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经腹腔镜辅助的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手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患子宫良性病变有手术指征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81例,66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TAH)组,6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TVH)组,55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对比分析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TVH组、LAV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TAH组少;LAVH组手术时间较TVH组、TAH组明显延长,手术费用较后两组高;TAH组术中出血量较TVH组、LAVH组明显增加。结论:经阴道、经腹腔镜辅助的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非脱垂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妇产科收治30例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除手术(TVH)与3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TAH)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手术组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TVH组无论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TAH组,P<0.05有显著差异,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脱垂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损伤小、康复快,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6~9月我科收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而无生殖道脱垂叉无严重粘连的需行子宫切除患者56例,均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 56例全部经阴道切除,成功率100%。无一例膀胱、直肠损伤。术中同时应用几种方法处理10孕周以上的大子宫36例(64%),最大子宫如22周大小,重1100g。单个肌瘤最大直径12cm。手术时间40~180min。术中同时行附件切除或卵巢囊肿剔出术5例。术中出血50~30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36h。术后住院3~5天。结论 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除粘连较重或需探查和淋巴结清扫者,有子宫切除指征的均可行阴式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TVH)的手术技巧、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54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同期指征相近的5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阴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经腹组(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VH手术损伤小。腹部无切口,对肠道干扰小,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切除术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非脱垂瘢痕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进特制阴道手术器械,对65例有盆腔操作史的瘢痕子宫行阴式全子宫切除(研究组),与同期经阴道无手术史非脱垂子宫切除66例(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脱垂瘢痕子宫不再是阴式手术绝对的禁忌证,术后恢复仍能体现阴式手术的优势,但有2次或以上盆腔手术史和有慢性盆腔感染致严重粘连的,应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6.
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和腹式全切术临床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评价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和腹式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 2002年 1月至 2003年10月在仁济医院妇科住院的非脱垂瘢痕子宫患者。其中行阴式子宫全切术 38例,术中于子宫瘢痕处采用筋膜内锐性分离的方法,分解子宫膀胱粘连。以 59例行常规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与腹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腹式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非脱垂瘢痕子宫行经阴式全切术优于经腹式全切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72例及传统开腹手术167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痛疼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122.24±28.3ml,传统开腹组出血量180.13±33.21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5.71±6.92小时,术后住院日4.1±0.4天;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9.37±8.53小时,术后住院日6.7±0.6天。两组相比,术后体温、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组优于传统开腹组,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是一种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72例及传统开腹手术167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痛疼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122.24±28.3)ml,传统开腹组出血量(180.13±33.21)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5.71±6.92)小时,术后住院日(4.1±0.4)天;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9.37±8.53)小时,术后住院日(6.7±0.6)天。两组相比,术后体温、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组优于传统开腹组,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是一种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92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TVH)的术式改进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改良TVH术式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改良TVH组51±18分钟,LAVH组98±2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改良TVH组18±5小时,LAVH组23±6小时;术后疼痛改良TVH组14例(30.45%),LAVH组21例(55.26%);住院时间改良TVH组5±1天、LAVH组6±2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改良TVH组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改良式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卵巢储备的影响。方法 300例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100例。腹式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比较三组手术疗效差异。结果阴式组术后1、3个月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中的血清E2、抗苗勒管激素及窦状卵泡数均高于腔镜组、腹式组(P0.05),而促黄体素、促卵泡刺激素均低于腔镜组、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1、5 d血清皮质醇、白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也均低于腹式组(P0.05,P0.01);与腔镜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腹式组(P0.05);与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能达到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相同的微创效果,患者应激反应轻,且对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相对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或宫颈良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28例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组)与30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术后病率、术后疼痛比例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子宫平均重量大于传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野暴露较充分、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2.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对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新式TVH与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新式TVH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48小时、术后病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分别为70.32±17分钟、93.7%、15.6%、75%、5.2±1.19天,腹式组分别为102.67±17分钟、54.8%、64.5%、6.4%、8.2±1.00天,新式TVH组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2.1±34.2ml、120±33.4ml,新式TVH组较腹式组稍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TVH组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术后病率低,住院日短,腹壁不留切口疤痕,深受患者青睐。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可充分展示出其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阴式)切除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01),平均出血量稍多(P>0.05),术后疼痛、发热率低(P<0.001),肛门排气时间早(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损伤少,腹腔干扰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发热率低,术后一周内出院的多,腹壁不留切口疤痕,深受患者欢迎。对于非脱垂子宫≤80天妊娠子宫大小的患者,有切除子宫的手术指征,阴式子宫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68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腔镜组),随机抽取同期60例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病例做对照(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中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与开腹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盆腔引流液,尿管拔出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为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006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T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两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06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LTH组出血量193.13±38.21ml,LAVH组出血量156.24±23.3 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LTH组术后体温37.6±0.5℃,肠道恢复时间35.71±6.92小时,术后住院日4.1±0.4天;LAVH组术后体温37.9±0.8℃,肠道恢复时间39.37±8.53小时,术后住院日4.7±0.6天。两组相比,术后体温、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LTH组优于LAVH组,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LTH是一种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1例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40例.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经过手术技术改良,能顺利进行大子宫的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T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5例大子宫(子宫体积如孕12~16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日.并和同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57例进行比较.结果55例大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者,较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组手术时间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虽然较经腹切除手术时间长,但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子宫体积增大超过12孕周并非TVH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血管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官动静脉处理方法。分析宫旁缝扎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并与子宫动脉游离结扎组及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血管缝扎组与血管游离后处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血管缝扎组与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子宫血管缝扎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宫旁缝扎子宫动静脉后电凝切断子宫血管及主韧带,需要的器械简单,操作简便,手术野清晰,容易推广,在腹腔镜子官切除术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腹鞘内子宫三角形切除术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传统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鞘内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腹鞘内子宫三角形切除术21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21例患者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6月血清FSH、LH、E2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病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清FSH、LH、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SH、LH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E2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经腹鞘内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187例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其中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143例,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壁修补术11例、加附件手术33例。187例中有腹部手术史者36例。子宫大小如孕9~12周136例、孕12~16周51例。结果:187例均经阴道手术无改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平均87分钟(40~17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74ml(80~400ml),子宫体积平均455cm3(115~1440cm3)。2例膀胱损伤于术中修复,2例术后阴道流血,再次经阴道手术止血。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适应证的拓宽,使得手术难度相应增加,术中临近脏器损伤及术后阴道流血的防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