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和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归纳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辨证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及甲襞微循环的关系。结果:200例T2DM患者临床以气阴两虚证(占比达47.00%)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热盛证(占比为20.00%)、湿热困脾证(占比为17.50%),临床以阴阳两虚证(占比为9.50%)和血络瘀阻证(占比为6.00%)较为少见。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年龄最大,病程最长,而阴虚热盛证患者年龄最小,湿热困脾证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最高。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形态积分、流态积分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低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而甲襞微循环袢周状态积分高于阴虚热盛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 相似文献
3.
4.
5.
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严格筛选出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无其他内分泌疾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胰岛素敏感性比较。结果:Ⅱ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P<0.01),若将健康对照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定为1.00,则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分别为0.815,0.765,0.89;3型间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则阴阳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海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8S):58-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治疗组中医辨证治疗。观测和评估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ins、Homa-IS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IR、血脂各项、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痰浊)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及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等5型,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组(P〈0.05,〈0.01);血脂各项、UA、CRP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组间比较,湿热(痰浊)困脾组和瘀血阻络组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IS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除高密度脂蛋白外)、UA及CRP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在ISI、血脂各项、UA、CRP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湿热(痰浊)困脾和血瘀脉络两型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金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1222-1223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改善IR,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贯穿于T2DM治疗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在改善T2DMI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以中药临床辨证加减治疗34例T2DM患者,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T2DM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T2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初诊的T2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阻络证,每证型组各选择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脂联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N显著下降(P<0.01)。HOMA-IR显著升高(P<0.01);血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2、T2DM中医各证型AP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T2DM中医各证型IR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湿热困脾证组、血瘀阻络证明显高于其它三个证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1、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2、T2DM湿热困脾证患者的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中医其他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T2DM中医证型在血脂联素水平方面的差异,为T2DM中医证型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证型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中医辨证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各项血糖指标、胰岛素使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病症改善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无论是最高胰岛素使用量、最低胰岛素使用量还是平均胰岛素使用量间对比均有明显差异,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病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病症改善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使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来说,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下能够有效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的同时,降低血糖指标,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病症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本次研究4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根据随机均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口干多饮、夜尿频多、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与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抗消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胰抗消胶囊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P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FPG、TC、TG、HbAlc、FINS、IS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HbAlc、FINS、IS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TC、TG、FINS、IS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胰抗消胶囊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肥胖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13年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运用频率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搜集合格文献34篇,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脾虚痰湿(30.0%)、湿热困脾(20.0%)、气滞痰阻(18.6%)、肝胃郁热(11.4%)、中满内热(7.1%)、阴虚燥热(5.7%)、气阴两虚(4.3%)、阴阳两虚(2.9%)。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肥胖2型糖尿病常见证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对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寐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9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进行中医证候学诊断,分析不同证型特点,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方法。结果:2型糖尿病伴有不寐患者主要证型为阴虚火旺证(35.56%),其他依次为痰热内扰证(20.00%),肝郁化火证(17.78%),心脾两虚证(15.55%),心虚胆怯证(11.11%),阴虚火旺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最高,肝郁化火证水平最低;患者的PSQI评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HOMA-IR与腰围(WC)、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Ab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均呈正相关(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常见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查阅2003年-200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病历数据库,筛选西医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历1 611例,对其中医病、证诊断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及其常见并发症的中医病名、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分布仍以传统认识的气阴两虚为主(47.51%),气虚血瘀证为消渴病与脱疽的常见证型。辨证方法不同,以病因辨证,主要为湿、热;以八纲辨证,主要为气虚、阴虚、火热、血瘀;以脏腑辨证,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证候分布及演变具有一定规律,"热伤气阴"基本病机和"微型癥瘕"病理假说很可能是导致其分布规律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搜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对TNF-α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分析TNF-α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TNF-α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理以及中医药对TNF-α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现状,寻找不足,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中医证型在听力障碍中的分布特征 方法:对纳入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听力损伤检出率、损伤程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结果:①听力损伤的检出率为53.0%,以轻度听力损伤为主(79.25%),未检出极重度听力损伤;听力损伤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均大于听力正常者(P<0.05),年龄≥60岁患者的检出率为72.3%。②中医证型为肝肾亏虚证的患者中,听力损伤检出率为81.8%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高,其中医证型以肝肾亏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