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省部分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采用统一监测表格“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1995年1月1日1996年3月31日对部分药物滥用者调查登记。本文对上报的945例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男性,未婚、初中文化程度、21-30a年龄段的无业、个体者、工人是滥用主要人群,滥用药物1a以内占57.99%,烫吸是主要用药方式,滥用主要药物是海洛因,滥用多种药物现象严重,药物主要来自“黑市”。  相似文献   

2.
贵州、甘肃两地药物滥用监测站采用统一监测表格“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于1992年下半年分别对当地戒毒所收治的部分药物滥用者调查登记。本文对上报的998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 a以下的无业、工人是主要滥用人群;滥用药物1a以内者占多数;烫吸和烟枪吸食是主要滥用方式;滥用的主要药物是阿片和海洛因,各为56.2%和42.9%;30 a以下滥用者滥用的主要成瘾性药物是海洛因和阿片,60 a以上滥用者中滥用的主要成瘾性药物是阿片;药物多来自非法渠道“黑市”。两地滥用多种药物现象严重,各为91.4%和97.4%,滥用的非阿片类药物分别是解热止痛片和烟草、酒、镇静催眠药类。多药滥用给治疗、预防和管制都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加强缉毒、杜绝毒源,强制戒毒,开展药物滥用预防的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仍是禁毒、戒毒、铲除药物滥用斗争中三重并举的工作。 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建立药物滥用监测网,采用统一的监测表格和分析标准,可以分析比较各地的药物滥用特征和滥用药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5年至2008午监测报告药物滥用流行现况和新发生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滥用行为特征,为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05年至2008年本地区戒毒机构收戒药物滥用者进行监测,其中新发生人员作为本项研究调查对象。结果:2005年至2008年监测报告新发生药物滥用者所占比重呈增长变化趋势,2008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3.8%。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主要滥用物质从鸦片变为海洛因,2008年海洛因滥用比例为83.1%。新发生人员以男性、35岁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无业人员居多,四年期间未有明显变化。与药物滥用有关行为方面,“满足好奇”是发生滥用药物主要原因;“同伴提供”是获得滥用药物的主要途径;“居家住所/朋友家”是滥用药物主要场所;烫吸是主要滥用药物方式。结论:海洛因已成为本地区目前主要流行滥用物质,同时存在其他物质(大麻、“K粉”、“麻谷丸”、“摇头水”及吗啡、度冷丁、曲马多、安定、三唑仑等)的滥用情况,且滥用物质的种类逐年增加。男性青壮年、低学历和无业人员是发生药物滥用行为的易感人群,而缺少防范药物滥用的心理素质,易受同伴诱惑或外环境影响,可能是导致发生滥用药物行为的重要原因。滥用药物多采用吸入方式,注射药物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4.
日本滥用的主要药物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药物滥用流行始于二战结束后 ,当时滥用的主要物质有甲基苯丙胺(MA)、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麻、海洛因和致幻剂 ,其中滥用最多的是MA。下面就日本主要滥用的几种药物的情况、MA滥用者的治疗与康复及药物滥用对策简要介绍如下 :1滥用的主要药物1.1苯丙胺 (主要是甲基苯丙胺 )MA的滥用最初发生在二战期间 ,主要是日本的作战士兵和兵工厂里的工人使用,以增强战斗力和解除疲劳。二战结束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MA便迅速流入社会 ,出现了第一次MA流行性滥用。当时的日本人在精神和躯体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来自饥…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521例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南宁市521例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如,民族分布,婚姻状况,社会职业,文化程度,首次滥用年龄分布,滥用年限,滥用药物,滥用方式以及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和中年人,个体经营者和待业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滥用的药物均为海洛因。98.5%的海洛因购自黑市,烫吸和静脉注射是主要滥用方式。笔者对控制药物滥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籍184例自愿戒毒者药物滥用流行现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滥用行为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防治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调查表》对2008年~2009年我戒毒所收治新疆籍药物滥用者进行监测。结果:2008年~2009年监测184例新疆籍药物滥用患者主要滥用物质为海洛因、大麻﹙麻烟﹚兼有曲马多、安定,三唑仑的滥用。以男性、40岁以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无业人员居多。与药物滥用有关行为方面:"为追求欣快/刺激"是发生滥用的主要原因;"同伴提供"是获得滥用药物的主要途径;"暂居地/宾馆/出租房"是滥用药物的主要场所;"静脉注射"是药物滥用的主要方式。结论:海洛因、大麻﹙麻烟﹚已经成为新疆籍药物滥用患者主要流行滥用物质,同时存在曲马多、安定、三唑仑的滥用。男性,小学以下文化,无业人员是发生滥用的主要人群。