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使用毒性预测软件及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茜素型蒽醌的基因突变风险。方法 通过毒性软件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对茜素型蒽醌:茜草素、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茜素-1-甲醚、羟基茜草素、光泽汀进行致突变风险预测;每个受试物设置5个给药浓度,分别在有或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使用5种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开展基于6孔板培养的Ames试验,判断该类化合物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 软件基于蒽醌环的存在预测该类化合物均具有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下,异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可导致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光泽汀可诱导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在S9代谢活化下,异茜草素可导致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羟基茜草素可导致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光泽汀可导致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甲基异茜草素可导致TA97、TA100、TA102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大幅增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可导致TA100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结论 茜素型蒽醌受试物在有或无S9代谢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菌株的回复突变,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毒性风险对该类化合物合理监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毒性预测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评价苯酚类化合物的基因突变风险。方法 通过毒性预测软件对一系列苯酚类化合物进行致突变风险预测,在不同剂量、有或无S9代谢条件下进行六孔板Ames试验,判断该类化合物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 软件基于羟基苯环的存在预测该类化合物均具有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下,对氯苯乙酰胺可导致TA98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对硝基氯苯则导致TA100和TA102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在S9代谢活化下,对硝基氯苯导致TA100和TA1535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增加倍数高于无代谢活化条件,且存在浓度效应相关性。结论 对氯苯乙酰胺和对硝基氯苯存在致细菌突变性,对硝基氯苯的致突变性在代谢活化后有所增加。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毒性风险对该类化合物合理监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建立的遗传毒性检测技术有 2 0 0多种 ,其中 ,Ames试验最为常用。Ames试验 ,也就是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试验 ,是Ames等在70年代建立起来的。 1983年 ,Maron和Ames把该方法规范化 ,选用鼠伤寒沙门菌的 4种品系 (TA97,TA98,T10 0 ,TA10 2 )为标准菌株来检测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能力[1 ] 。这种方法被许多实验室采纳 ,广泛用于检测食品、化妆品、药品和饮用水等测试样中的致变物。但是 ,有 2个客观事实限制了它的应用 :(1)某些DNA分子诱变物不能使所用的细菌品系发生回变 ,因此 ,回复突变试验就不能用于这类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体外致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比较AA对人胚肾293细胞与转染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的ERCC1-XPF-293细胞毒性差异;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AA致293细胞DNA单链断裂作用;以EB荧光法研究AA致牛胸腺DNA交联作用及其代谢活化。结果AA对人胚肾293细胞及ERCC1-XPF-29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80.1和661.8μmol/L(P<0.05);AA在60μmol/L即具有致DNA单链断裂作用;加大鼠肝S9条件下AA致牛胸腺DNA交联,同时加入CYP1A抑制剂α-萘黄酮降低DNA交联率。结论AA所致DNA损伤作用是其细胞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乙双吗啉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双吗啉的遗传毒性.方法:乙双吗啉5,10和15 mg·kg~(-1),腹腔注射观察诱发的小鼠骨髓染色体/染色单体畸变;应用Ames试验观察对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TA102的诱变作用.结果:乙双吗啉显著诱发小鼠骨髓染色体/染色单体畸变,其诱发的畸变细胞率(ACF)显著增加(P<0.01);在不加S9条件下,乙双吗啉对TA98,TA102有一定的诱发回复突变的作用.结论:乙双吗啉是一种遗传毒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的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每平皿100、20、4、0.8、0.16 U各个剂量组,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剂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2.5、5.0和10.0 U.mL-1各个剂量组在加S9代谢活化系统于24 h和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于24 h、48 h培养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显示425、850、1700 U.kg-1各个剂量组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表明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在本实验条件下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和哺乳动物微核试验对崖柏精油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AMES试验采用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对崖柏精油的致突变性进行评价。采用小鼠骨髓噬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本品的染色体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崖柏精油不同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试验菌株,在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和不加S9的情况下,回复突变数均不超过溶剂对照组的1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诱变阴性。微核试验表明,崖柏精油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微核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崖柏精油无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喜炎平注射液的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的遗传毒性。方法用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喜炎平注射液遗传毒性。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在每皿≤5 000μg内,代谢和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对所测5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菌株均未见致回复突变作用;亦未见诱发微核作用和染色体畸变诱发作用。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所测剂量范围内,未显示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丙烯酰胺(AA)及其代谢物环氧丙酰胺(GA)的比较神经毒性研究,探讨了体内代谢过程对AA毒性的影响。5组大鼠分别用AA25mg/kg和50mg/kg;GA50mg/kg和100mg/kg及生理  相似文献   

10.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了醋氯芬酸的诱变作用。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当醋氯芬酸的浓度在1,10,100,1000,4000μg/皿,无论加或不加S_9混合物时其对四株沙门氏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醋氯芬酸在体外对原核细胞无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提示在每皿1.6~1000 μ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媒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0.01、0.02和0.04 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180、360、720 μg/kg 3个剂量,在720 μg/kg剂量时,雷公藤内酯醇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雷公藤内酯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720 μ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了尼索地平的诱变作用.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当尼索地平的浓度在0.1,1,10,100,1000μg/皿,无论加或不加S9混合物,其对四株沙门氏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尼索地平在体外对原核细胞无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的遗传毒性。方法 选用鼠伤寒沙门杆菌回复突变(Ames 试验)、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精子畸形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四项致突变生物学试验进行筛选评价。结果 在6.25~50μg/mL 的剂量水平,CA 对鼠伤寒沙门菌株TA97、TA98、TA100、TA102 和TA1535 均无诱变性;此外,在受试剂量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小鼠精子畸形以及体内彗星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与溶剂对照比较,P> 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CA 未见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牛风云  孙平 《毒理学杂志》1989,3(4):249-249,201
