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部分项目县孕产妇死亡有关危险因素与保健服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对我国7省内20个妇幼卫生项目县1990~1992年655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111配对调查比较,并与同地区随机抽调1992年分娩的6777例存活产妇进行了成组比较。调查地区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49.4/10万、117.7/10万、133.3/10万。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感染、妊高征。孕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非初婚、家距医院远、孕期合并症、未消毒接生、非机动车转诊、手术产、胎盘滞留等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孕产妇有独立经济收入、生活在核心家庭、学历大于6年、具有一定保健知识、参加围产保健保偿及住院分娩等对孕妇具有保护作用。进而提出了今后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保健保偿服务、鼓励住院分娩、改进接产质量等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3年3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8年活产数107 444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0.71/10万.前4年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死亡率无明显下降且有反弹趋势.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近两年,产科出血超越羊水栓塞居第1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近4年逐年上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整顿医疗市场,杜绝非法接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宝安区10年孕产妇死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摸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历年孕产妇死亡进行跟踪随访以及个案调查,组织专家评审,收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1998年的97/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0/10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出血(30.8%)、羊水栓塞(27.9%)等;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低、经济条件差、超计划生育、孕期无保健、产时旧法接生、家里和私人诊所接生等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孕产妇死亡预防工作仍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6年来孕产妇死亡原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5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35.85/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死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实行母婴安全大行动,加强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的管理,实行高危孕妇的转诊,建立有效的抢救孕产妇绿色通道,达到对高危孕产妇诊断准确、处理规范、转送接诊及时的运转系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在青海省乐都县和互助县抽样调查了孕产妇围产保健情况。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影响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新法接生早产后访视的因素。结果表明:孕产妇及丈夫的文化程度、居住地理环境、掌握的保健知识条数、现有子女数及计划内妊娠是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基层妇幼保建人员培训,加强高危管理,提高接生质量,鼓励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推行计划生育服务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3年3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8年活产数107 444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0.71/10万。前4年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死亡率无明显下降且有反弹趋势。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近两年,产科出血超越羊水栓塞居第1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近4年逐年上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整顿医疗市场,杜绝非法接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8年该市4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年活产数169 576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7.71/10万。2000年前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5年起伏不定不再下降,2006~2007年出现反弹趋势,2008年死亡率有所控制。近5年来间接产科原因由以往的21.00%明显增到42.86%,死亡病因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疑难性等特点。前4死因顺位: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结论:该市孕产妇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的难度仍然巨大,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加强产科建设(尤其是基层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服务技能,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加强计划外妊娠、流动人口管理,援助弱势群体,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2005~2006年孕产妇死亡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目前影响成都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儿童基金建立的影响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为39.40/10万,其中常住人口死亡率为27.46/10万。孕产妇死因构成:直接产科原因占55.56%,产科出血居首位,占35.18%;间接产科原因占44.44%。备血、输血及时性、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对孕产妇死亡有重要影响。家庭收入、人口流动、计划生育政策对孕产妇死亡影响较大。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产科队伍建设,提高产科质量,保证血源及时提供,政府加大对贫困人群生育重点救助。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市 1997~ 2 0 0 0年孕产妇死因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1 孕产期死亡率与死亡原因1.1 孕产妇死亡情况。 1997~ 2 0 0 0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 5 0例 ,活产 10 2 12例 ,孕产妇死亡率 4 8.92 / 10万。其中计划内妊娠死亡 36例 ,占 72 % ,计划外妊娠死亡 14例 ,占 2 8%。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2 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死亡 3人占 6% ,高中死亡 10人占2 0 % ,初中 19人占 38% ,小学 17人占 34 % ,文盲 1人占 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粉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9):26-27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及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减少孕产妇死亡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市1987年至2002年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试图探讨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15年间共有76例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占73.69%;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的43.42%。第二位是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接受保健措施不够、未接受过产前检查及未达到产前检查要求的分别占17.11%、42.11%。有52.63%的孕产妇死于家中和转诊途中。孕产妇死亡中,产后死亡多于产前,前者占76.32%。对此,提出下列措施:(1)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2)做好图产保健系统管理,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筛查,监测管理、推广适宜技术;(3)提高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产科质量,狠抓产科出血的防治;(4)认真做好《母婴保健法》的贯彻落实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呼吁全社会重视、支持妇幼保健工作,加强落实各项措施,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 全球概况。