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绦虫病和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的幼虫称猪囊虫,有人称它为“豆”或“米身子”。猪囊虫主要寄生在猪的瘦肉里,舌、脑、眼、心等器官也有分布。成虫称猪肉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人吃了不熟的囊虫猪肉或被活囊虫污染了的食物就可患绦虫病。猪吃绦虫病人大便里的绦虫卵就可以长囊虫,人误食绦虫卵同样能得囊虫病。猪  相似文献   

2.
家庭病床阿苯达唑治疗多发性脑囊虫病一例报告何少兼,甄碧珍,黄慕嫦脑囊虫病是由于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在脑部寄生而致,主要表现为癫痫、视力障碍、头痛、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感染有自身感染和外来感染两种途径。1病例介绍男性、32岁、建筑业工人、恩平市良西镇...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5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脑囊虫病350例,其中小儿脑囊虫病(12岁以下)100例,占同期脑囊虫病的28.5%。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5岁以下18例,5岁~10岁72例,其中最小为1岁8个月。有排绦虫节片者8例,均  相似文献   

4.
在1062例脑囊虫病的防治过程中,仅有71.4%的病人囊虫抗体阳性或弱阳性。474例曾做CT检查的患者,有98%是以CT检查首先发现本病而做进一步检查的,提示囊虫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脑囊虫病的可能,而CT在该病的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本文统计仅有12.99%的2曾有排绦虫史,进而提出脑囊虫主要来源于异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囊虫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是我国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囊虫病与绦虫病互为因果 ,人畜间相互传播。在全国 30个省市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 ,尤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一些省份的农村发病率较高 ,全国约有囊虫病患者 70 0万余人。得了此病后 ,轻者毫无症状 ,重者可引起严重的临床表现 ,病人痛苦万状 ,甚至造成死亡 ,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在囊虫病中又可分为皮肌型囊虫病、脑囊虫病 (脑实质囊虫病、脑室囊虫病 )、心肌囊虫病、口腔囊虫病、眼囊虫病、椎管囊虫病等。1 皮肌型囊虫病囊虫寄生于皮下或肌肉组织中较多见 ,约 2 / 3的囊虫病患者出现囊虫…  相似文献   

6.
就诊绦虫囊虫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诊绦虫囊虫病分析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5)李风华,许景田中国医科大学于秀华,安春丽为制订绦虫病和囊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省内几年来就诊的绦虫病和囊虫病例进行了回顾调查。共调查163例绦虫病和203例囊虫病患者,分别就诊于中国医科...  相似文献   

7.
<正> 有关吡喹酮治疗人体囊虫病(humancysticercosis),国内外虽有报道,但治疗脑囊虫病的确切疗效,还未见有报道。我们自1980年以来应用吡喹酮片剂治疗囊虫病660例中有脑囊虫病450例(68.18%),现将其疗效观察报告于后。一、诊断标准1、兼有或不兼有皮肌内囊虫(病检证  相似文献   

8.
吃肉莫忘防囊虫囊虫病也称囊尾蚴病。是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在猪、牛、羊、骆驼的肌肉及部分内脏中寄生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羊肉囊虫蚴不感染人,其它的囊尾蚴则都能感染人,其中以猪囊虫最为常见,危害最重。当人不慎吃进寄生的有囊虫的动物肉类时,就能患上囊虫病,囊虫可以出现在全身肌肉及脑中,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瘦乏无力、痉挛等症状。如虫体寄生在脑内,则可出现癫痫、失明、变哑等症状(随在脑内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动物检疫站每年检出的病害肉中,相当一部分是囊虫病肉。检出后都经高温处理,严重者全部销毁。但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亦称囊尾蚴病,系因猪绦虫幼虫寄生在脑部所致,为国内脑部寄生虫最常见者,我省为病区。患者以青壮年常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大部分患者接受内科治疗。但由于血脑屏障及囊虫壁的影响,治疗效果欠满意。我院临床观察20例脑囊虫病例表明,小剂量长疗程给药,可提高治疗满意率,并可减少剧烈免疫反应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淮阳县人体绦虫病与囊虫病流行现状。经26,655人的调查,绦虫病感染率为0.78%,囊虫病感染率为0.20%。依此推算,全县约有8,000人感染绦虫病和2,000人感染囊虫病。为类似地区推算这两种病的感染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即往我国对绦虫病与囊虫病的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较少,尤其缺少对不同人群感染率的对比分析。本次调查表明,绦虫病与囊虫病在淮阳普遍存在,病人呈散在发生。凡是人体绦虫发病率较高的地区,猪体囊尾蚴感染率和人体囊虫病的发病率亦高,三者之间呈平行消长。绦虫与囊虫病感染率均以青壮年为高。人体绦虫病的感染方式以自身感染为主。对环境及厕所、中间宿主猪的饲养习惯及囊尾蚴的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分析。1980—1986年猪体囊尾蚴检出率为6.54%,每年经济损失约达5.67万元。防制本病流行,必须制订综合性防治措施,要进行持久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特别要在中小学校内进行宣传,并通过学生扩大宣传范围。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知识的普及是防病灭病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应不失时机的防治绦虫病与囊虫病,发展科学养猪,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囊虫病猪肉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得囊虫病。首先,囊虫在人体肠道内伸出头节,固定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即人体绦虫,经2~3个月即可随粪便排出孕卵节片或虫卵。90%的绦虫患者只寄生一条绦虫,但也有寄生三、五条的,甚至更多条。  相似文献   

