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小婴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气促、烦躁、汗多等;儿童表现为胸闷、心悸、腹部不适、乏力等。将电复律、食管调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以食管调博转复率最高,物理治疗转复率最低;普罗帕酮、地高辛、胺碘酮3种药物的转复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略。治疗PSVT方法多样,可先试行兴奋迷走神经,无效者再采用药物治疗,也可以使用电复律和食管调搏术,其中食管调搏术复律成功率较高。治疗PSVT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药物需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1例婴幼儿PSVT的临床表现、发作时心率、并发症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SVT发作时可出现精神萎糜、拒乳、面色苍白、呼吸喘促。平均心率260次/min,15例并心功能不全。无并发症患儿予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ATP)、胺碘酮静脉推注,可转复窦性心律;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予地高辛或联合应用多巴胺、硝普钠,改善心功能后再推注抗心律失常药,可安全复律。结论 婴幼儿PSVT症状隐匿,发作时心率快,易并心功能不全;在心功能正常或改善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可使患儿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复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复律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经法复律,药物复律(维拉帕米、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胺碘酮、洋地黄)和食管心房调搏复律。结果复律成功率分别是刺激迷走神经19.4%(6/31)、维拉帕米84.6%(11/13)、三磷酸腺苷71.4%(5/7)、普罗帕酮77.8%(7/9)、胺碘酮66.7%(2/3)、毛花苷丙40.0%(2/5)、食管心房调搏术100.0%(3/3)。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后首选刺激迷走神经,无效者改用药物复律,或食管心房调搏术及电复律,对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不全患儿应该首选电复律;年幼患儿可以用药物防治,随年龄增长,部分患儿可能不再发作;对频发的年长患儿和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不全患儿应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室性心动过速(VT)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28例VT患儿先后分别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观察其治疗成功率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率。结果成功26例.死亡2例,成功率92.8%。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利多卡因有效率为66.7%,胺碘酮有效率100%,普罗帕酮有效率75%,维拉帕米有效率50%,异丙肾上腺素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1例成功。结论对持续性、反复发作性VT患儿,利多卡因为首选.利多卡因无效可选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及胺碘酮。短时间内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对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86例年龄≤3岁,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TEAP诊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经体表和食管心电图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54例,房扑(AF)26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窦性心动过速伴Ⅰ°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及特发性室速(IVT)各1例。根据病程中TEAP治疗次数对PSVT和AF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单次治疗组和≥2次的多次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儿中,男49例、女37例,中位数年龄56.00 d(16.75~250.00 d)。除1例PSVT但TEAP证实为窦速伴Ⅰ?-AVB者未超速转复,85例采用超速抑制法转复成功66例,总转复成功率77.6%;其中PSVT转复成功率90.7%,AF转复成功率57.7%,AT和IVT各1例复律成功。PSVT和AF患儿中,单次治疗组与多次治疗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心室率以及伴发基础疾病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T伴心功能不全者占18.5%(10/54),AF伴心功能不全占30.8%(8/26)。PSVT和AF复律成功与患儿心功能不全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采用TEAP诊断准确、可靠;TEAP是紧急、快速终止药物难治性PSVT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复律成功率为90.5%,B组复律成功率为81.0%,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A组复律时间为(28.7±9.6)min,B组复律时间为(16.2±6.3)min,A组复律时间长于B组(t=5.12,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B组为19.0%,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结论胺碘酮起效虽慢,但疗效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对36例各类频发早搏患儿应用胺碘酮治疗3个月,并进行了0.5年~14年(平均2年~3年)的长程观察.结果:用药期具有显著的疗效,停药5周内多数均能保持疗效,停药8周后部份病例早搏复发,但次数有减少,2年以后大部份病例早搏消失.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甲状腺增大和Q-T延长为主,大都随停药后逐渐消失.我们认为口服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疗效确切,虽副作用较轻,但仍需控制适当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终止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与年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儿科住院治疗的1 488例PSVT患儿中接受ATP急诊复律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静脉推注ATP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心房扑动(房扑)的临床治疗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4例婴儿期房扑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房扑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儿中,单纯型房扑24例,复杂型房扑10例。