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玉萍 《口腔医学》2009,29(7):342-34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近期疗效,探寻治疗糜烂型OLP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糜烂型OLP 5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观察疼痛程度和糜烂面积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疼痛程度减轻,糜烂面积缩小,近期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OLP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西瓜霜喷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醋酸肤轻松粘性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对40例OLP患者(包括涂药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进行为期9周的治疗。其中,糜烂型12例,斑纹型13例,混合型15例。药物由醋酸肤轻松脂性软膏与含4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性软膏基质等量掺和而成,使肤轻松终浓度为0.025%。粘性基质无味、无药性作用,与口腔粘膜有较好的粘附力。药物和安慰剂均用时现配。初诊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患病情况,观察短期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糜烂型OL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糜烂型OLP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30例,通过口腔真菌涂片检查,比较两组真菌感染患病率。将60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口服氟康唑胶囊和局部涂擦制霉菌素甘油治疗(治疗周期为7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糜烂型OLP患者中真菌涂片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糜烂型OLP患者中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局部涂擦制霉菌素甘油,且在缓解症状指数方面,实验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糜烂型OLP患者是口腔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相较于局部涂抹制霉菌素甘油,口服氟康唑胶囊对于真菌感染和黏膜损害的疗效更好,且能更快缓解疼痛症状,推荐在糜烂型OLP患者的前期治疗阶段使用。  相似文献   

4.
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糜烂型OLP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糜烂型OLP的短期疗效。方法:糜烂型OLP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草珊瑚口腔膏局部涂擦;对照组用西地碘片含服。观察两组口腔黏膜疼痛、充血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疼痛、充血程度显著减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为57.8%,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草珊瑚口腔膏对糜烂型OLP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崔玲玲  张辉  张卓 《广东牙病防治》2008,16(12):551-552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双侧颊黏膜糜烂型OLP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以患者的一侧病损为治疗组,另一侧为对照组。治疗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0 mg加2%利多卡因1 mL,每周1次,共4周,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及好转32例,对照组显效及好转16例(P<0.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OLP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颊细胞微核实验检测口腔扁平苔藓(OLP)DNA损伤及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收集OLP患者39例,并按其口腔表现分为网纹型、红斑型、溃疡型三组。针对网纹型局部给予维甲酸;红斑型口服硫酸羟氯喹结合含漱他克莫司;溃疡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含漱他克莫司。药物治疗为期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REU评分以及颊细胞微核实验,从而评价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OLP病损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药物治疗4周后三组的REU评分均明显降低,但仅溃疡型组微核率明显降低,其余二组微核率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LP的DNA损伤率高于正常黏膜;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能降低糜烂型OLP的DNA损伤率,可能有助于减少其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7.
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倾向于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1:10000。近年来有学者发现OLP和慢性肝病(CLD)存在某种联系。本文的目的是将OLP和OLP与CLD患者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材料和方法 187例患者中男34,女153,以组织病理方法确诊为OLP。损害类型包括网状型178,萎缩型121,糜烂型80;部位包括颊粘膜166,舌102,唇33,腭15,龈47,口底4。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SGOT和SGPT),正常值为0~24IU/L(0~400nmol.s~(-1)/L)分为两组,第1组为肝功能试验有改变的  相似文献   

8.