缺乏防范药物滥用的心理素质易受同伴诱惑和外环境影响,盲目追求欣快/刺激是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滥用药物多采用静脉注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宁市521例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如,民族分布、婚姻状况、社会职业、文化程度,首次滥用年龄分布、滥用年限、滥用药物、滥用方式以及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和中年人,个体经营者和待业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滥用的药物均为海洛因。98.5%的海洛因购自黑市。烫吸和静脉注射是主要滥用方式。笔者对控制药物滥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药物滥用的流行现况,为禁毒、戒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江西省2013年度收集到的422例女性药物滥用者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这类人群滥用品种与2012、2011、2010、2009年度比较。结果:女性滥用者初次滥用药物平均年龄为24.7±6.3 a,主要集中在21-30 a,占54.0%,并且最小的只有13 a;药物滥用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9.8%、未婚者比例达到39.3%、无业者占样本的90.8%,主要滥用药物为海洛因,占65.9%。与前4年比较,新型毒品冰毒、麻古丸、摇头丸使用量有显著增加,同时处方药曲马多占有一定比例,但呈下降趋势。滥用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家人或同伴影响/教唆、追求欣快、刺激。滥用方式以注射使用为主(210例,占49.7%);有共用注射器行为30例,占14.3%;艾滋病结果呈阳性12例,占5.7%。结论:(1)女性药物滥用者主要以青年、低学历、无业人员居多;(2)主要滥用药物为海洛因,但新型毒品使用和处方药的滥用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2012年女性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或管教人员),使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2年河南省女性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女性药物滥用者774例,年龄分布16-60 a,其中31-40 a者占37.7%,居各年龄段之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3.8%;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83.5%;婚姻状况:未婚关系占52.2%;滥用的药物以"底料黄皮"为主,愈来愈多的女性吸毒者特别是30 a以下的女性吸毒者选择新型合成毒品;主要滥用原因是追求欣快、刺激;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为主。结论:建议针对女性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关心与关爱女性药物滥用者的教育,减少对社会、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3~2015年甲基苯丙胺的滥用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3~2015年山东省缉毒部门查获的和戒毒机构收治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药物滥用行为特征与药物滥用相关的疾病及检测结果等。结果:17 656例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中,3年数据分别为2 925例,4 858例和9 873例,分别占该省全部监测人群比例的89.12%,93.01%和96.15%。滥用人群以男性、初中文化程度、21~40岁、无配偶、无业人员为主。女性滥用者、无配偶、无业人员比例有逐年升高和向更高年龄层扩散趋势。滥用药物的主要原因为追求欣快、刺激;同伴提供为获得药物的主要途径,“溜冰”为主要滥用方式,且滥用方式趋于多样化。车内滥用比例增加,滥用甲基苯丙胺者尤其是注射方式滥用者感染HIV比例有所上升。结论:该省甲基苯丙胺滥用呈增长态势,但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应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关注注射用方式滥用甲基苯丙胺者HIV感染情况并加强干预、加快立法遏制毒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丽江地区药物滥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丽江地区药物滥用特点及一般情况。方法·· :采用自拟的《药物滥用情况调查表》,对丽江地区强制戒毒所收治的50例戒毒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成瘾药物的种类、用量,初始吸毒的时间、用量,吸毒方式,初始药物滥用原因,复吸原因等。结果··:50例被调查者全部为海洛因滥用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26.6a±s5.4a ;民族 :汉族10例,纳西族28例,彝族5例,其它少数民族3例 ,其余不详 ;多数吸毒者 (82 % )初始吸毒时间在1996年3月 -2000年5月 ;滥用的其它成瘾药物有:哌替啶(6.1 %)、美沙酮(4.1 %)、二氢埃托啡(2.0%)、地西泮(2.0 %)、三唑仑(2.0 %)等 ;初始吸毒方式主要是烫吸(占68.8 %),后来多转为注射(67.3%) ;有26.5%的人在吸毒前不知道吸毒违法,30%的人不知道毒品对身体的危害,60 %的人不知道吸毒会传染艾滋病;在复吸原因调查中,以“回到以前的毒友中,受到影响”最高(占92.0 %),87.5 %的人“认为戒不掉毒或把握不住自己”的最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结论··:此调查反映了丽江地区药物滥用的一般情况。鉴于该地区日益严重的药物滥用问题 ,建议政府部门从打击毒品犯罪和预防药物滥用两方面加大禁毒力度 ,遏制药物滥用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5~2009年监测报告中医用麻醉、精神药物滥用的流行现况和行为特征,为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05~2009年本地区戒毒机构收戒药物滥用者进行监测,其中将医用麻醉、精神药物滥用情况作为本项研究调查内容。结果滥用的医用麻醉、精神药物种类由2005年10种增长至2009年的15种。主要滥用品种包括度冷丁、安定、吗啡、三唑仑、曲马多等,此5种药物占历年统计结果的前5位。结论滥用的医用麻醉、精神药物种类呈增长趋势,本地区滥用的医用麻醉、精神药物主要包括度冷丁、安定、吗啡、三唑仑、曲马多,同时存在其他医用麻醉、精神药物及部分处方药。  相似文献   

13.
