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静脉海绵状变性(cavernous tranasform ation of porta lve in,CTPV)是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阻塞,血流受阻,在肝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形成海绵样扭曲的侧支血管网,使门静脉再通所致的一种代偿性病变。CTPV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是由于门脉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的常见原因为癌栓和血栓,此外还见于消化系感染、肝硬化、门静脉炎以及肝移植术后等。其病理过程与门脉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1],因此早期诊断CTPV是重要的。随着高分辨率超声、CT,M R I及血管造影等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TPV被诊断。现就C…  相似文献   

2.
彭湘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59-506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达30%。影像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正确地选择检查方法,准确地认识不同检查的表现,成为迅速准确诊断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对本病的影像检查技术及表现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本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肠套叠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是婴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男比女多2~3倍。多为无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肠套叠,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新生儿肠套叠少见,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生率低于1.3%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女,67岁。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5d,进食后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查体:腹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立位腹平片示:小肠肠管积气呈香蕉串征,可见多个高底不等液气平面,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胆系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资料完整的3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CT、MRI及ERCP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18~63岁,平均46岁,肝硬化14例,肝功衰竭5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中晚期肝癌12例,在我院行经典原位术式者24例,行背驮式者10例,所有供受者血型均相符,所有病例均为胆总管对端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超声造影能显著增强血管的信号强度,显示血管部分解剖结构,使多普勒血流监测更容易进行,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检查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第2位,约为13%~26%[1]。具有肉眼可见的囊变或(和)坏死的脑膜瘤称为囊性脑膜瘤。现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经验并复习相关的文献,对囊性脑膜瘤的病理及临床、分型及病因、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1病理及临床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常发生于富含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的部位,以上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及小脑幕等部位。依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脑膜瘤分类方法[2],将脑膜瘤分为上皮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移行型,血管瘤型,淋巴浆细胞丰富型,非典型型,间变型等。囊性脑膜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6%~10%[3]。大多数的囊性脑膜瘤位于大脑的凸面,尤其是额顶区,常见病理类型有纤维型、上皮型、过渡型、血管瘤型等。脑膜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脑外肿瘤,初期症状及体征可不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对邻近脑组织、脑神经的压迫引起,表现为头昏头痛、视力减退、听力下降、癫痫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囊性脑膜瘤由于肿瘤内的坏死、囊变或囊腔变大,可使肿瘤体积迅速增大,压迫...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防治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哮喘药物的治疗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异物(图钉)自行咳出1例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支气管异物(图钉)自行咳出1例及影像学诊断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0岁,某部战士。因布置会场横幅时与战友说话,固定横幅的一枚图钉脱落,飞入口中,不慎吸入气管,当即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门诊以呼吸道异物收入,来我科行影像学检查。吞钡透视观察排除食道异物;摄胸片见图钉位于右支气管走行区。为进一步明确异物位置,行CT轴位平扫并多平面重建(MPR),见异物位于右支气管内(图1)。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02-38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早期就已出现,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可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极易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治疗、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谐波超声造影,工作站录像并由4名有经验的医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超声造影准确诊断12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其中肝动脉栓塞3例(其中2例显示侧支循环),门静脉栓塞5例(其中门静脉部分栓塞3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肝静脉与腔静脉吻合口处狭窄1例。2例常规超声因没取到频谱从而怀疑肝动脉栓塞的患者通过造影排除了栓塞可能,1例患者通过超声造影纠正了常规超声肝动脉狭窄的诊断。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其应用有利于减少进一步有创检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部分原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超声表现特征,评价超声对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为进一步早期准确判断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连续在我院肝胆外科移植中心施行原位肝移植手术并存活至今患者40例,随访调取5年内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资料.超声结果与病理或临床确诊结果对照.结果 40例患者5年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7.5% (11/40).其中胆漏1例,吻合口狭窄2例,8例为非特异性胆管炎,考虑与移植排斥和胆道缺血有关;11例患者的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低于无胆道并发症的29例患者.相关分析表明肝内胆管管壁最大厚度(Dmax)与肝动脉峰值流速Vmax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原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患者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且与肝动脉峰值流速相关.胆道系统和肝动脉应是重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肝移植术后行多层螺旋CT腹部5-7.5mm平扫,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2.5mm薄层重建及血管重建。结果:发现腹部各种并发症15种,胆道并发症11例,位于非血管源性并发症首位,肝动脉狭窄闭塞3例,门静脉血栓2例,肝缺血梗死3例,右肾上腺血肿4例,另外还有肝脓肿,转移瘤,脾梗塞等。18人多种并发症同时存在。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多层螺旋CT对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能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技术在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26例肝移植病例(7例小儿部分肝移植及19例成人肝移植)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及术后监测,重点观察受体术后至少180d内肝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肝脏动、静脉及门静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 26例肝移植病例,术后CDFI及时发现肝动脉狭窄(HAS)1例及肝动脉血栓(HAT)1例,经过血管造影证实。发现门静脉血栓1例,肝静脉狭窄2例,经过再次手术取栓及狭窄处球囊扩张后,血流灌注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CDFI监测各项血流指标,对于术后早期发现肝脏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彩超对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彩超诊断9例移植肾血管并发症,52例肾动脉狭窄均观察到异常血流信号和色彩混叠,最大峰值血流速度异常升高,平均阻力指数0.82,肾内动脉加速度时间均大于0.1秒。2例肾静脉血栓及1例肾动脉栓匀观察到血栓回声,还报告了一例假性动脉瘤。本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2月实行的92例次原位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34例,包括急性排斥反应、血管栓塞、腹腔内大出血、胆道系统并发症、各种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糖等,死亡6例。结论围术期的严密监测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后并发症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结果。结果:超声正确诊断右侧胸腔积液41例,腹水17例,腹腔出血4例,肝门部脓肿,肝动脉血栓,门静脉血栓,肝静脉血栓,胆总管狭窄及肝癌腹发各1例,成功进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5例及肝活检21例,误诊肝动脉血栓形成(假阳性)1例。结论:彩超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肝动脉血栓形成诊断假阳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部分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正确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技术在围手术期小儿部分肝移植血流动力学监测中价值,寻找可靠的方法及早发现肝移植血管并发症。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5例小儿部分肝移植病例的受体及供体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及术后监测,参照国外文献标准,重点观察受体术后肝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包括肝脏动、静脉及门静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5例小儿部分肝移植病例,手术顺利,术后CDFI即时发现门静脉血栓1例,肝静脉狭窄1例,经过再次手术取栓及狭窄处球囊扩张后,两例血流灌注恢复正常,未发现肝动脉狭窄及血栓。结论:应用CDFI监测各项血流指标,可以确定活体肝移植手术适应症,术中指导手术方式并实时观察血管吻合情况和血流灌注情况,术后及早发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肝脏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意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生存率,成为肝移植手术非常关键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总结了5例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原因不明,经内科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死亡2例。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的特征。方法:应用COFI检查了10例正常人和1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肝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8例肝移植术后经过正常,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的血流术后1-24个月逐渐恢复正常。4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并发症。肝动脉血流速度低于28cm/s,血流呈扑动状,同时RI增至0.78,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肝静脉波形变钝呈单项血流并结合临床表现,提示急性排斥反应,须及时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在肝移植术前后可有效地监测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早期发现一些致命并发症,为临床及早处理提供准确依据,对保证肝移植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