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95年藻泽地区人群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菏泽地区自然人群,医务人员和献血员HAV,HBV,HCV感染调查结果显示,人群HAV总感染率为53.02%,HBV总感染率 47.99%,HCV总感染率为4.97%。分析比较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业人群HAV,HBV和HCV感染率差异。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丙型肝炎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丙型肝炎感染现状,应用ELISA法对齐齐哈尔市肝病患者,献血员、受血者及自然人群血清共2127份,进行了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抗—HCV总感染率为4.23%,肝病患者、献血员、受血者和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0.00%、1.70%、19.04%和6.19%。135例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输血后肝炎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16%、13.33%、10.71%、7.69%、64.00%。提示应加强对HCV检测,以预防和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西昌市自然人群中病毒性肝炎感染流行状况和趋势。总感染率为91.16%,HAV感染率82.73%,HBV感染率41.37%,HCV感染率1.61%,HEV感染率14.06%;未发现HDV感染。各型肝炎病毒感染单一型占感染人数的55.95%,重叠感染占感染人数的9.25%,混合染二型占感染人数的25.83%、三型占感染的人数的9.25%。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各类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各类人群5083例进行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疾病监测点自然人群HCV标化感染率为3.9%,发现可能存在家庭内传播和母婴传播;已筛检过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4.3%;急性肝炎HCV感染率为22.2%,肝硬化为58.7%,原发性肝癌为23.7%,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为6.5%;高危人群中透析病人HCV感染率为48.6%,毒品成瘾者为30.8%,白血病患者为23.9%,再生障碍性贫血为17.7%,其它血液病患者为18.2%,烧伤病人为11.1%,性病患者为16.5%,暗娼为3.6%。表明福建各地存在HCV流行;HCV感染导致肝病慢性化发展;HCV主要经血传播,也存在性传播、家庭内和母婴传播的可能。提出应彻底筛检抗-HCV,减少HCV对血液污染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固安县某农村HAV,HBV,HCV感染比较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固安县北斜村HAV、HBV和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进行了比较研究.该人群HAV感染率高达91%,10岁以下儿童HAV感染率达68.6%;HBsAg携带车和HBV总感染率分别为3.g%和25.9%,10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2.9%和17.5%;HCV感染率为12.1%;但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老年人HCV感染率仅0.4%。显示HAV、HBV和HCV感染的流行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河南省丁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感染情况,从1991-1993年对河南省十三个地区1182例HBsAg阳性的各型乙肝病人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标本进行HDAg、抗HDV和IgM-抗-HDV三项标志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省人群HDAg、抗-HDV、IgM-抗-HDV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0%、3.5%、3.5%、8.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对278例不同人群进行HCV标志物检测。结果:某些特殊人群感染HCV的风险依次为:多次接受人体丙种球蛋白者、血液透析者、输血者、无上述因素的患者、个体供血者和无偿献血者,其HCV标志物的检出率分别为1/1、37.0%、28.9%、18.4%、13.3%和0;血液透析者高于普通输血者和无明显感染因素患者;个体供血者显著高于无偿献血者(P<0.05)。结论:加强血源管理,提倡无偿献血,提高了血液质量,HCV经由输血传播途径将逐渐得到控制,其它医源性传播途径将更显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福州地区海洛因依赖者的艾滋病毒(HIV)、肝炎病毒(H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福州地区120名吸毒者检测HIV、乙肝病毒(HBV)及梅素感染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名吸毒者中HIV感染为0,HBV、HCV、HDV和HGV单独感染率分别为25.8%、9.2%、0和4.2%。HV混合感染率为14.1%,HV总感染率为53.3%,梅毒的感染率为5%。「结论」在福州地区的海洛因依赖者中存在梅毒和HV的感染,并以HBV和HCV感染占绝对优势。未发现HIV感染。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群HCV感染状况及传播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第二代抗HCV ELISA试剂对我国中南地区部分人群 HCV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同时对HCV感染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HCV感染率在不同人群中检出不一,凡与血液接触频繁的人群感染率较高,如恶性肿瘤患者(9.9%),献血(浆)员(12.25%),血液病患者(24.3%),血液透析者(37.2%),药瘾者(60.5%)。无明显血液接触史者则较低,如性错乱者(4.9%),医务人员(0.33%)及健康孕妇(0.24%)。2.经血传播是我国HCV传播的主要途径。除频繁接触血液者HCV感染率高以外,血液制品中丙球制剂抗 HCV检出率为 100%,HCV RNA阳性率为 31. 9%,其余制剂中虽然抗 HCV检出率极低,但 HCV RNA阳性率仍达 7. 94%。提示应用被污染的血液制品也存在传播 HCV的潜在危险。 3.性接触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有可能传播HCV,但机率较低。 4. HCV的家庭内聚集性感染的危险性远低于HBV。 5.职业性暴露感染 HCV的危险性亦较低。 上述研究结果为阐明我国 HCV感染流行规律及制订HCV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安徽淮北地区人群HCV感染及HCV基因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地区农村自然人群、煤矿工人和职业献血者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4%、0.5%和4.8%。在HCV感染者中男女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HCV感染者中多数具有明确的感染途径和来源。经输血和献血及使用血液制品是其主要的感染途径和来源。人群中HCV基因型以Ⅱ型感染为主,占63.9%。肝炎病人HCV感染中混合感染所占比例比一般人群和职业献血者的混合感染比例高。  相似文献   

11.