孕产妇死亡至今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60万妇女在分娩时死亡,其中98%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有760万孕产妇死于围产期,每天至少有1600名妇女死于妊娠及分娩并发症。为关注发展中围家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性,1987年在内罗毕召开孕产妇安全大会,揭开了全球孕产妇安全圣战序幕。同时,FIGO孕产妇安全委员会也于1988年在Riode Faneiro成立。继之大量的围际组织包括WHO也积极投入一些协作项目,旨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尽管这些项目包括地方性学习班和研究项目,覆盖于孕产妇死亡率高的主要地区,但截止2000年,在全球范同内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1/2的目标仍远未达到。因此,此项巨大工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流动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温州市流动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本市2003~2006年43例流动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年流动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4.80/10万,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与个人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计划外生育、非法接生等有关,死因首位为产科出血。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依法取缔非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设立平价接生医疗机构,针对流动人口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孕产妇死亡是指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期长短和受孕部位,还是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加重了原因导致的死亡(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1]。一个孕产妇的死亡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为了降低死亡率及患病率,提高母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结果:10年间海南省死亡孕产妇315例,平均死亡率为34.66/10万,波动范围在24.74/10万~47.54/10万。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4.74/10万,较2000年的44.28/10万下降了44.13%,达到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的目标要求。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仍是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3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9.68%未做产前检查,仅22.22%在产前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315例死亡病例中可避免死亡242例,占76.83%;不可避免死亡73例,占23.17%。结论:落实妇女健康保障的政策,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广泛的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加强妇幼卫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县、乡、村妇幼卫生网络的建设,畅通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通道,加强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区域和人群间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18年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6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与1989~199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对比组的82.48/10万下降到53.89/10万,前4位死因仍然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羊水栓塞、妊高症。[结论]完善贫困孕产妇救助及住院分娩优惠政策;提高基层妇幼保健及产科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产科设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建立高危孕产妇网络化管理;提高婚前检查率,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密云县围产保健管理质量、杜绝可避免孕产妇死亡发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县域内2005-2009年发生的6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占83%、经济收入较低者占67%、未系统进行产前保健检查是疾病难于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直接产科因素致死者占67%。高危妊娠逐年增加,可避免死亡因素主要是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定期产检、加强医师业务水平培训、规范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医院抢救设施等。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是社会多部门、医院各科室的共同责任,扩大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面、增强保健意识,加强保健与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对危重孕产妇抢救、识别能力,加强保健与临床科室的有效沟通、规范管理每一名孕产妇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7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7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永州市辖区内2002年1月~2004年12月70例死亡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产科出血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1原因,占44.29%,而产科出血主要的原因为胎盘因素,占58.06%,说明接生人员业务水平低;与孕产妇死亡相关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存在高危因素、非住院分娩、从未产前检查、计划外分娩、产前检查小于8次、乡卫生院截留病人、绿色通道不畅。70例中可避免死亡20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6例,共占80%。结论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可通过加强系统保健管理、防治产科出血、增加妇幼保健资金投入、杜绝计划外生育、实行住院分娩、取缔家庭接生、加强产科从业人员和乡镇保健人员的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严格审核监管等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1~2005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资料,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方法,对2001~2005年泸州市213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1~2005年5年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13例死亡孕产妇中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137例,占64.32%;内科合并症36例,占16.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占8.45%;产褥感染11例,占5.16%;羊水栓塞7例,占3.29%。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213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60例,占75.1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6例,占21.60%,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3.69%。结论: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各级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困孕产妇实行资金救助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本辖区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玉龙县孕产妇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3年玉龙县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3年玉龙县出生活产数为19,474例,死亡孕产妇13例,平均死亡率为66.76/10万。孕产妇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病、羊水栓塞及产科出血。[结论]降低玉龙县孕产妇死亡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及产科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处理能力、完善转诊机制;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加强孕产妇高危专案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