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不同阳性类型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血清ADA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俗称“二对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按HBV标志物阳性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50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HBVDNA阳性;B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HBVDNA阳性或阴性;C组94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HBVDNA阳性或阴性。全部患者均检测其血清ADA水平。正常对照组60例。结果血清AD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中的HBVDNA阳性患者均高于HBVDNA阴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血清ADA水平略高于B组中的HBVDNA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DA水平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一个良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或携带者血清AD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其水平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517例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517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其HBV免疫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98.24%;HBsAg、HBeAg阳性组为100.00%;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为60.98%;HBsAg、HBcAb阳性组为37.71%;HBcAb阳性组为12.90%。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采用FQ 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时,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与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乙肝病毒基因(HBV-DN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送检的乙型肝炎患者标本70例。全部患者分别采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采用FQ-PCR检测HBVDNA,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BV-DNA检测结果发现,全部70例患者标本中,23例患者标本为HBVDNA阴性,47例为HBV-DNA阳性。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全部7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3例患者为HBeAb、HBeAg、HBsAb、HBsAg阴性,2例患者为HBeAb、HBsAg阳性,3例患者为HBeAg、HBsAg阳性,3例患者为HBcAb、HBeAb、HBsAb阳性,23例患者为HBcAb、HBeAb、HBsAg阳性,36例患者为HBcAb、HBeAg、HBsAg阳性。结论:在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应用FQ-PCR检测HBV-DNA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前者能对患者有无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准确判断,后者则能对病毒复制和病毒感染进行...  相似文献   

4.
林静华  蔡杰  陈晓洁  林少微  张娟  王雪华 《中国校医》2013,27(4):278-278,280
目的探讨2种HBV感染模式患者血清ALT、CG、β2-MG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10例HBV感染者按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模式分为A组(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和B组(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同时选取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测定ALT、放射免疫法测定CG和β2-MG、ELISA法检测HBV标记物。结果 A组和B组ALT、CG、β2-MG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LT、CG、β2-MG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ALT、CG、β2-MG水平,可较早期、较全面的反映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可协助临床对肝脏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癌患者300例为乳腺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滴度及肝功能。结果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sAb滴度、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0~59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eAg滴度、HBcAb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观察对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乳腺癌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各组HBVDNA>1.00ⅹ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指导乙肝病毒携带产妇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在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80例血清HBV抗原阳性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结果大三阳组乳汁的病毒载量(7.2×107±2.1×107)要高于小三阳组、HBsAg、HBcAb阳性组,P<0.05。大三阳组乳汁的乳汁的HBV-DNA阳性率(100%)明显高于小三阳组、HBsAg、HBcAb阳性组,P<0.05。小三阳组乳汁的HBV-DNA病毒载量(5.2×104)±(1.9×104)与HBsAg、HBcAb阳性组(4.8×104)±(1.4×104)相当,P>0.05。小三阳组乳汁的HBV-DNA阳性率(48.3%)与HBsAg、HBcAb阳性组(50.0%)相当,P>0.05。结论血清HBV-DNA阳性产妇作乳汁HBV-DNA检测乳有助于指导乙肝产妇正确选择喂养方式,尽可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9例(CHB组)和ACLF患者98例(ACLF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分别比较两组不同HBeAg状态患者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以及HBsAg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和CHB组患者血清HBeAg阴性患者分别占68.4%(67/98)和42.9%(5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LF组血清HBV DNA水平与CH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BeAg阳性患者HBV DNA均高于同组血清HBeAg阴性患者(P<0.05).ACLF组血清HBsAg水平在血清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HB组血清HBeAg阳性患者(P<0.05).血清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生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HBV DNA水平ACLF患者中不同HBsAg水平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无直接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就诊于医院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使用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分析检测结果。结果CLIA检测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HBsAb、HBsAg、HBcAb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可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和病情检测。  相似文献   

10.
501例HBV感染者血清前S1蛋白抗原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BV前S1蛋白抗原(Pre-S1Ag),以便了解Pre-S1在HBV感染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501例HBV感染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大三阳)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84.8%;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小三阳)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38.6%;HBsAg阳性、HBcAb阳性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40.0%.大三阳病人组Pre-S1Ag阳性率与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re-S1Ag的检测可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它与HBsAg阳性及HBeAg阳性有密切相关性,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BV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62例HBV感染者和10例健康者血清中IL-18水平,免疫荧光PCR法测定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结果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升高,低病毒量组血清中IL-18浓度高于高病毒量组。结论IL-18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在清除感染的HBV的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复制指标HBV DNA、HBeAg、HBcAg、Pres1Ag、HBcAb和感染指标PHSA-Re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68例乙型肝炎血清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技术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浓度、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cAg和PHSA-Re以及酶免法测定Pres1Ag和HBV M,并进行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5项复制指标分别在HBV M不同模式组检出率不等同;HBcAb( )组的HBV DNA和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cAb(-)的HBV M模式组(P<0.01);若以HBV DNA检测阳性为HBV复制金标准,HBcAg检测符合率(83.2%)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1),而HBcAb检测特异性和HBeAg检测灵敏度过低;在158例HBV DNA 阳性和110例HBV DNA阴性的乙型肝炎血清中,PHSA-Re的阳性率分别为96.8%和38.2%,HBV DNA的含量与PHSA-Re浓度呈正相关递增. 