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松友饮对高转移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肿瘤生长、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32只成模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0和松友饮剂量递增的C1、C2和C3组,肝脏接种肿瘤24h内开始1次/d灌胃给药,连续5周,每周测体质量。第35d处死裸鼠,计算肿瘤体积及转移情况。另选12只成瘤裸鼠分成对照组和松友饮组,选择上述结果中最合适的剂量,观察生存期。结果:C0、C1、C2和C3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072.73±801.23)mm3、(1779.48±969.59)mm3、(976.30±608.01)mm3和(959.99±376.47)mm3,C2、C3与C0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2组抑瘤率52.90%,肺转移程度明显下降。按C2组剂量给药,裸鼠生存期(75.00±3.86)d,对照组(52.00±2.34)d(P<0.01)。结论:连续5周松友饮灌胃抑制HCC裸鼠模型肿瘤生长、转移,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对HCC病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松友饮"体内、外抑癌作用。方法:明确"松友饮"的组方成份,总结前期相关研究结果,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内容。结果:"松友饮"为5味中药提取物,已分析获得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松友饮"提供质控参考。"松友饮"通过抑制MMP2抑制肝癌(HCC)侵袭性;连续7天灌胃给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连续5周灌胃抑制术后残癌组织IL–1β和PCNA表达,抑制裸鼠模型HCC生长、转移,延缓裸鼠体重下降,延长生存期,增强干扰素(抑制HCC。给药7天的含药血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对HCC体外抑制作用最强。该复方已开展临床研究,但药效物质基础仍需深入研究。结论:"松友饮"具有体内、外抑制HCC生长、转移作用,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裸鼠上皮性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转录因子Twist-1和干细胞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丸小、大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左侧腹腔内注射 HeyA8卵巢癌细胞系制作裸鼠上皮性卵巢癌模型。造模第2天,桂枝茯苓丸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0.03、0.15 g/kg桂枝茯苓丸水溶液,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 d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裸鼠卵巢癌变组织Twist-1和CD133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裸鼠卵巢癌变组织VEGF、HIF-1α表达;采用PCR检测裸鼠卵巢癌变组织VEGF、HIF-1 mRNA表达;测定腹水中IL-2及IL-1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枝茯苓丸大剂量组裸鼠卵巢癌变组织 Twist-1[(61.32±4.12)%比(86.01±7.90)%]、VEGF[(55.51±4.84)pg/ml比(75.12±6.04)pg/ml]、VEGF mRNA[(3.70±0.51)比(5.04±0.33)]、HIF-1α[(9.81±0.65)ng/ml比(17.74±1.31)ng/ml]、HIF-1 mRNA[(1.05±0.10)比(2.31±0.30)]表达下调,腹腔液中IL-2[(7.94±0.67)U/L比(13.30±1.24)U/L]及IL-12[(0.32±0.04)U/L比(0.78±0.06)U/L]水平降低(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通过下调腹腔卵巢癌变组织Twist-1表达,降低VEGF、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2、IL-12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裸鼠上皮性卵巢癌变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裸鼠采用盲肠黏膜内注射HCT116细胞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健脾消癌方10、40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2 ml/10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癌肝、肺、淋巴转移情况。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肝、肺、淋巴转移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肝、肺转移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通过TGF-β介导而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表达,逆转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可能是其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GR基因沉默探讨连朴饮改善急性肺损伤(ALI)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构建沉默GR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制备含药血清,将培养的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0.2 mg/kg组、连朴饮9.3 g/kg组、干扰对照组、GR干扰组、GR干扰模型组、GR干扰地塞米松0.2 mg/kg组、GR干扰连朴饮9.3 g/kg组;运用QRT-PCR法检测AECⅡ的GR基因沉默效率,运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运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IL-8和IL-1β的含量,FITC-Dextran法检测细胞通透性。结果:与干扰对照组比较,GR干扰组的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GR mRNA沉默效率达67%(P<0.05或P<0.01);与连朴饮9.3 g/kg 5%含药血清组比较,GR干扰连朴饮组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IL-8和IL-1β的含量、细胞通透性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9.3 g/kg连朴饮5%含药血清能抑制TNF-α、IL-8和IL-1β分泌,降低细胞通透性,改善AECⅡ炎症反应,从而防治ALI,其部分通过GR为介导是改善AECⅡ炎症反应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移植瘤生长及其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小鼠12只,以荷SGC-7901人胃癌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癌组织转移到裸小鼠胃壁建立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造模后,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6只;原位移植24h后开始灌胃,治疗组给予温郁金水蒸气蒸馏液(2.5g/mL),0.4mL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当动物出现明显消瘦、弓背、神萎等衰竭征象(约9周)时处死动物,观察和比较两组肿瘤抑制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瘤重分别为(0.4189±0.1086)g、(0.7296±0.210)g,P<0.01,抑瘤率为42%;模型组腹膜转移6/6、肝脏转移5/6、腹水1/6,治疗组腹膜转移2/6、肝脏转移1/6、腹水0/6,其中腹膜及肝脏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郁金治疗组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温郁金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联用中药"松友饮"和干扰素α(IFN-α)对高转移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肿瘤生长、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以人高转移MHCC97H细胞建立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48只成模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松友饮"组、IFN-α组及"松友饮"+IFN-α组,肝脏接种肿瘤24h开始每天1次灌胃给药及皮下注射,连续5周。第35天每组随机处死6只裸鼠,计算肿瘤体积及转移情况;剩余成瘤裸鼠用于观察生存期。结果:"松友饮"组、IFN-α组及"松友饮"+IFN-α组肿瘤体积、肺转移结节数及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5周联用"松友饮"显著增强IFNα对HCC裸鼠模型肿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延长生存期,对HCC病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提插水沟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组、中频组和高频组,每组13只,其中模型组、低频组、中频组和高频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低频组、中频组和高频组分别给予针刺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检测脑细胞凋亡指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以及大脑皮质Caspase-3、PCNA表达。结果模型组、低频组、中频组和高频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脑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IL-1β和IL-10、大脑皮质Caspase-3、PCNA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其中高频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脑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IL-1β和IL-10、大脑皮质Caspase-3、PCNA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01±0.24)分、(8.56±1.14)%、(150.06±30.15)pg·mL-1、(16.60±2.11)pg·mL-1、(37.74±3.20)pg·mL-1、(39.64±9.70)%和(12.26±1.90)%,明显低于低频组、中频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不同频率提插水沟穴有助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恢复,其中针刺高频组效果较好,可能与降低大脑皮质细胞Caspase-3、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拮抗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62例总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拮抗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为25.8%,而对照组为48.3%(P<0.05);治疗后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3.4%,而对照组为35.5%(P<0.05)。结论: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能降低大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通莲汤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通莲汤对胃癌MGC803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细胞株MGC803接种于裸鼠右前肢皮下。模型组ig生理盐水溶液10 mL·kg-1,阳性对照组ig消癌平片1.80 g·kg-1的药液10 mL·kg-1,复方通莲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 1.50,0.75,0.37 g·kg-1的药液10 mL·kg-1,各组连续给药3周,再连续观察3周,6周内连续测定裸鼠瘤体体积,最后脱臼处死全部裸鼠,分离瘤组织,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PCNA表达。结果:通莲汤抑制瘤体生长与时间呈正相关,开始给药后第4周达抑瘤峰值;通莲汤高剂量组瘤重(1.55±0.68)g,抑瘤率为(58.40±1.56)%,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莲汤可显著抑制PCNA表达(P<0.05)。结论:通莲汤可抑制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移植瘤生长,其抑瘤机制与下调肿瘤细胞PCN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