药物治疗总复律率为70.6%(24/34);24例单纯型房扑患儿中21例(87.5%)复律,10例复杂型房扑患儿中3例(30.0%)复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用洋地黄治疗,24例单纯型房扑患儿中11例(45.8%)复律,8例复杂型房扑患儿中1例(12.5%)复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联合用药治疗,13例单纯型房扑患儿中10例(76.9%)复律,9例复杂型房扑患儿中2例(22.2%)复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经药物治疗,14例新生儿房扑患者中12例(85.7%)复律,20例非新生儿患者中12例(60.0%)复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10例复杂型房扑患儿中,2例有心衰症状者使用同步电复律,1例恢复窦性心律后未复发,1例多次电复律后仍有房扑反复发作,出现心源性休克后死亡。3例单纯型房扑、6例复杂型房扑患儿治疗后仍有短阵房扑及房速发作,出院后予以地高辛及普罗帕酮口服治疗。结论单纯型婴儿房扑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复杂型婴儿房扑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房扑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心律失常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一2007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7例心律失常患儿临床资料,详细收集病史,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心律失常类型、用药情况及定期随访心电图情况.结果 感染和(或)窒息缺氧共21例(77%).6例窒息并感染.期前收缩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并长Q-T间期综合征、窦性心律不齐并心动过缓各1例.期前收缩16例中14例经综合治疗后期前收缩消失,2例房性期前收缩未处理,自行消失;PSVT4例经普罗帕酮治疗后复律;房室传导阻滞3例随原发病治愈而消失;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经治疗原发病痊愈1例,1例死亡;PVT 1例死亡;1例窦性心律不齐并心动过缓放弃治疗.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以感染及缺氧为主,临床以室上性期前收缩多见;除PSVT或PVT外,多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且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成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21例新生儿PSVT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转复治疗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PSVT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萎、拒奶、紫绀、心率大于210次/min,经心电图确诊为PSVT,5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转复成功,11例药物转复成功,6例经上述方法无效后予食道心房调搏进行超速抑制转复成功。所有病例转复后都予地高辛加心得安维持治疗3-6个月。随访2年治愈20例,仅1例复发。结论新生儿PSVT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与年长儿不同,诊断主要依赖体表心电图,部分合并预激综合征。转复治疗中兴奋迷走神经和药物转复均有一定疗效,但食道心房调搏更为迅速有效、安全、可重复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新生儿PSVT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是小儿时期严重心律失常之一 ,症状严重程度相差悬殊 ,若发生时间持续较久 ,易出现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并且在应用药物转律过程中也较困难 ,因此需要及时处理。本文总结了我院心血管内科自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所收治的 3 2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 2例PSVT患儿男19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 3岁 (3个月~ 15岁 )发作时间在 0 5~ 76h之间 ,3 2例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 3例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16例 (5 0 % )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发病特点、急诊处理方法、转归及收住院诊治情况。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PSVT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儿科急诊共诊治65例PSVT,年龄8d~16岁,平均6.45岁,其中~1岁11例,~3岁4例,~6岁8例,~16岁42例。各年龄组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大多能成功复律。65例患儿中,收住院22例(34%)。婴幼儿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拒奶、烦躁、气促、水肿,其中并发心力衰竭9例;年长儿组(3~16岁)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无一例并发心力衰竭。不能复律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或需特殊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共22例(26例次),其中<3岁14例,占住院患儿的64%。以脓毒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待查等诊断收住院者5例,均为<1岁的患儿。结论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心力衰竭多,病情重。年长儿组诊断容易,处理及时者大多数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4.
胺磺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36例长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6例各类频发早捕患儿应用胺碘酮治疗3个月,并进行了0.5年~14年(平均2年~3年)的长程观察。结果:用药期具有显著的疗效,停药5周内多数均能保持疗效。停药8周后部份病例早搏复发,但次数有减少,2年以后大部份病例早搏消失,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甲状腺增大和Q-T延长为主,大都随停药后逐渐消失,我们认为口服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捕疗效确切,虽副作用较轻,但仍需控制适当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心房扑动患儿的治疗方法 .方法 30例诊断为心房扑动患儿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包括纠正心力衰竭和药物转复.药物转复无效患儿予食道心房超速起搏、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30例患儿中10例自动出院.5例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中,3例心力衰竭得以纠正(余2例自动出院).