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1],烟草的使用仍然处在高水平,截止到2012年吸烟率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中国为28%,英国为22%,美国为19%.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600万人死于直接使用烟草和二手烟[2].我国是人口大国,烟草的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首位[3],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约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且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4].我国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控烟干预,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而我国大学生吸烟率出现持续增高的趋势[5].大学时期是形成规律吸烟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吸烟行为进行有力的干预,是控烟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6].我们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控烟和无烟校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承德市大学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在未来20年中,每7个死亡者中将会有1人是吸烟习惯所致[1].我国目前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市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最大的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1].近年来,大学生吸烟有蔓延之势.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吸烟现况,探究其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控烟决策依据,笔者于2011年5月、6月对承德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吸烟现况调查.  相似文献   

4.
张黎  朱晓彬  李军  陈虹 《重庆医学》2016,(32):4531-4534
目的 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中参与控烟的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2所公立医学高等学校的5 382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在以后从事护理工作中,愿意主动询问患者或社区服务对象吸烟情况的为8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主动询问护理对象吸烟行为与年级、学历层次、父母吸烟情况、对控烟的态度、控烟环境的影响、参与控烟实践情况(P<0.05)等12个因素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父母不吸烟、认为护理人员应主动提供戒烟服务、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控烟活动、经常关注学校和新闻媒体控烟信息、最近跟他人交流过烟草的危害、曾劝过他人戒烟、在公共场所会主动劝阻他人吸烟的学生,更倾向于未来的工作中主动询问服务对象吸烟(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主动帮助服务对象戒烟的意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控烟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控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查统一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的《中学生有关吸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原因主要为聚会时和伙伴在一起吸,家里拿的、自己买的和同学朋友给的,中学生首次吸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和街上,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出首次吸烟后有再吸意向.从控烟措施实施前后行为的改变来评价控烟效果.干预学校学生劝说戒烟行为和拒烟行为发生率均达到了90%以上,比干预前有较大提高,而最近1周和3个月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0.0%和2.0%以下.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原因主要是“同伴效应”,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和大街,其第一根烟主要来自家里,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控烟措施实施后,干预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明显好转,近期控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 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行为的作用。[方法]在广州黄埔区整群随机抽取6所中学。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初中学生和家长(2851套)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家长态度与行为共4个条目的量化总分将家长参与程度分成5个等级,再评价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知-信-行的影响。[结果]2617套有效问卷中。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构成比分别为1.9%、4.9%、13.4%、33.4%和46.4%。学生感受到的家长吸烟许可率,Ⅰ级为5.9%,Ⅱ级为1.6%,Ⅲ级为1.1%,Ⅳ级为0.6%,Ⅴ级为0.7%。各组学生的吸烟与健康知识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学生吸烟相关的正、负性态度得分和态度总分都随着家长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初中生不规律吸烟率分别为21.6%、16.5%、15.4%、13.5%和14.1%,规律吸烟率分别为11.8%、8.7%、4.3%、3.9%和3.5%,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家长参与程度与学生吸烟行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Spearman,r=-0.042,P=0.031)。[结论]家长参与能够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在青少年控烟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3类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监测及控烟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冠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07-108
烟草危害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烟形势非常严峻。世界控烟成功国家的经验表明,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行为的改变对公众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甘肃省医生、教师、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等信息,建立健全针对重点人群的吸烟相关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监测体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8年5—10月,我们对3类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进行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家长参与程度对预防和控制初中生吸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行为的作用。[方法]在广州黄埔区整群随机抽取6所中学。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初中学生和家长(2851套)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家长态度与行为共4个条目的量化总分将家长参与程度分成5个等级,再评价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知-信-行的影响。[结果]2617套有效问卷中。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构成比分别为1.9%、4.9%、13.4%、33.4%和46.4%。学生感受到的家长吸烟许可率,Ⅰ级为5.9%,Ⅱ级为1.6%,Ⅲ级为1.1%,Ⅳ级为0.6%,Ⅴ级为0.7%。各组学生的吸烟与健康知识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学生吸烟相关的正、负性态度得分和态度总分都随着家长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初中生不规律吸烟率分别为21.6%、16.5%、15.4%、13.5%和14.1%,规律吸烟率分别为11.8%、8.7%、4.3%、3.9%和3.5%,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家长参与程度与学生吸烟行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Spearman,r=-0.042,P=0.031)。