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 ,检测 5 5例前列腺癌组织和 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前列腺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 ,5 5例前列腺癌中PTEN阴性 ( -) 15例 ( 2 7 3 % ) ,弱阳性 ( )3 5例 ( 63 6% ) ,表达缺失或减低共计 5 0例 ( 90 9% ) ,强阳性 ( )仅 5例 ( 9 1% ) ;而PTEN在 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均呈强阳性 ( )表达。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相比 ,PTE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明显表达缺失或减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PTEN表达缺失与Gleason评分≥ 7(即低分化腺癌 )、病理学分期 (T3 ~T4)密切相关 ,分别为P <0 0 2 5和P <0 0 0 1。结论 :前列腺癌中PTEN蛋白低表达发生于肿瘤晚期 ,并可能与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 (ILK )、上皮细胞钙黏素 (E cad)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方法检测 5 0例前列腺癌及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LK、E cad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ILK、E 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6.0 % (2 3 /5 0 )、5 0 .0 % (2 5 /5 0 )。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程度的增高 ,ILK阳性表达率增高而E cad表达降低 ,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10 0 .0 % (16/16)和 6.2 % (1/16)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LK、E cad蛋白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ILK高表达或激活可能是E cad低表达或缺失的原因之一 ,联合检测ILK、E cad表达有利于判断病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p27、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玲  欧玉荣  张洪福 《肿瘤》2003,23(3):209-211
目的 探讨 p2 7、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腺癌中p2 7、PCNA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高表达 (++)率在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腺癌中分别为 6 6 .7% (2 4 / 36 )、35 % (7/ 2 0 )、30 % (10 / 33) ,在单纯和复杂性增生过长、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p2 7蛋白表达与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肌层浸润无关 (P >0 .0 5 )。PCNA表达在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及腺癌中逐级递增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PCNA与 p2 7蛋白表达负相关 (P <0 .0 1) ,腺癌中p2 7与PCNA不相关。 结论 p2 7蛋白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相关 ,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蛋白p27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探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前列腺癌和6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27、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相应患者血浆中的PSA值.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p27、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28/75)、68.0%(51/75),p27和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8/60)、0(0/60),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和PS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联合检测p27及Survivin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前列腺癌的防治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p53、c-erbB-2和PCNA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雯  林志武  高美钦  杨代兴 《肿瘤》2002,22(5):405-406
目的 探讨 p5 3、c erbB 2、PCNA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其对大肠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5 3例大肠癌进行上述指标的表达及对比研究。结果 大肠癌p5 3、PCNA、c erbB 2阳性表达分别为 5 2 .83%、96 .2 3%、5 4 .72 %。p5 3、PCNA、c erbB 2共同阳性表达率为 37.74 % ,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纤维的增生程度、淋巴细胞的浸润及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纤维组织的增生程度与癌组织浸润程度呈负相关 (r1=- 0 .4 2 13,P <0 .0 5 )有参考价值。结论 p5 3、c erbB 2、PCNA的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57kip2蛋白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和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57kip2蛋白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状况。结果p57kip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78%,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为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2,P<0.05。高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78%,低分化癌为28.57%,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P<0.025。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22%,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为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8,P<0.025。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的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均<2.0,P值均>0.25。结论p57kip2蛋白和雄激素受体的低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分化程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PTE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 ,检测 42例前列腺癌及 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4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 11例 (2 6.2 % )PTEN蛋白表达阳性。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 ,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 ,高、中分化组 2 2例中 10例 (4 5 .5 % )PTEN表达阳性 ,低分化组 2 0例中 1例 (5 .0 % )阳性表达 ;A B期和C D期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4.5 % (10 /2 9)和 7.7% (1/13 ) ,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8.87,P <0 .0 1;χ2 =4.0 3 ,P <0 .0 5 ) ,正常前列腺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PTEN蛋白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 ,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lusterin、p27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4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p27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Clusterin、p27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 (51/68)、72.1%(49/68)和67.6% (46/68);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p27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12/47)、19.1% (9/47)和23.4% (11/47).Clusterin、p27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usterin、p27和Survivin 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组织Survivin与Clusterin、Survivin与p2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lusterin、p27和Survivin蛋白有助于对进展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术前无放化疗史的前列腺癌标本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ZH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 %(42/48)和33.33 %(16/48),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3.33 %(2/15)和0(0/15)(χ2=26.429、χ2=5.058,均P<O.05);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均与Gleason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在Gleason分级中,Gleason>6分组阳性表达率高于Gleason≤6分组;TNM分期中,T3~T4期阳性表达率高于T1~T2期。