结论 HBcAg 与HBV DNA相关性最好,HBcAb仅仅可作为HBV复制的初筛指标,5项指标评价HBV复制的临床意义为:HBV DNA>HBcAg>Pres1Ag>HBcAb;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的复制和感染仍有并存,乙型肝炎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防治中更能客观反映HBV复制与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乙肝疫苗接种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A=HBsA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2820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组1344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组1476人)的早晨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然后对两组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共有22种,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组有19种模式,主要的感染模式以B( )为主(占55.73%),其次为ABCDE(-)、BDE( )和BE( )三种,分别占14.36%、8.26%和7.96%,此四种模式共占86.31%。未接种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模式有22种,主要的模式以ABCDE(-)为主,占44.11%,其次有B( )、ADE( )和BDE( ),分别占14.09%、8.88%和6.71%,此四种模式共占73.7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未感染率、大小三阳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仍然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群的乙肝免疫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晗  吴旗  艾洪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683-5685
目的:检测乙肝感染孕妇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所产新生儿脐血清HBV-DNA,探讨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寻找有效阻断乙肝宫内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2例乙肝感染孕妇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用Realtime-PCR法检测新生儿脐血清HBV-DNA。结果:"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分别占64.90%和21.19%,"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88%,明显高于"小三阳"组的1.02%。孕妇血清HBeAg阳性组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27%,远高于阴性组的1.28%。结论: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密切相关,孕妇血清HBeAg可作为宫内感染发生的预测指标;HBeAg阳性妇女待HBeAg转阴后再妊娠,可大大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劳务工血清乙肝标志物与乙肝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法对235份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患者的HBV-DNA水平。结果在235例感染乙肝病毒的外来劳务工中,30岁以下劳务工患者占总的乙肝病毒感染人数的74.89%。大三阳(1,3,5阳性)和小三阳(1,4,5阳性)患者占劳务工乙肝患者总数的77.45%,其乙肝DNA的检出率分别为97.8%和68.8%,HBsAg(+)和HBcAb(+)患者的HBV-DNA的阳性率为76.5%。结论乙肝五项不足以真实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水平,对于年青外来劳务工乙肝五项异常者必须进行DNA测定以正确判断患者的传染性,从而为乙肝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和肝功能受损情况,分析影响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接受化疗治疗的2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激活组60例和HBV未激活组2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化疗方案、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基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基线HBV DNA等资料,归纳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滴度,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结果 298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HBV再激活60例(20.13%)。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血清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高于化疗前(P<0.05);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的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变化水平分别为(2 786.43±157.69)IU/ml、(64.87±6.15)IU/ml、(50.63±7.97)U/L、(44.72±6.82)U/L和(13.42±1.83)μmol/L,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P<0.05);基线HBV DNA阳性(OR=1.992,P=0.025)、基线AST升高(OR=1.923,P=0.037)和基线ALT升高(OR=2.063,P=0.012)是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HBV再激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需重点关注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围产期产妇血清、乳汁、唾液中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核酸DNA载量关联性,为科学指导新生儿母婴喂养、母婴接触方式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选择住院分娩产妇612例作为乙肝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乙肝五项不同模式分为A、B、C、D、E 5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产妇血清、乳汁、唾液中HBV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载量。结果:各组的产妇血清、乳汁、唾液HBV-DNA阳性率分别是A组99.33%、89.15%、96.49%;B组20.00%、3.11%、54.24%;C组65.52%、27.66%、29.41%;D组13.56%、3.45%、0.00%;E组1.16%、0.00%、0.00%。A组与B组间血清与乳汁HBV-DN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5,P<0.01);血清与唾液间HBV-DN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9,P<0.01)。产妇乳汁、唾液HBV-DNA载量与其血液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研究证实A组产妇经母乳乙肝病毒传染性是乙肝"小三阳"产妇的87.45倍,乙肝病毒其他模式者乳汁传染性与乙肝"小三阳"产妇乳汁传染性相近。结论:①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乳汁、唾液有潜在传染性,其HBV-DNA载量远低于产妇血液HBV-DNA含量;②产妇乳汁、唾液中乙肝病毒DNA阳性率与母血中HBV-DNA载量呈正相关;③产妇血液HBV DNA≥1.00×103 copies/ml,建议人工喂养;④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不要对婴儿口对口喂食,亲吻等亲密接触方式,以防血液、唾液等途径传染乙肝病毒;⑤检测唾液可代替乳汁检查,唾液取材方便,唾液乙肝传染性比乳汁略强,孕期检测唾液HBV DNA载量,可提前为婴儿喂养方式、母婴接触方式、优生优育等提供循证医学证据;⑥携带乙肝病毒者哺乳期要定期检测产妇唾液、乳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三阳”患者的HBe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的关系,并探讨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浓度用于HBsAg阳性病例与HBV复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其中血清“大三阳”患者共143例,应用荧光定量PCR(f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和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测定乙型肝炎病例的血清HBeAg浓度。比较不同DNA复制水平病例的HBeAg浓度,以及不同HBeAg浓度病例的DNA水平,同时进行HBeAg浓度与DNA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HBeAg浓度与HBVD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例血清HBe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性R≥0.9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8685名成都市区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调查HBV感染过去史、家族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史。结果HBVm阴性31063人,占28.5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者4637人,阳性率4.2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者5250人,阳性率4.83%;HBsAg、HBcAb均阳性者527人,阳性率0.48%;单纯HBsAb阳性51228人,阳性率47.13%;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1921人,阳性率1.77%;HBsAb、HBcAb均阳性者13200人,阳性率12.15%;其他(HBeAb、HBcAb阳性、单纯HBeAb、单纯HBcAb阳性)共859人,阳性率0.79%;肝功异常(单项转氨酶和/或两项转氨酶增高)共计896人,异常率为0.82%;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3779人;接种率31.08%。结论成都市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总人数或阳性率与全国水平接近,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强乙肝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强化乙肝疫苗接种是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