肝炎病毒在朝鲜族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相互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12例延边地区朝鲜族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进行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的检测。结果,PHC组HBV、HC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22.33和6.20;合并HBV、HCV混合感染的OR值为85.87,其相对超额危险度为36.31。其中61例HBsAg阳性肝癌的HDV血清标志检出率26.22%,明显高于65例HBsAg阳性的肝炎对照组。提示HBV、HCV感染在朝鲜族PHC的发生中有显著的病因协同作用;且HBV、HDV的混合感染可能促进肝脏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罗甸县农村健康人群HBV,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贵州省罗甸县农村健康人群进行了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为10.06%,以30~、40~岁年龄组较高。HBV感染阳性率为44.38%,10岁以下已达31.71%,说明该县在10岁以下已具有明显的感染现象。HCV感染率为2.4%,处于较低水平。HBV感染在汉族与布依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HCV感染两民族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RT-PCR技术研究HDV感染与HCC家庭聚集性关系。结果发现,肝癌高发户成员和非癌户成员的HDV-RNA阳性率分别为23.6%(13/55)和9.1%(5/55),两组阳性率有显著差别(P=0.0401)。提示DHV的感染与HCC家庭聚集性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临沧和昆明地区海洛因依赖者HIV及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酶免疫测定(EIA)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云南省临沧和昆明地区海洛因依赖者353例血清标本的抗-HIV,用EIA法检测319例甲、乙、丙、丁4型肝炎病毒(HV)的感染指标。结果,全部标本均未检出抗-HIV。4种HV总感染率为78.11%,混合感染率为40.07%。抗-HAV-IgM、HBVM、抗-HCV、HDAg和/或抗-HD-IgM阳性率分别为1.57%、63.97%、51.85%和5.79%。H  相似文献   

15.
吸毒者性罪错者及自然人群HCV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EIA法对113名静脉吸毒者、8名口吸者、101名性罪错者及已婚自然人群245人进行HCV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四组人群抗-HCV阳性率分别为92.04%、37.50%、3.96%、2.45%,静脉吸毒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与其它三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静脉吸毒者、口吸者及性罪错者HCV感染分别与自然人群HCV感染的比值比为460.30、23.90、1.64。性罪错者抗-HCV阳性率与自然人群统计上无明显差异。表明吸毒者中HCV呈高度流行,性罪错者感染率较低。造成吸毒者中HCV流行同合用注射器、吸毒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2年4月--1994年12月,对广西南宁、桂林等6个市县城乡地区自然人群2086人进行戊型肝炎感染流行状况调查调查研究。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EV-IgG。结果表明自然人 有较高的HEV感染、抗-HEV标化阳性率为20.2%。各地区的HEV感染率有较大的差别,从8.6%至47.0%,以桂西北山区壮族聚集的凌云县最高(47.0%),南宁市最低(8.6%)。城市人群HEV感染率(16.0%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对大学生某人群进行HBC感染状态调查,并于当年12月对多数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1989年6月对该人群492名大学生进行免疫前后配对观察比较其HBC感染率和新感染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进行HB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前后感染率分别为69.9%和57.1%,后者明显下降。在免疫前HBsAg、抗-HBs和抗HBc3指标全阴性者148名中,接种疫苗121人和未接种者27人的新感染率分别为4.1%和18.5%。其HBsAg阳性率各为4.1%和25.9%,抗-HBc阳性率各有3.3%和22.2%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表明乙肝疫苗预防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易感人群,降低了该人群的感染率和新感染率,从而产生了人群整体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HAV感率为87.82%,HBV感染率为25.71%,HBsAg携带率为3.98%,HCV感染率为1.48感染率为1.93%。HAV感染率10岁以下较低,10岁以上达90%以上,HBsAg携带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HBV感染率城镇高于牧区,交通发达地区高于偏僻地区,并且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本次调查未发现输血、注射血制品、手术等危险因素与该人群抗-HCV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广西自然人群中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2市4县的1 ̄60岁自然人群2084人进行了甲乙丙戊4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血清学研究。结果两型以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率在人群中为64.2%,占感染者的70.3%,各地区变动在47.7% ̄80.6%之间,其变化与感染率变化一致,并随年龄而逐步上升。重叠感染者中,二、三、四型重叠感染分别占75.7%、23.0%和1.3%,最早年龄分别在1、2、6岁。重叠感染组合有11种,以HAV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ELISA法对新乡铁路管辖地区620例不同人群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7%,其中正常人群抗-HCV阳性率为2.8%(13/456),门诊肝病患者抗-HCV阳性率为4.8%(4/84),献血员阳性率为0(0/80),结果表明新乡铁路管辖地区正常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低于全国3.2%[1],门诊肝病患者HC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门诊肝病患者中ALT异常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者(P<0.01)。管辖区三家医院血源来自各地中心血库,因对献血员采取了严格体检,有效阻止了丙型肝炎在输血过程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