糠醛(C_4H_3OCHO)为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广泛用于化工工业。我室前期研究表明,糠醛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具有使染色体断裂作用。Zdzienicka等报道糠醛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_(100)有回复突变作用。为弄清糠醛的毒作用及其特点,本研究采用由TA_(97),TA_(98),TA_(100)和TA_(102)四个菌株组成的新测试菌株组,对糠醛的回复突变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体内、体外及模式生物等方法,初步研究蜂蜜的急性毒性和潜在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小鼠霍恩氏法、CCK-8(细胞计数试剂)法和秀丽隐杆线虫3种模式,对蜂蜜进行急性毒性研究。通过组合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蜂蜜的致突变性。结果 蜂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95%可信区间为雌性小鼠LD_(50)92.6 g/kg·bw(63.6~135.0 g/kg·bw);雄性小鼠LD_(50)92.6 g/kg·bw(57.0~150.0 g/kg·bw);蜂蜜人肾上皮细胞系293(HEK293)细胞急性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464.2 g/L;秀丽隐杆线虫急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76.9 g/L。7.5、15.0和30.0 g/kg·bw蜂蜜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χ^(2)=0.00,χ^(2)=0.39,χ^(2)=0.18,χ^(2)=0.00,χ^(2)=0.00,P>0.05);1.25、2.50和5.00 mg/ml蜂蜜处理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总突变频率(T-MF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加,增加倍数均在1倍以内;在加与不加S9混合液的条件下,8、40、200、1 000和5 000μg/皿5个浓度组的5种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相近,致变比(MR值)均小于2。结论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急性毒性分级判定为实际无毒;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均为阴性;应用体外细胞及秀丽隐杆线虫,初步得到急性毒性参考值;在本实验条件下,药食同源物质蜂蜜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通量评价药物遗传毒性的微型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方法 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标准Ames试验,采用6孔板掺入法进行微型Ames试验,两试验均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2组又分别分为代谢活化和非活化2个亚组,各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菌液(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活化组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混合液,阳性对照组再加入阳性诱变剂:Dexon(-S9),应用于TA97、TA98和TA102;NaN3(-S9),应用于TA100和TA1535;2-AA(+S9),应用于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凝固后37℃温箱培养约48 h,计数各组回变菌落数。结果 在标准Ames试验中,阴性对照组各个菌株回变菌落数均在本实验室自发回变菌落数正常值范围内。在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所诱导的回变菌落数均是阴性对照组的2倍以上,标准试验细菌回变菌落数约为微型试验的5倍。结论 在6孔板上进行微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大大减少了受试物的用量,提高了筛选速度。本实验室建立的微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背景数据,用于遗传毒理的检测是高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参胶囊的遗传毒性。方法选用SPF级健康ICR小鼠,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等遗传毒性试验验证银参胶囊的安全性。结果 Ames试验中,银参胶囊在8~5 000μg/皿剂量范围内,无论是否加入哺乳动物肝脏微粒体酶(S9),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等4株菌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微核试验中,2 500,5 000,10 000 mg/kg剂量组均未见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增加;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中,药物质量分数为2 500,5 000,10 000 mg/kg时,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银参胶囊未显示致突变作用,可初步判定其在遗传毒性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益母草碱的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在SD孕鼠妊娠第6~15天经口灌胃给予500、1 000和2 000 mg/kg体重的益母草碱,同时设溶媒对照组,经口灌胃0.5% CMC-Na溶液。妊娠第20天剖杀孕鼠,分析其生殖毒性。分别采用反映基因突变的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反映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培养CHO)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体内)检测益母草碱的遗传毒性。结果 在500、1 000和2 000 mg/kg剂量益母草碱的作用下孕鼠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受试剂量组孕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胎鼠各类指标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mes试验结果提示:在0.5、5、50、500、5 000 μg/皿受试剂量下,在有或无代谢活化S9系统时,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相近。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250、500和1 000 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S9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微核试验显示100、500和2 000 mg/kg各个剂量组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母草碱在500、1 000和2 000 mg/kg剂量下未观察到明显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和致畸作用。益母草碱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益母草碱无发育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MDCKⅡ细胞的中药成分体外肾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狗肾近端小管上皮(MDCKⅡ)细胞系研究中药成分的肾毒性,探讨其作为评价中药成分肾毒性体内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可能性。方法以氯化汞(HgCl2)为阳性对照,研究已知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Ⅰ(AAⅠ)和马兜铃酸Ⅱ(AAⅡ),以及未见肾毒性报道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对MDCKⅡ细胞的毒性作用。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AⅠ和AAⅡ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48和72h细胞存活均被明显抑制,AAⅠ的IC50值分别为(63.4±6.6),(44.8±6.0)和(37.3±4.6)μmol·L-1,AAⅡ的IC50值分别为(125.7±6.2),(106.7±20.4)和(94.2±9.7)μmo·lL-1;在5~300μmol·L-1时AAⅠ和AAⅡ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LDH的释放率明显增高;AAⅠ(75μmol·L-1)和AAⅡ(150μmol·L-1)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收缩变圆,部分细胞破裂脱落;用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亦发现,AAⅠ和AAⅡ均可使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MDCKⅡ细胞发生凋亡。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在2~10mmol·L-1浓度范围内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MDCKⅡ细胞系对有肾毒性的AAⅠ和AAⅡ和未见肾毒性报道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的反应不同,可用于中药成分体外肾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过热蒸汽灭菌松花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结果 受试物最大给予量达10 g·(kg·BW)-1时,对小鼠未见毒性作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28 d经口毒性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过热蒸汽灭菌松花粉的急性毒性分级属于实际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未见明显毒性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