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40 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观察组行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45°~50°角,进针尖斜面后再改平行进针穿刺入血管.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与持针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利用输液器内负压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进针方式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的进针方式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影响,寻找减轻患者疼痛的最佳静脉穿刺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清醒病人600例,在手背同一部位接受静脉输液(均由笔者一人操作),以静脉穿刺时针头斜面向左、向上、向右为标准分三组进行观察,用疼痛WHO数字分级法进行评分,同时统计各组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静脉穿刺时针头斜面向左组及斜面向右组疼痛分值均明显低于斜面向上组(P〈0.01),成功率也较高(P〈0.01)。结论静脉穿刺时针头斜面向左或者向右,不仅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穿刺前血管的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将传统的拍打法改为揉搓及按压,尽量使血管充盈,嘱病人手指自然放松,呈半握拳式。主张在静脉正上方直接穿刺进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送进血管0.2~0.5cm,挤压输液管导管检查回血后打开输液开关,送软管。在穿刺时,如不慎致血管破了,而该血管近心端还完好无损时,建议暂缓拔出留置针,先按压穿刺血肿处一分钟,再退出针芯少许,沿血管走向缓慢送软管。结果: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治疗、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使护士的穿刺技能得到提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人对不同拔针方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方法:对2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横向按压穿刺点皮肤针眼处,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拔针法(观察组,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静脉血管方向同时按压静脉血管针眼和皮肤针眼两处)。结果:对照组疼痛反应及局部淤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并能将静脉穿刺后局部淤血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穿刺前血管的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将传统的拍打法改为揉搓及按压,尽量使血管充盈,嘱病人手指自然放松,呈半握拳式。主张在静脉正上方直接穿刺进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送进血管0.2~0.5cm,挤压输液管导管检查回血后打开输液开关,送软管。在穿刺时,如不慎致血管破了,而该血管近心端还完好无损时,建议暂缓拔出留置针,先按压穿刺血肿处一分钟,再退出针芯少许,沿血管走向缓慢送软管。结果: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治疗、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使护士的穿刺技能得到提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 40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握拳法)、进针角度为20°角穿刺,观察组采用新穿刺法(非握拳法)、进针角度为35~45°角直刺血管穿刺,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非握拳方法35~45.角直刺血管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可减轻病人的疼痛,并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易掌握且患者较满意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校2008级本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即传统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平行的持针柄法)与传统进针角度(针头与皮肤呈20°~30°角度进针);观察组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呈45°角)与增大角度进针法(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并保持该角度将整个针尖斜面快速穿刺入血管,进针深度为2~3 mm,然后放平针头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0.5~1.0 cm)。比较两组学生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周浅静脉穿刺教学中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与增大角度进针法实用性和可行性较好,能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8.
改变针头穿刺方向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变进针方向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采取单日传统皮内注射法,即:针尖斜面与病人手腕中轴平行进针,双日采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即针头斜面与患者手腕中轴呈45°进行注射,选择传统法120例患者,改良法12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对照组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2)两种方法穿刺并发症及结果观察的比较血管周围瘀血,皮丘隆起刺激周围皮肤,造成假阳性,对照组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改良法进行的皮内注射患者的疼痛比传统皮内注射法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
进针角度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4 4 0例患者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约6 0°) ,可减轻进针疼痛或达到无疼注射,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近5年来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共4 4 0例,其中男198例,女2 4 2例。年龄15~70岁之间,分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观察和调查比较。2 操作方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由作者本人操作。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同一厂家的一次性输液器,7号针头。选择的穿刺对象均是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均选用手背静脉为穿刺点,原则上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2 1 实验组 选择好患者穿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松拳与握拳在消瘦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将1 000例消瘦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选用手背表浅静脉,采用两种手姿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8.8%,无痛或轻度疼痛为93%;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  相似文献   

11.
静脉穿刺术及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霞 《黑龙江医学》2002,26(7):550-550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为病人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保证。1 选择血管及静穿术的方法1 1 正常清晰 ,粗大弹性好的血管穿刺时 ,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 ,针头斜面向上 ,针头与皮肤成 2 0°角 ,在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 ,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1 2 较细小的静脉穿刺时 ,止血带通常扎在穿刺点近心端 5~ 7cm ,左手固定静脉时不要用力太大 ,针头进皮角度要小 ,采用直刺或旁刺进皮 ,针在…  相似文献   

12.
杨日好  黄艳 《海南医学》2012,23(5):153-154
目的提高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破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自握自穿法,即由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手背,并同时用拇指将穿刺的血管绷直固定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患者握拳的传统穿刺法,对两组穿刺的成功率进行比较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成功率为76%,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握穿刺法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握患者手的同时,拇指可以绷紧皮肤、绷直血管并固定,大大地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成功后,患者不必松拳,避免了患者穿刺成功后因松拳动作导致穿刺部位血管滑动碰到针尖而被穿破。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在普外科住院的患者采用针头斜面向左压痕直刺法行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普外科住院患者300例,男200例,女100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6.5±1.2岁。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用针头斜面向左压痕直刺法行静脉穿刺;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行静脉穿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疼痛减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疼痛减轻的方法 .方法 100例患者、家人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结果 观察两种穿刺方法 ,疼痛反应有差异.结论 针头与穿刺部位皮肤呈5°角直接刺入血管,患者感受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向心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将两组的评估指标:穿刺成功率、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输液速度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对输液速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对手背近指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中效果优于向心静脉穿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额部头皮静脉穿刺针柄翻转180°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40例额部头皮静脉穿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中的针头直接固定或者抬高针尾法.实验组采用翻转针柄180°然后固定的方法.结果 两组固定后药液滴注通畅程度及穿刺局部皮肤疼痛程度、穿刺后针头是否滑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额部头皮静脉穿刺针柄翻转180°易固定且牢固、针头不易滑脱、点滴通畅、药液对局部皮肤疼痛刺激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避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方法. 方法实验组选用深静脉穿刺针,采用改进后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后将针头斜面向心脏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40°置入导丝、导管15-17cm后进行X线透视.对照组穿刺成功后针头斜面不做任何调整,直接置入导丝、导管后进行X线透视. 结果 实验组置入上腔静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邱永霞 《河北医学》2011,17(4):527-529
目的:探讨提高休克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为抢救休克病人赢得时间.方法:对120例休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按新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结果:采用新方法穿刺成功率为95%(57例),采用常规穿刺法的成功率为85%(51例).经过统计学分析有统计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院前急救中对休克患者行颈外静脉置管,迅速补充血容量及药物及时纠正休克,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迅速补充血容量;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管迅速补充血容量,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休克纠正时间、穿刺后针头的脱出率及局部肿胀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休克纠正时间快、穿刺后针头的脱出率及局部肿胀明显下降,两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院前急救休克病人中占绝对优势,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20.
探讨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寻找最佳的动脉穿刺部位。方法对156例急诊须检测血气分析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选5mL注射器及7号针头行股动脉采血,观察组选1mL注射器及4.5号针头行桡动脉采血,对比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按压时间、拒绝穿刺及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按压时间、拒绝穿刺及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1mL注射器及4.5号针头行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为急诊护士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