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脑出血首次平均血压(LMBP)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评价。方法:1.不同出血部位的年龄、LMBP的比较。2.同一出血部位死亡组与存活组的1MBP比较。3.1MBP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分析。4.统计学处理:评价用,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相关性分析用直线回归法。结果;1.基底节出血的平均年龄小于皮质下出血(P<0.05);其LMBP高于皮质下出血(P<0.05)。2.基底节出血死亡组的LMBP高于存活组(P<0.05);皮质下出血死亡组的LMBP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基底节出血LMBP与脑出血的死亡率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基底节出血随LMBP的增高其死亡率亦增加,二者具有正相关,LMBP大于18.80KPa基底节出血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脑出血首次血肿量(IVH)与首次平均血压(IMBP)及其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脑出血易感性假说即P=K■。方法:1.不同出血部位的年龄、IVH、IMBP进行比较。2.同一出血部位存活组与死亡组的IVH进行比较.3.IVH与年龄、IMBP、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4.统计学处理:评价用X±SD;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直线回归。结果:1.基底节、皮质下出血与丘脑比较显示:IVH大(P<0.05)。2.基底节与皮质下出血比较:平均年龄小(P<0.05);IMBP高(P<0.05)。3.死亡组的击底节、皮质下出血的IVH大于存活组(P<0.001)。4.相关性分析:IVH与IMBP相关性:基底节呈正相关;基底节及皮质下均显示相关。结论:基底节出血的IMBP及病死率、皮质下出血的病死率随IVH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8例自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与生命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多部位出血,出血量〉6ml,表现复杂的死亡率达80% ̄100%;出血部位单处,出血量〈4ml,表现轻的死亡率为10% ̄20%。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影响桥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葛洲坝中心医院1993年5月~1998年2月收治的219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高钠血症21例,发生率为9.59%。现对急性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1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全部经CT证实,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血管分类标准[1]。而高钠血症的诊断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为标准。(2)方法:219例患者均在住院24小时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钠,对首次测定异常或禁食及临床估计可能出现高钠血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原发性脑出血(ICH)患者发病24h内平均动脉血压(MA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近5年间住院治疗的ICH患者病历,共641例患者符合入组织条件,有发病24h内血压(BP)、血肿大小的记录。以第一天最高的一次血压记录计算MAP。结果:基底节及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发病24h内MAP及血肿大小均有明显关系。MAP较高,血肿较大者预 后较差。结论,发病24h内MAP及血肿量是影响丘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两大因素,但还不能作为急性期ICH患者抗高血压治疗的依据。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急性期BP变化的因素以及抗高血压治疗及BP下降速率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锋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2):106-107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时血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560例脑出血病人,其中壳核出血680例、丘脑出血481例、脑叶出血152例、小脑出血118例、桥脑出血129例,并将它们各自入院时死亡组的平均血压与生存组的平均血压作了比较。结果死亡组入院时的平均血压在壳核出血型(18.13±4.53kPa)和丘脑出血型(17.6±3.06kPa)中明显高于生存组的平均血压(壳核出血型16.4±2.8kPa、丘脑出血型13.46±2.93kPa)(P<0.01),而在脑叶出血型(死亡组15.46±2.93kPa、生存组15.33±2.8kPa)、小脑出血型(死亡组15.73±3.86kPa、生存组16.26±2.93kPa)和桥脑出血型(死亡组18.13±3.73kPa、生存组17.2±3.2kPa)中平均血压与临床结果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以上数据显示在壳核出血型和丘脑出血型死亡率升高与入院时血压升高有关,在脑叶出血型、小脑出血型以及桥脑出血型中平均血压与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陈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502-1503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血压变化与急性期生命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发病时收缩压较发病前均明显升高,死亡组治疗后24、36和48 h的收缩压再度升高,并接近于发病时血压,而存活组的收缩压不再升高。结论:治疗后24~48 h收缩压是否持续升高是判断其急性期生命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早期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了81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水平,按血压水平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早期血压水平过高(SBP≥29.4kPa,DBP≥18.0kPa或MAP≥20.0kPa)或过低(SBP<18.7kPa或MAP<13.3kPa)死亡率均增加。结论脑出血早期血压水平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平均动脉压与临床预报的关系。方法 就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诊治的338例脑出血病人发病24小时内最高平均动脉压(MAP)的4周内死亡率进行分组研究,并就年龄、出血量及中线偏移程度与MA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周内死亡率随MAP增高而增加,MAP≥20kPa时死亡率明显增高(66.3%,P〈0.01),MAP与年龄显著负相关(r=0.122,P〈0.05),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出血属内科危急重症。急性脑出血后出现血糖升高、持续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血糖值均有增高,出血量大小不一的住院患者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致残率。方法:将84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病年龄在34岁~77岁,平均年龄57.7岁;死亡33例,病死率为39.3%,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避免脑出血发生的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并发低钠血症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412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清钠降低情况及头部C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死亡108例(26.2%);低钠血症患者68例,死亡38例(55.9%),p〈0.01(x^2=24.272),低钠血症的程度与病死率呈负相关(Y=0.974),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及低钠血症的程度关系密切,血清钠越低,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彭建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10-111,13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I临床特征及CT特征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在发病就诊时的血压、意识状态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中59.6%为男性,40.4%为女性。出血比例最大的为幕上脑实质出血,占72.2%(143/198);与存活患者的出血量比较,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明显较多(P〈0.05)。与三组的死亡患者比较,存活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就诊时的意识状态均为昏迷。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出血量、血压及就诊时患者的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周玲  沈阳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78-37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脑出血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采指尖血做白细胞计数,观察不同出血量、出血部位、病情危重度和死亡患者的白细胞增高率。结果白细胞增高组病死率高于白细胞正常组,脑叶出血白细胞增高率低于其他部位出血(P〈0.05),基底节大面积脑出血白细胞增高率高于其他部位(P〈0.05),50ml以上出血患者白细胞增高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病情重、死亡率高,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泰  吕玉宝 《医学综述》2006,12(24):1511-151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高发病,其血压调控的好坏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预后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回就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黎丽嫦  刘玲玲 《中外医疗》2013,32(11):99-100
目的探究分层分级管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9—2011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实行分层分组管理方法,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并在未来的24个月内进行跟踪回访。结果实验组的50例患者仅4人复发,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25例复发。结论分层分级管理可有效控制脑出血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与脑梗塞急性期血粘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试验。对9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血粘度测试,其结果显示出血组血粘度明显高于梗塞组(P<0.01),为脑出血的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及出血后梗塞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及治疗措施。研究表明,该病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及高血压病史长短有关,临床确诊后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存希望及提高生存质量,药物治疗方面应合理用药,加强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血尿酸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比较90例脑梗死、90例脑出血患者、90例健康对照的血尿酸含量。分析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血尿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正常对照组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脑出血组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脑梗死恶化组血尿酸值明显高于好转组。脑出血恶化组血尿酸值亦高于好转组。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脑出血的类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