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蛋白(hUMSCs-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大鼠的可能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Lewis大鼠72只,用随机数字表分方法均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TRL)组、EAU模型组及hUMSCs-S治疗组,每组24只。EAU组与hUMSCs-S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RBP)联合弗氏完全佐剂建立EAU模型,hUMSCs-S组大鼠在建模的同时予以腹腔注射hUMSCs-S,EAU组及CTRL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等量PBS。裂隙灯显微镜拍摄记录各组大鼠眼前段情况,根据Caspi评分标准评价眼前段炎症程度;于免疫后第7天(初发期)、14天(高峰期)、21天(恢复期)取眼球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用于眼球组织病理学评分、前房浸润细胞情况评估,观察眼球组织中CD3+T细胞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无菌操作下采腹主动脉血,制备血清,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7的浓度。结果:(1)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比较,EAU组大鼠出现明显眼前段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耳癌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的关系及中耳癌的组织来源。方法;石蜡包埋标本超薄切片,ABC法检测中耳癌S-100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9例中耳癌标本100%PCNA阳性,6例中耳炎粘膜PCNA阴性,6例正常中耳粘膜中2例(33%)S-100蛋白阳性。结论:PCNA是评估中耳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可行指标,并可用于肿瘤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和预后的判断。S-100蛋白可能成为判断中耳癌组织来源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腹腔注射交感神经化学切断剂6-羟多巴胺(6-OHDA)的方法,在小鼠束缚应激模型上观察外周交感神经在应激免疫抑制蛋向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腹腔注射6-OHDA后,血清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产生明显减少,第五天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第 14天恢复正常。脾脏和淋巴结中去甲肾上腺素( NE)的含量,在注射6-OHDA后第一天明显降低,而且至少在14天内维持在很低水平。说明6-OHDA已损坏了交感神经纤维。注射6-OHDA前30min注射去郁敏(DMI),阻断交感神经的重吸收作用,可明显对抗6-OHDA抑制应激免疫抑制蛋白产生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外周交感神经具有促进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大鼠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结合三氯化铝(AlCl3)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复合Aβ25-35)引起的皮层细胞线粒体膜凋亡相关蛋白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手术当天脑室注射10 ng rhTGF-β1,手术第2天开始脑室分别于上午注射Aβ25-35(4 μg/d,连续注射14 d)、下午注射1% AlCl3(3 μL/d ,连续注射5 d)建立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49天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SBF组。药物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 SBF (35、70和140 mg/kg)36 d,每日1次。大鼠末次给药60 min后断头处死,蛋白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皮层细胞线粒体膜Bcl-2、Bax、Bcl-xL和Ba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25-35可使大鼠皮层细胞线粒体膜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使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然而,35、70和140 mg/kg SBF灌胃36 d,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复合Aβ25-35所致上述改变。结论:脑室注射Aβ25-35联合AlCl3和rhTGF-β1可引起线粒体膜凋亡因子Bcl-2、Bax、Bcl-xL和Bak异常改变,SBF能够逆转上述凋亡因子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存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与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核。PTE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6.7%,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93.3%(P<0.01)。结论:PTE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胆脂瘤上皮中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相似文献   

6.
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对抗小鼠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腹腔注射交感神经化学切断剂6-羟多巴胺(6-OHDA)的方法,在小鼠束缚应激模型上观察外周交感神经在应激免疫抑制蛋白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腹腔注射6-OHDA后,血清中应激见制蛋白的产生明显减少,第五天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斩恢复,第14天恢复正常。脾脏和淋巴结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在注射6-OHDA后第一天明显降低,而且和在14天内维持在很低水平。说明6-OHDA已损坏了交感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大鼠海马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LPS后不同时点取材,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海马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情况。 结果:1. 腹腔注射LPS后均出现了tau蛋白表达总量增加;2. 注射低剂量LPS(200 μg/kg BW)后8 h、16 h,tau蛋白Ser396/404位点发生异常过度磷酸化,而64 h则发生去磷酸化;Ser199/202位点在各时点均发生去磷酸化;3. 注射高剂量LPS(2 mg/kg BW)时,tau蛋白Ser396/404、Ser199/202及Ser422位点的磷酸化状态未发生改变,而在6 h和24 h,Ser214位点出现了过度磷酸化。 