[结论]家长参与能够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在青少年控烟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将控烟倡导行动理论和活动有机地融入的健康教育学课程,促进预防医学生控烟能力的提高。方法:以控烟项目为切入点,通过课堂学习和以控烟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研究活动有机结合,对课前与课后两组学生的控烟问题态度、终身不吸烟和劝阻戒烟的信心等指标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干预能降低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吸烟率,提高学生控烟的态度、吸烟劝阻行为意向和终身不吸烟的信心;干预方法改进后的B组学生对吸烟行为拒绝态度提高幅度大于A组。结论:控烟倡导行动课程能有效改变学生控烟的态度和情感,但对其行动能力改变还需要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结合学校素质教育,探讨学校-家庭-社区控烟模式,利于学生健康。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控烟活动,技术人员引导、观察、督导控烟活动,并进行干预前后KAP(知、信、行)调查及专题小组访谈等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通过开放式的控烟活动,学生开展了适合年龄特点、丰富多彩的控烟活动,使学生及其家长提高了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吸烟行为发生了明显降低,并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尝试。结论:结合素质教育开展控烟活动,符合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建立和谐社会,是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青少年对烟草的知、信、行现状,为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延吉市两所中学共1 306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封闭式无记名吸烟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延吉市初中生吸烟人数为105人(8.3%).40名(42.1%)吸烟者第一次所吸的烟都是由朋友送的,首次吸烟最主要的原因为好奇59人(60.8%).学生对于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影响知晓率较高,肺癌的知晓率可高达84.4%,但是由于吸烟而引起心脑血管类和其他类别疾病的知晓率低,尤其是糖尿病(7.4%)、脑中风(7.2%)的知晓率偏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对于吸烟态度相关问题和将来吸烟意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控制青少年吸烟,应当注重对青少年控烟教育的深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教师和家长应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将控烟教育的重心放在初中阶段,并把控烟教育贯穿于青春期始终.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吸烟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群体行为,它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都有嗜烟倾向,而且吸烟率相当高[1,2].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产生烟草依赖的原因及与个性的关系,从而为病区制定控烟计划和进一步促进精神病人康复积累一些临床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吸烟不仅对成年人的危害很大,而且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有害。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系统、各器官还未成熟或正趋于成熟,因而对有毒有害物质比成年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1]。吸烟开始越早,各种疾病发病的年龄也随之提早,而且发病率更高[2]。为了解山西省在校青少年吸烟行为、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及对控烟法律法规的态度,为今后在学校开展控烟教育,降低学生吸烟率提供依据,我们  相似文献   

16.
田灵遵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102-103
近年来,随着控烟运动的开展,成人吸烟率已有所下降,而青少年的吸烟率却徘徊不降或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天均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开始吸烟.此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吸烟危险行为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吸烟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为加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建设,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的"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于2010年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总的吸烟率为5.1%,男性吸烟率为18.7%,女性吸烟率为0.1%.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和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以及对医院室内完全禁烟的认同率在70%~98%,有25.4%的医务人员经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知道病人吸烟有51.5%的医务人员经常建议病人戒烟,有3.3%的医务人员使用过戒烟药物.结论 不仅要加强医务人员控烟的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医院还要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加强医院控烟的执法力度,加强医务人员控烟与戒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主动为病人提供控烟知识和戒烟服务意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背景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云南省六地区981名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1)吸烟者知识得分最高,态度得分次之,行为得分最低,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2)不同民族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后移,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3)吸烟者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是否采取戒烟行为得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云南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在吸烟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不利于我省控烟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控烟干预前后吸烟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的效果,为完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在校临床专业班2136名学生中抽出。结果控烟干预前后知晓吸烟患多系统疾病、不赞同在公共场所吸烟、愿意帮助吸烟学生戒烟、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的学生人数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认识吸烟的危害,帮助吸烟的同学戒烟,不赞同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信念显著提高,医学生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男性教师、医生与学生的控烟相关行为与态度。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男教师、医生与学生198名、301名和605名,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教师、医生和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49.49%、32.23%和6.04%;男性教师和医生日均吸烟量多为1~10支,显著大于医学生(P<0.05);这三类人群对职业医务人员控烟责任与义务的认同度在67%~85%之间,其同事、同学或朋友对吸烟持"部分反对"或"无所谓者"的比例较高。结论男性教师吸烟情况较为突出,控烟态度有待于加强。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措施约束教师吸烟行为并将其列入对教师的考核;加强医学生的控烟教育,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多方面合作,从法规政策的角度加强控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