没有月经期症状可降低避孕套使用的失败率,怀孕次数少和无流产史与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呈负关联。结论山东省农村避孕套使用率不断增加。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避孕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避孕套正确使用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临泉县和低发地区岳西县3 817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仅为6.2%,其中临泉县为4.7%,岳西县为7.6%。避孕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8%;其中临泉县为61.4%,岳西县为60.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和避孕套知识了解得越多、社会性别意识越强避孕套使用率越高。结论安徽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对避孕套知识缺乏了解,避孕套使用率低,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使用避孕套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育龄期女性功能性不孕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功能性不孕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某医院2016—2018年妇科门诊自然就诊且明确诊断为不孕症但排除器质性不孕的女性为病例组,同时以生育能力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析2组人群在基本情况、日常生活习惯、月经情况、婚育史、流产史、生殖系统辅助项目和性激素结果中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功能性不孕女性247例(病例组),生育能力正常女性158人(对照组),病例组女性18~29岁148例,占59.92%,对照组女性18~29岁101人,占63.92%,2组人群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女性BMI<24分别占54.25%、6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BMI≥24(OR=1.842)、经常失眠(OR=6.696)、月经失调(OR=3.749)、无生育史(OR=2.314)、自然流产次数≥2次(OR=2.587)的女性发生功能性不孕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BMI、睡眠情况、月经失调、无生育史、自然流产次数是功能性不孕症的影响因素,可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宣教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廊坊市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廊坊市广阳区和大城县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已婚育龄女性常见生殖道疾病筛查招募点,同意参与研究者按指示要求参加本研究,对符合研究条件女性进行基本情况和卫生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RTIs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问卷调查及妇科相关检测者共1 202人,年龄20~49岁,以30~39岁为主,占39.35%,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72.04%,个人月收入<5 000元者占59.90%, RTIs患病481例,患病率为4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现年龄越大(OR=1.324)、有RTIs病史(OR=2.732)、流产次数3~4次(OR=1.581)、丈夫/性伴侣生殖器感染(OR=3.080)的廊坊市已婚育龄女性RTIs患病可能性较高,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773)的廊坊市已婚育龄妇女RTIs患病可能性较低。结论 廊坊市已婚育龄妇女常见RTIs患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建议做好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定期开展相关检查,最大限度降低RTIs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4—7月采用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在MSM人群中收集有效问卷3 086份,采集血液标本3 073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2 254名MSM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占73.0%(2 254/3 086),731人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32.4%;704名MSM最近半年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占22.8%(701/3 086),161人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22.9%(161/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档场所(浴池/桑拿/足疗/按摩、公园/公厕/草地)、年龄较大、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是MSM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时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学历较高是MSM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影响因素;低档场所、网络招募、年龄较大、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外省户籍是MSM发生异性性行为时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未婚是MSM发生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MSM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场所、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在本地居住时间、户籍等是山东省MSM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育龄妇女生育健康观念及影响因素,探索改变错误生育健康观念的措施。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对567名育龄妇女进行入户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8.6%的调查对象对计划免疫认识正确,认为住院分娩必要者占79.8%,对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认识正确者分别为76.0%和65.9%。有29.1%和10.8%调查对象对第1次喂奶时间和孕妇服用叶酸认识正确;民族和文化程度对生育观念影响显著,经济状况对生育观念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少数民族妇女是生育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政府应采取财政手段调动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946例被告知HIV阳性的感染者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调查其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被告知HIV阳性检测结果后的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结果 调查对象经吸毒感染占22.1%,经性传播感染占69.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4%;655人过去6个月发生过性行为,平均安全套使用率为55.3%;97人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民族(OR=5.61,95%CI=1.66~18.94)、免费安全套的可及性(OR=0.33,95%CI=0.13~0.85)、家庭人均月收入(OR=0.26,95%CI=0.10~0.69)等因素与最近1次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有关.