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三维超声血管容积指数(VI)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omtec 3D Sono ScanPro1.2对42例乳腺肿瘤进行三维重建,计算肿瘤的三维血管容积指数,对手术后的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乳腺肿瘤的三维超声成像图立体感明显,其三维血管容积指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VI=0.90,P<0.001。结论VI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肿瘤超声彩色像素密度、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病理切片微血管密度相关性。方法对56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获得超声多普勒彩色像素密度、超声造影增强强度,术后病理标本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乳腺肿瘤恶性组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EI、彩色多普勒彩色像素密度CPD及微血管密度MVD高于良性组(P0.01),EI、CPD与MVD均呈正相关,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分别r_(CPD)=0.576、P=0.005,r_(el)=0.886、P=0.000。结论与超声多普勒彩色像素密度相比,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微血管密度有更高的相关性,能更客观评估乳腺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3D-CPA)特点及其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3D-CPA鉴别卵巢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40例卵巢癌,27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术前应用3D-CPA检测肿瘤的血管分布类型并计算肿瘤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术后分别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VEGF染色强度。结果:卵巢癌的MVD及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5)。以3D-CPA血管指数>0.02条/cm^3诊断卵巢癌敏感性77.5%,特异性81.5%。卵巢癌的血管指数与MVD呈等级相关(rs= 0.503,P<0.01)。结论:3D-CPA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105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28个病灶(62个良性,66个恶性)进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估各项造影增强模式及造影参数.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达,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定量参数与MVD、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除边界特征外,各项造影增强模式均与MVD、VEGF显著相关(P<0.05).向心性增强、不均匀增强、灌注缺损、明显增强、周边放射状增强均多见于高MVD组和VEGF高表达组.恶性肿瘤的达峰时间较良性快,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良性肿瘤(P <0.05).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均与MVD显著相关(P<0.05),曲线下面积与MVD的相关性最高(r =0.81,P<0.001).所有造影参数中只有曲线下面积与VEGF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定量参数与病理MVD有很好的相关性,可成为术前无创性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三维彩色能量血管成像(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TV3D-CPA)检测卵巢肿瘤的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TV3D-CPA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TV3D-CPA技术检测61例卵巢肿瘤患者(38例卵巢恶性肿瘤,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8例卵巢良性肿瘤),观测肿瘤内血管分布类型,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asculary index,Ⅵ).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分析Ⅵ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卵巢恶性肿瘤血管分布Ⅲ型30例(78.9%),明显高于良性肿瘤(1例,5.6%),以3D-CPAⅢ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78.9%,特异性86.9%.卵巢恶性肿瘤Ⅵ与MVD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以Ⅵ≥0.035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84.2%,特异性70.0%.卵巢恶性肿瘤Ⅲ、Ⅳ期Ⅵ及MVD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8例卵巢恶性肿瘤Ⅵ与MVD呈正相关(r=0.684,P <0.01).结论TV3D-CPA可术前评价卵巢肿瘤血管的生成,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52例乳腺肿块患者(25例良性,27例恶性),采用百胜Technos DU8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获取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幅度、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开始~90 s平均强度.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恶性组的峰值强度、增强幅度、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及开始~90 s平均强度均高于良性组(P<0.01).恶性组的病理微血管密度也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上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最佳(r=0.89,P<0.001).结论 乳腺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活体评估乳腺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肿瘤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的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3D-CPA),术前检测38例甲状腺肿瘤血流信号(恶性22例,良性16例)计算3D-CPA血管指数(V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例甲状腺癌3D-CPA VI和MVD分别为(9.69±4.37)条/cm3和(51.33±12.86)/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796,P<0.01),16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D-CPA VI和MVD分别为(4.96±1.19)条/cm3和(20.11±8.05)/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814,P<0.01),良、恶性两组3D-CPA VI、MVD分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2.020,P<0.001;t=2.016,P<0.001).以VI大于6条/cm3诊断甲状腺癌,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2%、87.50%.结论 3D-CPA能立体、直观显示甲状腺肿瘤血供,血管三维定量测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较好,血管三维能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提供有效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8.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研究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及病理基础。方法:85例乳腺肿块级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组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恶性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有关;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这与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有关,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三维彩色血管定量指标血管指数(vascularityindex,VI)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微血管密度(microsvessel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colorpowerangiography,3D-CPA)术前检查50例肾癌患者,计测VI值;术后对肿瘤组织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用抗CD105单克隆抗体及抗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测MVD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肾癌患者VI与MVD呈正相关(r=0.554,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级,各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VI与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箱式图显示肾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与VI、MVD呈相关趋势,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VI、MVD亦增高。