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294,P<0.05)。结论 EZH2和p53可能共同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EZH2和p53蛋白有望成为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进展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可能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胃癌和胃粘膜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0例胃癌、3 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和 8例正常胃粘膜中survivin、bcl 2、p53和PCNA的表达。 结果 :survivin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 10 %、13 %、80 %和 82 %。轻中重度异型增生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重度异型增生和癌 (P <0 0 1)而在重度异型增生与癌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survivin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关系密切 (P <0 0 1、P <0 0 1、P <0 0 5)。survivin表达与bcl 2、p53和PCNAⅢ~Ⅳ级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survivin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survivin基因蛋白可对胃癌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survivin与bcl 2和 p53一样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加兰肽(GL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LA在50例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GLA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 %(9/50)、68 %(34/50)和80 %(24/30),前列腺癌及骨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29.74,均P<0.01),但骨转移组与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05)。结论 GL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可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指标,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 (PSCA) is a recently defined homolog of the Thy-1/Ly-6 family of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GPI)-anchored cell surface antigen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status of PSCA protein and mRNA in clinical specimens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a) and to validate it as a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C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IHC)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analyses of PSCA expression were simultaneously performed on paraffin-embedded sections of 20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20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PIN) and 48 prostate cancer (PCa) tissues, including 9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s. The level of PSCA expression was semiquantitatively scored by assessing both the percentage and intensity of PSCA-positive staining cells in the specimens. We then compared the PSCA expression between BPH, PIN and PCa tissues 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of PSCA expression level with pathological grade, clinical stage and progression to androgen-independence in PCa. RESULTS: In BPH and low grade PIN, PSCA protein and mRNA staining were weak or negative and less intense and uniform than that observed in high grade PIN (HGPIN) and PCa. Moderate to strong PSCA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were noted in 8 of 11 (72.7%) HGPIN and in 40 of 48 (83.4%) PCa specimens examined by IHC and ISH analyses, and thei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compared with BPH (20%) and low-grade PIN (22.2%) specimens (P < 0.05).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SCA increased with a higher Gleason grade, advanced stage and progression to androgen-independence (P < 0.05). In addition, IHC and ISH staining revealed a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SCA protein and mRNA overexpression. CONCLUSIONS: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PSCA as a new cell surface marker is overexpressed in a majority of cases of human PCa. PSCA expression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adverse tumo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ing pathological grade (poor cell differentiation), worsening clinical stage and androgen-independence and speculatively with prostate carcinogenesis. PSCA may possess prognostic utility and may be a promising molecular targe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Ca.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中BAG-1、bcl-2及bax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BAG-1在前列腺癌组织(PCa)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AG-1、bcl-2、bax在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45例PCa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G-1在BPH、PCa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91.1%(41/45)。PCa中BAG-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癌组织中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病理分级(P〈0.01)呈正相关。BAG-1与bcl-2在PCa中的表达正相关(P〈0.05)。BAG-1与bax在PCa中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BAG-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表达与bcl-2、bag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Zheng XY  Ding W  Xie LP  Chen ZD 《癌症》2004,23(2):215-218
