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景照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143-143,146
充分认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T作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医院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县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制度,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沈国荣 《苏州医学》2005,28(2):116-116
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各市药监部门纷纷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医院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机会最多,亦即药品不良反应最容易发现的地方,为此,笔者认为县级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十分重要,现就五个方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微机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用于ADR监测和报告。方法:运用网络数据库系统(PHP-MySQL)进行ADR监测和收集,并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的ADR报告表做出报告。结果:使医院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系统化,省时、省力,并便于查询、分析等。结论:本系统适用于医院监测ADR和上报ADR。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一套基于医院内ADR监测的查询统计系统。结果:及时将患者的ADR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并汇总到药剂主管部门,快速实现信息上报、查询和统计工作。结论:实现对医院内ADR报告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映ADR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层医院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卫生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并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发布,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但由于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起步较晚,人们很多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相对滞后,不少医院没有主动开展该项工作,药监部门为推动该项工作而向医院下达“指标任务”,医院被动地完成报送任务。笔者根据自已的工作经验,对基层医院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成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82-148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加强对我院药品的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省、市、县药监、卫生主管部门的实施意见,我院迅速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报告,制度和ADR监测网络,在ADR监测中,我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重庆三峡民康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从组织建设、责任落实,ADR信息的收集、填写与评价,上报等方面来探索医院ADR监测报告方法。结果 ADR监测工作得到细化和规范,并能持续、有效的开展,对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剑萍  吕和平 《西部医学》2007,19(6):1167-1168
药品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自1968年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组织成立以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主要来自医院(占报告总数的99%),是发现ADR的主要场所,在ADR监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我院实践,对做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重庆三峡民康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从组织建设、责任落实,ADR信息的收集、填写与评价,上报等方面来探索医院ADR监测报告方法.结果ADR监测工作得到细化和规范,并能持续、有效的开展,对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相关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了解其认知现状,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错报漏报、提高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 443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能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义的医务人员占67.5%(893人),能正确应对工作中遇到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及时准确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者占34.32%(454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程序以及监测等相关制度的知晓率都很低。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水平,端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态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对我院ADR监测网成立的背景、意义、运行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4个步骤完成了ADR检测网的建立。结论明确了医务人员在ADR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责任意识及对ADR的判断能力,提高了ADR的报告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探索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上报的895例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895例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占50.73%;涉及的药品中,以抗菌药物居多,占58.2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92.29%;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50.61%。结论临床应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06例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集的106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106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64.15%),以静脉给药为主要给药途径(82.0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39.63%),涉及药品以喹诺酮类为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定期分析报告数据,及时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信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谭业蕙 《广州医药》2011,42(6):58-61
目的 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81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65.7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高,占46.97%,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定,占6.0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2005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77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收集陕西省肿瘤医院医院2015年上报的376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所致ADR居首位(55.59%);以静脉给药(92.81%)引起的ADR最常见;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全身系统,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和监测工作,发挥好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医院不良反应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某院188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ADR/ADE报告中,21~30岁患者50例,占26.60%;涉及的药品为50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ADE最为多见,占76.60%,其次是中药制剂,占9.04%;静脉用药引起的ADR/ADE184例,占97.87%;主要的ADR/ADE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4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是医院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参考,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浙江省ADR监测管理平台及Excel应用软件,对257例ADR报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57份ADR报告中,新的ADR有52例(20.23%),严重的42例(16.34%),一般的163例(63.42%)。静脉注射引起的ADR140例(占54.5%)。涉及的药品有194种,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06例(占39.4%)。在临床各科室上报的ADR病例中,排前五位的是感染内科、中医大科、消化科、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结论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对提高ADR报告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慧英 《当代医学》2014,(26):122-123
目的:为规范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呈报,推进ADR监测信息标准化,分析鹤煤总医院ADR网络呈报系统报表资料的ADR呈报名称与ADR标准术语的符合程度、影响因素和ADR报告水平。方法以WHO药物不良反应术语集为标准,分析ADR报告数据记录中“ADR呈报名称”与标准术语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完全符合术语词总计436个,占表达词总数的89.7%;共涉及ADR术语词汇27个,涉及器官系统12类。出现频率高者依次为皮疹、过敏反应、瘙痒。医生上报ADR数量185条,占总量的54.4%,术语符合情况最好;药师上报118条,占34.7%;护士及其他人员上报共37条,占10.9%。结论目前ADR呈报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医生、药师上报ADR数量占主要地位,医生对术语的把握情况较好,药师对ADR术语掌握程度和对医学知识的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上报的248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物,占40.73%;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31.05%;静脉给药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占88.3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5.48%。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