结论 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普遍较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甚至不使用安全套,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在门头沟区6个乡镇18个自然村抽取的3 267名≥45岁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颈部彩超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门头沟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10.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2%,卒中复发率为21.6%,其中缺血性卒中占77.9%,出血性卒中占2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坐时间>5 h/d(OR=1.550,95%CI=1.176~2.040)、有房颤(OR=1.098,95%CI=1.024~1.177)、糖尿病(OR=1.428,95%CI=1.065~1.913)、血脂异常(OR=1.734,95%CI=1.304~2.304)、高血压(OR=2.726,95%CI=1.973~3.766)为门头沟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较高,以缺血型为主;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有房颤、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中老年更易患脑卒中。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进行提高安全套使用率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人群地理分布图,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975名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婚外性行为者行为特征。结果在获得的965份有效问卷中,10.1%人有婚外性行为,在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伴侣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是36.4%和26.7%,婚外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与性别、文化程度、工种、艾滋病知识水平、对艾滋病病人态度无关。结论包头市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且呈盲目状态,很难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方面发挥作用,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安全套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主要的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为生殖道感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年10~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容量比例(育龄妇女人数)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过去6个月中39.2%的调查对象至少出现过其中1种症状,12.8%的妇女出现3种及以上症状。因素分析显示,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生活地区、怀孕及人工流产,对妇女生殖道感染有一定影响,尤其婚姻状况、地区、文化程度和怀孕次数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较大。结论我国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非常普遍,应加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工作重点以已婚妇女为主,特别是文化程度低、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有过孕产史和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不同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时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状况和主要的人口学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重庆、太原、成都作为研究现场,选择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服务场所(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纳入所选场所内共8280名16~49岁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最近1年5种常见生殖道感染症状至少出现1种的调查对象占18.51%,出现过阴道/尿道异常分泌物的比例最高,为9.89%,其次为下腹痛,占9.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比较,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OR=2.284,95%CI=2.022~2.579);与已婚比较,离婚或丧偶者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低(OR=0.639,95%CI=0.472~0.865);与小学及以下学历比较,高中/技校(OR=0.803,95%CI=0.654~0.988)、大专(OR=0.634,95%CI=0.491~0.820)、本科及以上(OR=0.682,95%CI=0.507~0.916)者患病率较低;与农业户口相比,非农业户口患病率较低(OR=0.684,95%CI=0.591~0.790)。结论 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女性、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低学历以及农业户口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婚育龄夫妇的达到妊娠时间(time to pregnancy,TTP),并探讨影响夫妇TTP的因素。方法调查广东省2007年初婚的13 189对夫妇在婚后2年期间的孕育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夫妇的中位妊娠等待时间为5.67个月;女方年龄每增大1岁,TTP增加为原来的1.008倍;月经初潮年龄每迟来1年,TTP增加为原来的1.022倍;月经周期不规则夫妇的TTP是月经周期规则夫妇的1.280倍;月经量多或少夫妇的TTP是月经量中等夫妇的1.088倍;女方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夫妇的TTP是小学及以下夫妇的1.140倍;女方是农民工或工人的夫妇TTP是女方为农民的1.110倍;男方吸烟夫妇的TTP是不吸烟夫妇的1.182倍。结论相对其他因素,妇女的生物学因素(年龄、月经)是育龄夫妇TTP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安全套使用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6月,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岁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安全套使用、社会及性行为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62份,近6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男性肛交55.31%、商业性伴42.11%、固定性伴49.38%、偶然性伴58.10%,异性性伴39.29%。不使用安全套26.83%因自己、46.34%因性伴不愿意,其原因固定性伴29.27%、不舒服23.17%、没必要14.63%。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随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使用频率降低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6.82,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干部职员(OR=16.058,OR95%CI: 1.95~132.55)、对自己性取向自豪(OR=100.82,OR 95%CI:8.68~1170.39)、近1年接受宣传材料发放(OR=5.37,OR 95%CI: 1.12~25.72)、防治知识来源宣传材料(OR=4.07,OR 95%CI: 1.05~15.81)、性伴不使用安全套采取劝说处理(OR=3.889,OR95%CI: 8.14~293.10)、性伴相处坚持主张(OR=16.058,OR 95%CI: 1.03~14.70)、近6个月肛交每次准备安全套(OR=12.01,OR 95%CI: 3.18~45.43)是安全套使用促进因素。 结论 YMSM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性伴制约作用明显,预防服务、身份认同、意愿坚持等与其相关,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