药物转复10例.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2例,成功转复1例.同步直流电击复律4例,成功转复3例.射频消融3例均成功.结论 小儿心房扑动合并心力衰竭者多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小儿心房扑动的药物转复率较高,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可用于小儿心房扑动的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房扑动需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成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21例新生儿PSVT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转复治疗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PSVT,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萎、拒奶、紫绀、心率大于210次/min,经心电图确诊为PSVT,5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转复成功,11例药物转复成功,6例经上述方法无效后予食道心房调搏进行超速抑制转复成功。所有病例转复后都予地高辛加心得安维持治疗3~6个月。随访2年治愈20例,仅1例复发。结论新生儿PSVT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与年长儿不同,诊断主要依赖体表心电图,部分合并预激综合征。转复治疗中兴奋迷走神经和药物转复均有一定疗效,但食道心房调搏更为迅速有效、安全、可重复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新生儿PSVT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住院24 h动态心电图中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占总心率50%以上或室性心动过速占10%以上分为无休止性组和间歇性发作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07例患儿中,男64例、女43例。31例无休止性组中位年龄7个月,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3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AT)2例、房颤1例、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JET)1例和室性心动过速(VT)1例,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1例(67.7%);76例间歇性发作组中位年龄6岁,包括PSVT 55例、AT 4例、CAT 2例、房扑5例(合并房颤2例)、房颤1例、JET3例和VT 6例。无休止性组单药治疗14例,联合用药17例;间歇性发作组单药治疗61例,联合用药11例。两组患儿中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者选择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17例、电击复律3例、心脏临时起搏2例及射频消融术30例。随访6个月,无休止性组2例PSVT复发,2例AT、1例房颤和1例JET控制室率;间歇性发作组7例PSVT、1例VT复发,1例房扑控制室率,PSVT、VT各放弃治疗和死亡2例,余病例均持续恢复窦性心律。两组患儿的年龄、PSVT与其他快速型心律失常例数、血清cTn I ≥0.30 ng/m L例数、血清NT-pro BNP≥250 pg/m L例数,以及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例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休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难度大,常需联合用药,易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第21卷第1期 020386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干预/李树林…//中华儿科杂志一2001,39(7).一428一431 结果:发现先心病8例,同胞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7%。先心病的类型:房间隔缺损(房缺)3例,室间隔缺损(室缺)3例,完全性的房室管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1例。检出23例胎儿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0%.以室仁性心动过速最多见(13例)。首选地高辛经胎盘治疗.7例有效。3例窦性心动过速患儿用心得安治疗有效,1例频发室性早搏普鲁卡因酸胺治疗后转复。3例妊娠晚期的室上速和2例室性早搏未用药,经阴道分娩后转复。表2参12(王淑娴)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利奈唑胺(Linezolid)治疗儿童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至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儿40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给予利奈唑胺治疗,通过不同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儿治愈28例(70.0%).显效11例(27.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在不同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中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例中共检出耐药革兰阳性菌26株,总体清除率96.2%.初始即使用利奈唑胺组的17例治愈患儿较万古霉素治疗无效后换用利奈唑胺组11例治愈患儿的疗程、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部感染的10例患儿利奈唑胺疗程、细菌转阴天数较之其他部位15例患儿明显缩短(P<0.05).40例患儿中7例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2例、皮疹2例、血象改变2例、腹泻合并皮疹1例,监测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也可用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组织穿透性强,治疗肺部感染起效快.在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万古霉素过敏或使用效果欠佳情况下可选用;对于儿童患者耐受性好,长期用药需监测血象和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总结心房扑动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心房扑动患儿25例,首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患儿予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0例患儿自动出院,余15例患儿中8例药物转复(53.3%);经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各2例,均转复1例;射频消融2例成功。结论 小儿心房扑动临床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转复率较成人高;经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可快速恢复窦律,但影响因素较多;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房扑动需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