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钩端螺旋体自然感染调查黄自英1钩端螺旋体(钩体)的带菌动物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至少发现200多种动物携带钩体。四川已从24种动物中分离出钩体。而对家兔进行钩体血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1987年、1991~1994年间对四川金堂...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辖区内出口养猪场的卫生监管工作力度,保护养猪场饲养员的身体健康.[方法]应用我国常见的11种活钩端螺旋体做显微镜凝集试验,以抗体滴度1:100( )为近期曾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判定标准.[结果]抽查的32名养猪场饲养员中有4人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所抽查的养猪场饲养员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加强这一人群的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对控制该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野鼠、耕牛和猪的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探讨减少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对野鼠鼠肾、耕牛牛尿和生猪猪肾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在野鼠鼠肾和水牛牛尿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株。结论:野鼠仍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水牛为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初步发现近年我省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减少可能是由于野鼠种群变化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四川部分农村从业人员钩端螺旋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58年以来,四川省一直是全国发病率最高、疫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其宿主动物种类繁多,活跃程度常有变化,疫源地分布广泛,局部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为了解四川各地到成都就业的从业人员钩端螺旋体自然感染情况,于2004-12对从业人员进行了钩端螺旋体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四川绵阳、乐山、宜宾、达州、雅安5个市农村来成都就业的健康从业人员调查350人,年龄17~52岁,男性126人,女性224人。1.2方法1.2.1血清采集每人静脉采血3ml,分离血清后,低…  相似文献   

5.
涪陵地区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四川省涪陵地区卫生防疫站(邮编:648000)李优良,谢忠,王光地为研究本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特点,于1974~1982年对9县1市进行了调查。兹报告如下:方法和材料一、研究方法:按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6.
7.
钩端螺旋体病在贵州主要分布于Ⅰ、Ⅱ、Ⅲ地理小区,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黑线姬鼠携带黄疸出血群,是本病流行主要传染源,主要分布于北纬26°以北,平均海拔500~1400m的地区。其他动物很少带菌。  相似文献   

8.
9.
湖南省1989~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唐继亮(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近年来,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发病数居全国前列,病死率居全省急性传染病前五位以内,1993年部分地区发生暴发流行,是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一个主要传染病。现...  相似文献   

10.
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鲁共患病,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65种钩体宿主动物(传染源)。湖南是构体病的高发省份之一,并以稻田型为主,作为耕牛是农业上的主要耕作工具,是我省乃至全国主要家音之一,1997年湖南年鉴统计有463.28万头。它作为钩体病的传染源意义究竟有多大一直不很明了。从1990年起相继在测阳县、宁乡县进行过血清学检测,同时在进行全省钩体病流行病学研究时对全省进行过调查研究,从1994年起在沉江、会同等县对牛尿、牛肾培养又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我省耕牛感染及带菌排菌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1.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戴正仁,陈大保,王天柱,胡旦元1993年7~8月.湖南省岳阳市春风农场发生一起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暴发.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现场调查到疫区察看访问,对凡有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疑似钩...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菌苗接种率调查和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以鼠、猪、牛和蛙为主要传染源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简称钩体菌苗)是预防钩体病的有效措施,据我省调查,未接种菌苗者发病率是接种者的5.5倍。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全省钩体菌苗接种率的检查,现将1991~1996年我省钩体菌苗接种率调查情况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钩体菌苗: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5毫升/支,按规定方法运输、保存和供应。有三种型号:浙甲型(含黄疽出血群和流感伤寒群各50%)、浙乙型(黄疽出血群和波摩那群各50%)和浙丁型(含黄疽出血群和七日热群各50%)。二、苗苗接种对象和时间:近三年年均发病>3例的疫区乡镇、年龄15~50岁的农业人口;每年4月下旬开始,要求在流行高峰前1月即5月底前完成接种。  相似文献   

13.
我市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 ,1997年发病 86例 ,发病率 3 6 4/10万 ,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 5 0 %。为摸清我市钩体病菌群 ,了解鼠间带毒情况 ,按照衢州市钩体病防治规划及 1998年监测计划 ,1998年在我市的龙游、常山、江山等县 (市 )开展了监测工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的调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金秀县江燕村钩体病暴发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区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 疫情波及3个自然屯,发病26例,死亡2例,各屯罹患率依次为18.26%、1.76%和0.73%。流行时间为1999年8月2-21日,各年龄组和各种职业均有发病,病人感染菌群有流感伤寒、七日热和澳洲等6个血清群,采取应急口服强力霉素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手段。有效控制了疫情,结论 是一起稻田雨水型钩体病局部暴发,有疫源地、接触疫水和流行早中期病例误诊是其暴发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我校2002—2004级299名新生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结果:①被检299名学生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31人,总阳性率10.37%;②南方籍学生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18.75%,北方籍学生阳性率6.40%,南北方籍学生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③农村源学生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12.96%,城市源学生阳性率3:6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④男生与女生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22%、6.21%,男女生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校学生中存在钩端螺旋体感染或隐性感染,建议对抗体阳性者做进一步诊断,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在无钩端螺旋体的区域内,抽查3个被洪水淹没点,从96人血清中,检出19个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者,感染率为19.79%,3个点分别为14.28%、22.58%、23.33%。其血清几何平均滴度为1:155.65±2.08,菌群分别为黄疸出血群、秋季热群和波摩拉群。提示洪水泛滥打破自然生态链后,可引发新的自然疫源区。  相似文献   

18.
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菌群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 (以下简称钩体病 )于 1974年首例报告以来 ,因菌群复杂多次引起暴发和流行。进入 90年代以后 ,我县钩体菌群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掌握钩体菌群变化规律 ,加强防制 ,控制暴发和流行 ,1997~ 1999年开展了钩体病人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监测。现将本次监测结果结合我县 1985~ 1989年监测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病例由疫情报告系统提供 ,逐个进行个案调查 ,按国家法定传染病标准诊断[1] 。2 血清学试验 无菌采集临床确诊病例静脉血用MAT法检测抗体和分离培养病原体。3 宿主动物监测 在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钩体)自然感染率为20.07%。四川农区为52.12%,西北部林区为12.36%。成都市屠宰工人为28.80%,下水道清洁工人为21.14%,水表厂工人为11.90%。为查清四川西部藏区健康人群钩体感染情况,于2005-07对理县部分自然村的健康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m interrogans,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近年来我校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招生,我们曾对本省籍在校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了解来自其他省市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我们对本校2003、2004级外省籍学生进行了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