12.
脑囊虫病可伴有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或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但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各类精神病.我院曾有23例此类脑囊虫症误诊,为引起同道们注意,现把我们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们曾对仙游县的猪带绦虫病及囊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作过调查,1993年起开展综合防治,经过几年的工作,取得明显防治结果。1措施及结果1993年起各级卫生部门在县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疫情举报制度,通过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养猪习惯,并采取管好人畜粪便,集中宰猪和统一检疫等措施,提出力争在3年内控制该病的流行的目标。1.1病例数下降防治前(1988~1992年)全县19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出现过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分别确诊188例和66例,以乡镇为单位,绦虫病最多达50例,囊虫病最多达6例。经过防治全县共诊出绦虫病4例和…  相似文献   

14.
脑囊虫病由于猪囊尾蚴寄生在脑部而引起,由于其寄生部位、感染时间、感染程度不同,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各异.多发小囊型脑囊虫病是一种感染猪囊尾蚴较严重的早期脑囊虫病,为研究该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对84例该型脑囊虫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发生脑疝尚未见有报道。我们自1980年以来,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50例发生脑疝5例(1.10%)死亡3例,现将死亡3例报告于后。例1、患者,陈××,男性,28岁,病历号17。因头痛1年伴抽搐于1980年9月13日入院。1980年春节发现上腹部皮下有囊结,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常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囊虫特异性循环抗体(CAb)及循环抗原(CAg)与CT检查联合诊断脑囊虫病。免疫学方法简单、取材方便、交叉反应较少,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和研究。但因其无法定位故脑囊虫病必须结合CT才能确诊。CT诊所耗费昂贵且因医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在基层推广应用。为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对30例已确诊脑囊虫病患者脑血流日进行分析,发现30例脑囊虫病患者中脑血流图异常者…  相似文献   

17.
<正> 猪囊虫病(cysticercus celluiosae)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省开封、许昌、洛阳、安阳、新乡、南阳、周口、驻马店、商丘地区和郑州、洛阳、安阳、平顶由等十七个地、市。以往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长期以来未能控制。据报道,人囊虫病中脑囊虫病发生率高达80%以上,在囊虫病人中62%以上有绦虫病虫,34%以上有吃囊虫猪肉史。本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 ,属于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 ,多为人畜共患疾病 ,其中较多表现为脑部症状的 ,称为脑寄生虫病。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相对较少 ,易为临床疏忽 ,现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性脑膜炎介绍如下。1 囊虫性脑膜炎囊虫病 (cysticercosis)主要流行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病人为惟一的传染源。易感者食用被污染的未煮熟的食物 ,或病人手指污染本人的粪便、吞食猪带绦虫的囊尾蚴而感染本病 ,病人肠道逆蠕动使绦虫妊娠节片返流到胃 ,也可致内在自身感染。脑囊虫病约占囊虫病的 5 0 %~ 80 % ,…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消灭人体猪带绦虫和囊虫病的方法,以夏邑县的会亭,业庙,何营和济阳乡为试点,通过广泛健教宣传;重点人群和可疑患者的询问,体检及血检;居民生猪圈养及屠宰猪的囊虫感染情况调查,对绦囊虫在该地的流行情况及流行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总人数122310人,绦虫史者26人,现症绦虫病人29人,感染率0.04%,囊虫病患者147人,感染率0.12%,绦虫病患者感染囊虫病率43.6%.绦虫患者家属囊虫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吡喹酮 (PQT)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 应用大剂量PQT〔5 0mg/(kg·d)〕12d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治疗。结果  93例疑似脑囊虫病人有 3 8例确诊患脑囊虫病 ,42例基本确诊患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例仍诊断不明。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有 2 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 ,其中疗后有 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 ,有 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 ,且呈囊性影像表现。另 11例确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 ,根据疗后复查CT或MRI,病灶较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再经过 1~ 2个疗程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其中有 3 1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者 2 6例 ,病灶出现钙化者 5例。结论 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