580例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南京市药物滥用情况,本文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了近年来在我所自愿区和强制区治疗的南京地区药物依赖者580例,结果发现滥用者多为青年(21-30a,占73.10%);男性多于女性(1.87:1);未婚者多(占68.79%);职业以无业闲散人员居多(占63.27%),其次是个体商贩和工人(分别占19.30%和16.89%);文化程度低(初中和初中以下占67.76%);药物滥用史在1a内占53.10%;1-2a占26.72%,以后每年成倍递减;滥用方式以烫吸为主(占61.20%),其次为烫吸与注射混用(占34.65%),单独注射者较少(占4.14%);滥用品种主要为海洛因(占99.48%);药物滥用程度以轻度为主(占72.26%)。本文对南京地区药物滥用的特点和有关预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药物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药物滥用情况 ,为该地区的禁毒、戒毒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强制戒毒的1281例药物滥用者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1281例全部为阿片类滥用者 ,有25.21 %同时滥用大麻 ,21.70 %同时滥用三唑仑 ,11.79 %同时滥用地西泮 ;男性占86.26%;30a以下的滥用者占77.52 % ;其中85.58 %的女性滥用者的年龄在30a以下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8.20%;无业、个体和农民占69.74 % ;个体、无业、单亲、重组家庭及孤儿占73.22 %;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和逆反心理。结论··:男性、30a以下、无正当职业、文化程度低、家庭和周围环境欠佳者为药物滥用的易感人群 ,提出我国的禁毒、戒毒工作中应把重点 ,特别是药物滥用的预防工作重点放在该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现状,为更科学地进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药物滥用监测系统数据库,对近三年来云南省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资料和滥用行为特征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滥用行为特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性、无业或者农民为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的好发人群。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药物滥用主要原因是好奇,主要滥用方式是烫吸和静脉注射,主要滥用物质包括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和合成毒品麻古丸及冰毒。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初次滥用平均年龄、进入戒毒机构平均年龄、共用注射器比例、HIV抗体检测阳性率与复发药物滥用者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如何及时将新增加的药物滥用者纳入监测是我国药物滥用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必须充分了解我国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实际情况,扩大监测范围,坚持多元视角对药物滥用问题进行研究,寻求有效的监测方案,并且重视监测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提高药物滥用监测覆盖率。  相似文献   

16.
阿片类滥用者及其多药滥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设计的调查表 ,对155例阿片类滥用者及其多药滥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新滋生的滥用者仍在增加 ,女性滥用者比例升高。94.2%的阿片类滥用者为同时合用非阿片类药物的多药滥用者 ,合用的药物以三唑仑、地西泮、曲马朵为主。合用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病痛 ,增强阿片或海洛因的精神效应 ,寻求更强的作用效果 ,延长作用时间。合用的药物主要来源于药店和医院 ,因而应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监测报告中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0年本地区戒毒机构的收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情况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共调查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219例,其中男性134例(占61.2%),女性85例(占38.8%);在滥用的苯丙胺类物质中,冰毒滥用者最多,185例(占84.5%),其中男性占59.5%;年龄在35 a以下占7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0%;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72.1%;婚姻状况:未婚占68.5%。主要滥用原因是满足好奇;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冰毒和麻谷丸的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和暂住地/租住地为主,摇头丸以夜总会/KTV歌厅为主。结论:河南省监测到的苯丙胺类滥用物质以冰毒为主,年轻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未婚者是滥用的主体。建议针对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8.
The most severe consequences of drug abuse include infectious diseases, overdoses, and drug‐related deaths. As the range of toxicologically relevant compounds is continually changing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 laboratories are encountering analytical challenges. Current immunoassays are insufficient for determining the whole range of the drugs abused, and a broad‐spectrum screening method is therefore needed. Here, the patterns of drug abuse in two groups of drug users were studied from urine samples using a comprehensive screening method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he two groups comprised drug abusers undergoing opioid maintenance treatment (OMT) or drug withdrawal therapy and routinely visiting a rehabilitation clinic, and drug abusers with irregular attendance at a harm reduction unit (HRU) and suspected of potential NPS abuse. Polydrug abuse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but was more pronounced among the HRU subjects with a mean number of concurrent drugs per sample of 3.9, whereas among the regularly treated subjects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was 2.1. NPS and pregabalin were more frequent among HRU subjects, and their abuse was always related to drug co‐use. The most common drug combination for an HRU subject included amphetamine, cannabis, buprenorphine, benzodiazepine, and alpha‐pyrrolidinovalerophenone. A typical set of drugs for treated subjects was buprenorphine, benzodiazepine, and occasionally amphetamine. Abuse of several concurrent drugs poses a higher risk of drug intoxication and a threat of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OMT. Since the subjects attending treatment used fewer concurrent drugs, this treatment could be valuable in reducing polydrug abuse.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