赵玉萍 《口腔医学》2014,(11):878-879
目的评价西吡氯铵含片辅助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糜烂型OLP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先做唾液白色念珠菌培养,治疗1组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联合口含西吡氯铵含片;治疗2组局部封闭联合2.5%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对照组单纯局部封闭。观察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糜烂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1组有效率为92.5%,治疗2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治疗1组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辅助治疗糜烂型OLP疗效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曲安奈德治疗双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OLP)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LP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分别采用局部涂布曲安奈德口腔软膏(A组)、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B组)、曲安奈德漱口液( C组)进行治疗,3个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用康复新液含漱,比较4组的糜烂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 VAS评分)。结果:3个实验组治疗1、2、4周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及B组VAS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及B组治疗1、2、4周后病损糜烂面积均值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C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OLP疗效较好,口腔软膏是治疗OLP安全有效并且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病率为0.1%~4%,癌变率为0.4%~3.3%。^[1],在临床上可分为网纹型、丘疹型、斑块型、水疱型、萎缩型和糜烂型6种^[2]。OLP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其病程慢性迁延,治疗已成为临床上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治愈OLP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外OLP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甲壳质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甲壳质医用敷料用于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局部治疗,同时分析糜烂愈合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治疗组采用甲壳质贴敷于OLP糜烂面,3次/d×7 d。复诊未完全愈合者再用甲壳质7 d,然后评价2周疗效。对照组采用复方皮质散涂布于OLP糜烂面,3次/d。以上两组的全身治疗均采用抗生素和激素肌肉注射或口服3 d,随后口服氯喹片,0.125 g×2次/d。结果:治疗组糜烂面愈合率27.8%(5/18),对照组愈合率44.4%(16/36),两组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愈合延迟组的平均年龄(59.5±12.0岁)比愈合组(45.8±12.2岁)大(P<0.01),愈合延迟组的平均糜烂面积(146.1±172.6 mm2)比愈合组(51.5±71.9 mm2)小(P<0.05)。结论:甲壳质医用敷料治疗糜烂型OLP无效,可能与口腔环境湿润、甲壳质不易粘附于糜烂面等方面的原因有关。而OLP糜烂愈合延迟与患者年龄大和糜烂面积小有关,提示老年OLP患者糜烂边缘的基底细胞增殖不活跃,不能为迁移的基底细胞提供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糜烂型OLP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例糜烂面积控制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1年后复查,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糜烂型OLP不良状况,增强药效,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控制远期的复发,对OLP的最终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O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行病变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卡介苗多糖核酸肌肉注射,隔日1次,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用曲安奈德行局部注射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69%和30.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8.46%和6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糜烂型OLP,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口腔扁平苔藓 (OLP)是一种常见口腔黏膜病 ,好发于中年人 ,儿童发病少见。我科收治 6例儿童患者 ,平均年龄 9.8岁 ,男 4例 ,女 2例 ,发病部位在下唇、颊部和舌腹 ,2例为非糜烂型 ,4例为糜烂型 ,采用宁康口内胶 (NT)和 /或康宁克通 -A(KT)局部治疗 ,1例痊愈 ,3例显效 ,2例有效 ,结果表明 ,皮质激素局部治疗对儿童OLP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扁平苔藓(LP)为一侵犯皮肤和粘膜的慢性疾病,病因不明。目前治疗糜烂型OLP的方式包括从加强控制OLP斑块的措施到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维甲酸类药、灰黄霉素等。近来有人报道全身应用环胞菌素(cyclosporine)有助于各种皮肤病包括LP的治疗。本文目的是评价低剂量(500mg/d)环胞菌素漱口对OL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共刺激信号4-1BB及CD8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LP病损中4-1BB介导CD8+ T细胞免疫应答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31例OLP患者(糜烂型15例、非糜烂型16例),1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局部组织中4-1BB、CD8的表达情况。结果 OLP患者局部组织中4-1BB及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糜烂型OLP患者中CD8、4-1BB表达高于非糜烂型(P<0.05)。在OLP不同的临床亚组中,VAS评分、REU评分及基底细胞损伤程度均表现出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与基底细胞损伤程度呈正比(P<0.05),CD8、4-1BB分别与VAS评分、REU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OLP患者局部组织中4-1BB表达升高,其与疾病活动进展程度呈正相关,4-1BB可能通过调控CD8+ T细胞参与OL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例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损害内注射治愈了一例63岁的腭部糜烂型扁平苔癣的男性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全身皮质类固醇疗法和局部涂搽类固醇药物。患者左侧软腭和硬腭疼痛22个月。曾口服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A,局部涂搽制霉菌素油膏,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筱薇  张强  王扬  张文清 《广东牙病防治》2004,12(2):96-98,F00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IL-2、IL-4、IL-6在OLP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各型OLP患者血清IL-2、IL-4、IL-6的水平,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充血和糜烂面积。结果 OLP患者血清IL-2、IL-4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各型OLP患者IL-6显著升高。糜烂型OLP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血清IL-2、IL-4水平与疼痛程度、充血面积和糜烂面积之间无相关性,而IL-6与三者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支持自身免疫机制是OLP的发病机制之一的观点;在OLP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变化的;IL-6在OLP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血清IL-6水平也许可以作为动态监测OLP疾病进展的指标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6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局部病损进行分级评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2);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6.68%,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3,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OLP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局部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0.1%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相关标准纳入68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盲法下分别外用0.1%他克莫司和0.05%丙酸氯倍他索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他克莫司组和丙酸氯倍他索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93.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复发率分别为6.5%、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外用他克莫司在改善OLP患者体征(病损面积)和症状(疼痛)方面效果显著;他克莫司治疗OLP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复发率均与糖皮质激素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