结论肾癌3D-CPA定量指标VI与肿瘤病理MVD相关密切,VI能在术前客观显示肾癌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血管分布情况,可作为判断肾癌预后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乳腺小肿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 分析乳腺小肿瘤的二维超声及彩色血流特点,提高小乳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采用ATL超9HDI型彩超诊断仪,对45例乳腺小肿瘤的二维图像和其血流特征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小乳癌形态不规则占82.1%(23/28)、回声不均匀占75%(21/28)。病灶内微小钙化及后方衰减为小乳癌所特有。血流动力学分析表明,良恶性组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有显著差异,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p)无差异。结论 综合分析乳腺小肿瘤的二维及彩色血流特点,可提高小乳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癌术前超声检测彩色血流平均密度(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MCVD)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肾癌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计测MCVD值,术后对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用抗CD10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测MVD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CVD与MVD呈正相关(r=0.480,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Ⅰ~Ⅲ级,各病理组织学分级的MCVD及MV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随肾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MVD值增加,MCVD值也增加,MCVD能客观显示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肾癌的血管分布情况,可作为术前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肝脏肿瘤谐波造影三维超声与造影二维超声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与谐波造影二维超声的比较.探讨谐波造影三维超声在评价肝脏肿瘤血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编码谐波造影功能对21例肝脏肿瘤患者行造影二维超声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者在显示肿瘤血管像、灌注像、血管及灌注综合像方面的不同。结果谐波造影三维超声较造影二维超声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血管像,显示血管及灌注综合像的能力亦优于造影二维超声,但在显示肿瘤灌注像方面,二者作用相似。结论谐波造影三维超声能更好地反映肝脏肿瘤的血供特点,可为肝脏肿瘤的影像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15例乳腺良恶性肿块术前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 ,分析其血流情况及三维超声成像效果。结果三维超声成像图像清晰 ,可直观、立体地显示乳腺肿块X、Y、Z轴三个断面及内部结构。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77.5 %、89% ,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敏感性为 98% ,特异性为 90 .5 %。彩色多普勒在恶性肿块中 10 0 %可探到动脉型血流 ,中等量至多血流占 6 2 .3% ,RI值为 0 .75± 0 .0 6 ;而良性肿块中 ,80 .6 %为无至少量血流 ,RI值为 0 .6 0± 0 .0 7,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合三维超声成像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 ,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分布对乳腺肿块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95例108个乳腺肿块,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直观性、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也高。结论 可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乳腺肿瘤新生血管,探讨不同微血管密度(MVD)乳腺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乳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7例,良性肿瘤30例,恶性肿瘤27例。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肿瘤增强模式及造影参数:峰值强度(PI)和达峰时间(TTP)。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按照MVD均值将患者分为高MVD和低MVD组,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 57例乳腺肿瘤患者MVD均值为(44.51±10.11)个/高倍视野(×200)。高MVD组肿瘤区PI值高于低MVD组(P<0.05);高MVD组和低MVD组肿瘤造影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后PI值较高、呈不均匀增强的肿瘤,其恶性可能较大,MVD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二维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价乳腺肿瘤血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价乳腺肿瘤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13个乳腺病灶进行二维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记录各自声像图表现。结果同一病灶的二维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更好的评价乳腺肿瘤血管,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肾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及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3D—CPA术前检测120例肾癌患者,进行血管分型,计算血管指数,检测术后肾癌肿块内MVD,并对肾癌患者按Robson法进行临床分期,分析MVD与其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3D—CPA血管分型肾癌Ⅰ期、Ⅱ期的以Ⅱ型、Ⅲ型血管为主,肾癌Ⅲ期、Ⅳ期以Ⅲ型血管为主。肾癌Ⅲ期、Ⅳ期的血管指数、MVD较Ⅰ期、Ⅱ期大(P〈0.05)。肾癌3D—CPA血管分型、血管指数与MVD相一致,且肾癌血管指数与MVD呈正相关(r=0.842,P〈0.01)。结论3D—CPA能客观显示各期肾癌的血管分布及数量,可作为肾癌分期诊断及评估转移预后的参考指标,将3D—CPA评价肾癌血管生成情况与MVD检测结合起来能更准确地评价肾癌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EUS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观察CEUS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乳腺肿瘤患者(恶性52例,良性36例)行实时CEUS,分析肿瘤特点,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值,计算MVD。结果良、恶性肿瘤在CEUS增强强度、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有无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肿瘤峰值减半差值时间(ΔHT)、峰值强度(PI)、MVD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5)。结论 CEUS有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且肿瘤增强强度与MVD有关。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与乳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定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乳腺癌超声造影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乳腺癌49例术前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所得参数与术后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测得的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与MVD、VEGF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始增时间、峰值时间与VEGF表达负相关(P<0.05),但与MVD无相关性(P>0.05),曲线上升支斜率、平台持续时间与MVD、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与MVD、VEGF表达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兔VX2肿瘤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VX2肿瘤血管及其灌注的价值。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0只,用VX2瘤株种植于兔大腿股外侧浅肌层,2~3周后应用TomTec三维超声工作站采集肿瘤灰阶及彩色多普勒三维数据,计算肿瘤血管的容积指数(VI)。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VI与MVD、VE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兔VX2肿瘤血管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参数VI与免疫组化参数MVD及VEGF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0.9199,P〈0.001;r=0.6871,P〈0.05)。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敏感客观地反映肿瘤的血供,为在体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及其灌注提供了一条新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