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71例,其中男5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37例行超早期气管切开(脑外科手术后即行气管切开),34例于脑外科手术后3-5 d行气管切开(后期切开组)。所有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超早期气管切开患者治疗后恢复程度好,良好、轻残率高于后期切开组(P〈0.05);重残、肺部感染率、死亡率低于后期切开组(P〈0.01)。结论 超早期的气管切开能及时增加全身供氧,降低颅内压,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程度深、昏迷时间长,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血污不能有效排除,且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等,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危及患者的生命1。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时,为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临床多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该院2000年2月~2004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67例,85例行气管切开,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由于昏迷深,咳嗽反射差,易致误吸,很容易并发严重的肺部疾患,加重病情,众多学者认为早期气管切开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1995-2004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6例,有75例早期作了气管切开术,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74例12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8例12h后行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伤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在昏迷时间、伤后3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和预后方面,A组比B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和实施细致的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后24h以内进行),对照组未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后24h之后行切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实施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情况,缩短感染控制疗程,减轻感染程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观察总体疗效,探讨早期气管切开的积极治疗意义。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及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11例,分析构成:男性150例,女性61例;年龄16~78岁;合并胸部损伤8例;吸入性损伤20例;ICU治疗患者98例。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以上指标均较晚期切开组好。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多发伤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52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观察组(60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有效地改善肺部感染情况,是临床首选的处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早期气管切开与非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估计近期内意识不能恢复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A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B组。结果 A组死亡率为34.5%,B组死亡率为63%。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比非早期气管切开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其中43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84例未行气管切开。结果早期行气管切开的43例病人中,出院时生活能自理者14例,占32.56%;需人照顾者7例,占16.25%;植物生存状态者5例,占11.63%;死亡17例,占39.53%。未行气管切开的84例病人中,生活可以自理者11例,占13.10%;需人照顾者15例,占17.86%;植物生存者6例,占7.14%;死亡者52例,占61.59%。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达30%~50%。呼吸道不通畅,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梗阻、肺部痰多与粘稠不易排出、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及呼吸肌麻痹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神经外科治疗后转入的4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早期系统的康复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认知功能评分(MMSE),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周及护理后6周时GCS评分分别为7.28±0.84分、12.32±1.91分、13.97±1.16分;ADL评分分别为0分、9.42±5.47分、48.96±17.38分;MMSE评分分别为0分、9.75±7.34分、18.58±8.80分。在护理2周及6周后患者的GCS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护理前有14例(33.33%)存在肺部感染,护理2周后4例肺部感染(9.52%),6周后无肺部感染病例,护理前后的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肺部感染痊愈。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病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情、甚至昏迷,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及吞咽反射,气管内分泌物多.可发生舍后坠导致呼吸道阻塞,痰液粘、不宜咳出,宜发生肺感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早期气管切开,改善通气.现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问题及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6年1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GCS15分20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植物生浮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预防肺部感染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比早期气管切开与非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估计近期内意识不能恢复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A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B组.结果 A组死亡率为34.5%,B组死亡率为63%.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比非早期气管切开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