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 30 7例 ,其中 2 5例采用AF内固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 5例中 ,男 17例 ,女 8例。年龄 2 1~ 6 2岁 ,骨折部位T114例 ,T12 7例 ,L19例 ,L2 5例。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Frankl分级 :A级 12例 ,B级 7例 ,C级 6例。均在1周内行手术治疗。1.2 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 ,后正中切口 ,显露椎板、关节突及横突根部。先行后伸牵引将脱位或压缩脊椎整复 ,摄X线平片证实。选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 ,分别于伤椎上下两椎的4个椎弓根中钻入 4枚椎弓根螺钉 ,在X线监…  相似文献   

2.
刘太福 《四川医学》2002,23(10):1036-1037
我院骨科 1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收治 T11、T12 、L1、L2 爆裂骨折患者 18例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手术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2岁。受伤原因 :坠落伤 10例 ,压砸伤 8例。伤后入院时间 3小时至 8天 ,平均 3.6天。骨折部位 :T112例、T12 6例、L18例、L2 2例。术前 CT检查椎管平均占位率 5 0 %。截瘫指数按 Frankel分级 ;A级 3例 ,B级 10例 ,C级 5例。随访时间 2~ 9个月 ,平均 6个月。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充分后 ,全麻下取侧卧位 ,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后入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入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的患者30例,平均随访25月.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后入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  相似文献   

4.
侧前方减压术治疗晚期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解放军第五医院外二科陈国能,杜鸿章,穆希胜,阎乔生近年来脊柱脊髓损伤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多种椎体间内固定器具的出现,为早期处理,减少残废做出重大贡献。但由于受伤早期某些因素的限制,仍有一些伤员需后期再次处...  相似文献   

5.
背景: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目前存在多种选择。一般认为与侧后方入路和侧方入路相比,侧前方入路可获得更加开阔的术野。然而侧前方入路对呼吸系统有一定影响,且不是脊柱外科医生最熟悉的入路。如果能从脊柱外科最常用的的后正中切口获得开阔的术野和操作空间,则比较理想。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讨后正中入路脊髓环形减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后正中入路脊髓环形减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51岁。单节段手术13例,双节段手术2例,共切除17个椎间盘,其中T10/11 2个,T11/12 4个,T12L1 5个,L1/2 6个。1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5月。通过手术时间、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背痛及后凸矫正等指标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同期因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行侧前方入路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3 min,失血量平均1067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4天。3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无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手术节段局部后凸矫正角度平均为4.8°。1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12例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与行侧前方入路手术的患者相比,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患者的比例更高,后凸矫正角度更大,围手术期并发症比例更低。 结论:后正中入路脊髓环形减压术用于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侧前方入路的临床疗效具有可比性。对特定病例可以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一般指T12-L1或T12—L2段脊椎,约50%以上的脊柱骨折是位于该水平。脊柱骨折好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区域,而胸腰段脊柱在结构上的以下特点,构成了其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1)其上为较固定的胸椎,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转换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2)胸椎生理后突,腰椎生理前突,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应力易集中于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 我们对胸腰段骨折伴完全截瘫7例及不全瘫21例,采用侧前方减压术,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结果 经半年至3年的随访,28例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7例全瘫患者在感觉和运动方面均得到部分改善,特别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明显.结论压迫存在是侧前方减压的主要手术指征.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具有损伤小、减压直接充分、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1988年以来,我科对脊柱压缩骨折合并脊髓不完全损伤,经保守治疗截瘫恢复进展不大的11例患者,采用后入路前减压术式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一、手术方法全麻插管,俯卧位,沿棘突切开,暴露单侧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用锐利骨刀自棘突正中  相似文献   

9.
韦国武 《中国医疗前沿》2013,(3):45+56-45,56
目的探讨实施前路减压固定手术后的患者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09年2月-2012年10月收诊的3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进行了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观察术后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均未见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经随访未出现脊髓再损伤状况,全瘫痪患者4例未见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状态,其余照Frankel分级:1级15例,2级16例,3级3例,所有患者伤椎位置脊椎曲度均未见畸形凸起,植骨融合愈合正常。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对患者神经恢复较好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强的优点,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脊髓前方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不全性截瘫22例,术后平均随访3.2年,均有Frankel1~2级的改善。结果说明,前路手术是在直视下手术,具有脊髓损伤机会少、病灶清除彻底、截瘫恢复率高、内固定坚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4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结果4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5a,平均2.2a。X线片提示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到3°,畸形得到纠正,植骨均已融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4.5%,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1级23例,恢复2级9例,恢复3级2例,无恢复5例,与治疗前比较p〈0.01(x^2=16.327)。结论对于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I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1995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Kaneda装置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分析合并脊髓损饬10例,其中T_(12)1例,L_15例,L_22例,L_32例。CT扫描均有前、中柱损伤,前方的碎骨块和椎间盘组织压迫脊髓,椎管狭窄率为52%~88.2%,平均为66.1%。X线片脊柱后凸角为10°~26.3°,平均为19.8°。术后随访平均8mo,椎管扩大,脊柱序列恢复正常,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两级以上。作者认为该方法脊髓减压彻底,脊柱重建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原理,矫形满意,对脊髓神经根功能的恢复,避免迟发性损伤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14.
RF为复位(Reduetion)固定(Fixation),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项新技术。3年来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胸腰段推体不稳定性骨折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RF为复位(Reduetion)固定(Fixation),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项新技术。3年来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胸腰段推体不稳定性骨折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与重建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六一  刘仲前  王跃  张斌 《四川医学》2003,24(2):161-162
目的 正确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最佳脊髓神经根恢复并减少晚期并发症。方法 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56例,其中新鲜骨折53例,陈旧骨折3例,按骨折类型结合脊髓神经根致压物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其中前路手术30例,后路手术24例,前后路手术2例。手术行减压,足够骨量植骨,现代脊柱前后路器械内固定,达到减压彻底,恢复节段解剖结构和植骨融合目的。结果 56例均得到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1例术后瘫痪加重,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获I级以上恢复者达91%。结论 采用不同入路术式彻底解除椎管压迫并恢复节段解剖结构才能创造脊髓神经根恢复的最佳条件。当代的脊柱前后路内固定系统为重建脊柱序列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胸腰段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胸腰段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部位。胸腰段骨折易伴发神经损伤,增加了治疗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内固定器械和手术技巧的改进,胸腰段骨折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胸腰段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脊柱骨折系骨科常见创伤,发病率逐年递增。通过研究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以看出,手术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就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简单的综述。脊柱骨折是最常发生于青壮年的严重骨科创伤。平常时期,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3.7%~5.5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地震时,其发病率更高,可达11.3%~15.1%。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这些严重脊柱损伤造成的支出做~精确统计,但是每年因脊柱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和丧失劳动力的损失数额惊人。临床上,大部分骨折发生在脊柱活动范围大与小的变动处,我们把此部位称为胸腰段(T11~L12)。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6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按照就诊单双数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表现、肌酸激酶水平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且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明显效果,操作简单,疼痛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经CT胸片检查患者均在胸腰段骨折,据手术入路部位不同分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实验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后恢复进展。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出血量和高度矫正率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实验组术后病灶Cobb凸角和va 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处脊柱骨折经过椎旁肌群间隙入路相比较传统的后方正中入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好,组织伤害小,围手术期参数记录优,具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