背景及目的:F-box蛋白Skp2参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泛素化降解,研究发现Skp2在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Skp2和P27ki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Skp2和P27 kip1蛋白在41例前列腺癌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前列腺癌中的Skp2蛋白阳性率[(8.52±2.40)%]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0.21±0.15)%](P<0.001).Skp2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r=0.360,P=0.021)、局部浸润(r=0.570,P<0.001)、肿瘤分期(r=0.531,P<0.001)、病理分级(r=0.514,P=0.001)呈正相关.在前列腺癌中的P27kip1蛋白阳性率[(70.71±4.25)%]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97.21±2.10)%](P<0.001).P27kip1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术前PSA水平(r=-0.399,P=0.010)、局部浸润(r=-0.329,P=0.036)、肿瘤分期(r=-0.453,P=0.003)、病理分级(r=-0.290,P=0.046)呈负相关.前列腺癌中P27kip1蛋白与Skp2表达呈负相关(r=-0.572,P<0.001).结论:前列腺癌中Skp2蛋白表达与靶蛋白P27 kip1蛋白降解有关,提示Skp2蛋白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患者(PCa)外周血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SMA在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0例。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PSMA mRNA在前列腺癌和良性病变组(包括PIN和BPH)患者外周血中阳性率分别为67.9%和8.1%,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局限性癌、局部进展性癌和远处转移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中,PSM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8.3%、66.7%和85.7%,随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逐渐递增(P〈0.05)。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前列腺癌中,PSM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7.5%、62.5%和50%,肿瘤分化越差,其阳性率越低(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PSMA在PCa、PIN、BPH三种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7%、28.6%和20.0%(P〈0.05),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0.0%和25.0%,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在局限性癌、局部进展性癌和远处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SMA的阳性率分别为58.3%(7/12)、77.8%(7/9)和42.9%(3/7)(P〉0.05)。结论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表达量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检测PSMA可能对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游离PSA和总PSA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ao ZW  Liu G  Sheng BW 《癌症》2004,23(6):701-703
背景与目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prostate-specificantigen,TPSA)被认为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carcinomaofprostate,PCa)的最佳肿瘤标记物,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rostatespecificantigen,FPSA)与TPSA的比值(FPSA/TPSA)可以提高其诊断PCa的特异性。本研究比较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患者血清TPSA及FPSA/TPSA比值水平,为临床诊断PCa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6例BPH患者、29例BPH合并急性尿潴留(acuteurinaryretention,AUR)患者及22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值,并对三组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TPSA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PH患者血清TPSA(4.10±1.39)μg/L、BPH合并AUR患者血清TPSA(15.50±3.34)μg/L与PCa患者血清TPSA(55.00±13.50)μg/L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血清TPSA在<4.0μg/L、4.0~10.0μg/L、>10.0μg/L区间存在重叠,BPH合并AUR患者与PCa患者重叠更为明显;BPH患者和BPH合并AUR者的FPSA/TPSA值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与PCa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FPSA/TPSA水平在<0.15、0.15~0.25、>0.25区间均存在重叠。结论:TPSA、FPSA/TPSA在BPH患者、BPH合并AUR患者和PCa患者中均存在重叠。血清TPSA、FPSA/TPSA水平临床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ADC值与前列腺相关标志物PAP、P504S、PS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35例。病理检查前3个月内均行前列腺MRI、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0 s/mm2和800 s/mm2,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标本中PAP、P504S、PSA的表达,分析ADC值与PAP、P504S、PSA表达的关系。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73±0.21)×10-3 mm2/s和(1.34±0.15)×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45,P=0.000)。PAP和PS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504S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增生(Z=-7.055,P=0.000),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DC值与P504S的表达呈显著负相(Spearman's相关系数r=-0.654,P=0.000);结论 PAP和PSA不能区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P504S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ADC值可以定量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且与P504S存在负相关,可以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MRI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CD40和 Id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选取71例前列腺癌、40例高级别前列腺内瘤病(HGPIN)及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标本,检测 CD40和 Id4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71例前列腺癌标本中,CD40总体阳性表达率达67.6%,且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列腺癌组,CD40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在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期依次是28.6%、68.0%、74.4%,高分化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三组中 Id4因子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前列腺癌组 Id4阳性表达率与 HGPIN 组、BPH 组两组间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5)。在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Id4因子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分别为高分化57.1%、中分化68.0%、低分化76.9%,但三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CD40、Id4二者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为将来前列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p27,PCNA,TTF-1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PCNA、TTF-1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5例腺瘤、43例甲状腺癌组织中p27、PCNA及TTF-1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p27与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4.9%、72.1%,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80%、2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TF-1在良恶性病变中表达无差异。p27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27与PC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27表达降低与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及浸润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27、PCNA有助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TTF-1在甲状腺常见良恶性病变中阳性率均高,特异地表达在细胞核,是一种特异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