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亚军  林建荣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S):131-131,136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法,从而促进专科护理教学改革。方法:选择2005级护理学专科专业学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将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贯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全过程,并于对照组比较学生的能力。结果:实验班护生在学习兴趣、解决问题、协作及运用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病案讨论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应用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专科护理教学改革。方法在我校高级护理教学班的《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病例教学法和传统专科护理教学法进行对照。结果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护生在学习兴趣、解决问题、协作及运用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病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培养护生的沟通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实践观察其教学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有差异。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中专护理教学改革。方法在我校2006级中专护士班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使用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并将二者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班护生外科护理学成绩及其对外科护理学学习相关指标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班。结论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护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护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护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让男护生学好妇产科护理,提高其技术操作水平。方法 41名2004、2005级男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40名2006、2007级男护生采用"评、培、结、调、测"五环教学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男护生的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成绩、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妇产科护理实习科室患者及老师对男护生的满意度、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兴趣度。结果观察组的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妇产科护理实习科室患者及老师对男护生满意度、对妇产科护理的兴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五环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男护生妇产科护理学成绩和患者对男护生满意度,提高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杨平  王连红  王安素  吴单单  张莉 《吉林医学》2013,34(10):1991-1993
目的:探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以下简称护生)417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理解记忆、解决问题能力及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满意度高、学习收获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掌握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将护理学生360人(6个班)分为两组(每组3个班),实验组180人(3个班),对照组180人(3个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两组学生课堂上主动分析案例的能力、课堂注意力、书本知识掌握程度及考试成绩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教学法对培养高职护生能力的成效。方法将80名2008级高职护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教学法外,还引入概念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测试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概念图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学习内科护理学知识,并能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的护生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掌握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护理学生360人(6个班)分为两组(每组3个班),实验组180人(3个班),对照组180人(3个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两组学生课堂上主动分析案例的能力、课堂注意力、书本知识掌握程度及考试成绩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取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学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可明显增强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多元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将2008级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8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多元教学,将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摄像反馈教学法有机结合。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结论:多元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Seminar联合CBL教学法对妇产科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Seminar联合C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93%的实验组护理实习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97.5%的实验组妇产科护理实习生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结论:Seminar联合CBL教学法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受到护理实习生的认可与欢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概念图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便利整群抽取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护生091班和09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091班为实验组,092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概念图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该课程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两组均填写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并接受期末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概念图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护患沟通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学生护患沟通教学环节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实习护生200名,随即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带教法进行讲授,实验组在开展护患沟通知识培训环节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结束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多数实习学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适用于护理学生的临床护患沟通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在我院高职护理班的〈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对照.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高职班护生表示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习思路,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护生的沟通协作精神,熟悉了临床护理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红  原天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0-4881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200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56人(均为女生,年龄在18岁~22岁)按入学时编班随机分对照班一个班(54人)和实验班两个班(102人),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单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课堂教学(A法)和在应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采用病案导入的讨论式课堂教学(B法),并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组学生自身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对于实验组学生自身,B法效果明显优于A法。结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0名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既往教学内容授课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以护生期末技能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技能操作、理论和总成绩分别为25.23±2.27、53.33±3.81和78.57±4.55,对照组分别为23.76±2.75、50.87±3.95和74.63±4.30,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技能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沟通交流、分析问题、人文关怀和审美能力方面,实验组的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成绩及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洋 《当代医学》2013,(18):162-163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中选取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等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改革。教学结束后,对120名护生进行对行动导向教学法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在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方法、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专科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护生能在活动中总结理论要点,提高临床分析和判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山东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本科学生7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和循证护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结论: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