结论:不同剂量的LPS腹腔注射可影响大鼠海马tau蛋白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二醇缓解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A(正常对照组)、B(平衡盐液2 μL)、C(纤溶酶3 μg/2 μL)、D(纤溶酶3μg+雌二醇10-6 mol/L, 2 μL)组,每组12只,玻璃体腔内注射7 d后,各组大鼠用视觉电生理(flash electroretinography, F-ERG)、病理切片、免疫组织荧光法、蛋白质印迹法来观察和评价视网膜结构、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以及各组玻璃体视网膜opticin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各组视网膜形态结构较完整,A组和B组无PVD发生, C组发生完全性PVD,D组发生部分性PVD(8/12)或无PVD(4/12)。F-ERG显示各组均无视网膜毒性损伤。C组opticin蛋白表达较A、B组明显降低,D组opticin蛋白表达较C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雌二醇对大鼠玻璃体后脱离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脑疫苗注射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张波,赵蛟海患者谢某某,女,16岁。因发热、头昏伴解酱油样小便7天,黑便1天于1993年5月25日入院。患者7天前注射乙型脑炎疫苗(疫苗系成都生研所生产,批号921247)后当晚感畏寒、发热(体温39℃)、头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CAO/R组)、MCAO/R+bFGF组、MCA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抑制剂组和MCAO/R+bFGF+Gap26[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6只。bFGF和Gap26于术后第3天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100μg/kg,25μg/kg,每天1次),FGFR1抑制剂于术后第3天灌胃给药(3 mg/kg,每天2次),7 d后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中Cx43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标记FGFR1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IFN-α蛋白联合endostatin基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兔眼球结膜下注射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脂质体,3d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利用碱烧伤法制备兔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球结膜下联合注射重组IFN-α蛋白及包有endostatin真核表达载体的脂质体,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组角膜有很强的绿色荧光,而在对照组则无荧光。联合应用重组IFN-α蛋白和endostatin基因治疗,第7、10、13天角膜新生血管长度、面积明显小于重组IFN-α蛋白和endostatin基因的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重组IFN-α蛋白联合endostatin基因可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顺铂(CP)肾毒性作用的防护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n=10)、CP组(腹腔注射20 mg/kg CP,n=20)、GSP组(第1天及第3天灌胃GSP 500 mg/kg,n=15)和CP+GSP组(腹腔注射CP 30 min前给予500 mg/kg GSP灌胃,第3天灌胃等量的GSP,n=20)。给药后第5天取血,肾组织病理HE染色,应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CP组肾脏指数升高,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P<0.05),肾病理损伤明显,肾组织GRP78和p-ERK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P组相比,CP+GSP组肾脏指数降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下降(P<0.05),肾病理损伤减轻,GRP78和p-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GSP能明显降低CP所致的肾毒性,其机制与GSP下调CP导致的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采用Hoechst33342、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和绿色荧光蛋白(GFP)3种不同的方法标记恒河猴皮肤干细胞,探索最有效、便利的干细胞示踪方法。方法: 体外培养纯化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后,分别用Hoechst33342、BrdU以及GFP基因转染3种方法标记皮肤干细胞。Hoechst33342和GFP标记皮肤干细胞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鉴定,BrdU标记后的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干细胞利用显微注射仪挑选阳性细胞进行纯化。结果: 3种标记方法对细胞均未显示明显毒性。其中,Hoechst33342的标记率最高(100%),但随时间延长荧光有衰减;BrdU标记细胞较稳定,实验期间细胞内BrdU无明显减少,标记率较高(75.81%);GFP标记最稳定,但标记率低(7.5%),显微注射仪挑选阳性细胞,阳性率高,无明显细胞损伤。结论: GFP基因转染皮肤干细胞,是一种明确、有效的标记细胞的方法,对成体干细胞的示踪有重要意义,用显微注射仪挑选细胞阳性率高,细胞损伤小,利于进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模型中的作用及阿魏酸钠(SF)的干预效应。方法 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15mg/kg)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性坏死模型。稳定2d后注射SF(110mg/kg)进行干预。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注射Iso后 24 h,TGF-β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自48 h后mRNA表达逐渐下降,TGF-β1蛋白的表达随病变加重而增加。SF干预后TGF-β1mRNA表达显著减轻,其蛋白表达亦有改善。结论SF可抑制TGF-β1在大鼠缺血坏死模型心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肝再生过程中肝和脑垂体纤维粘连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再生过程中肝和垂体内纤维粘连蛋白变化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鼠肝大部切除术0.5天,1天,1.5天,2天,3天,7天时,肝内和垂体远侧部滤泡状细胞细胞纤维粘连蛋白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肝大部切除术后1.5天,肝内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增强,基平均光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3天,镜下可见纤维粘连蛋白染色呈强阳性,尤其在肝组织增生部位  相似文献   

16.
锌对小鼠组织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锌(Zn)对小鼠各脏器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9Cd]-hem饱和法测定组织MT蛋白含量。结果:10mg Zn/kg腹腔注射后8-48 h小鼠肝脏及脾脏M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0.01)注射后24 h,MT含量达峰值;2.5-10 mg Zn/kg注射后16 h肝脏MT含量或5-10 mg Zn/kg注射后16 h脾脏M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注Zn后脑及胸腺MT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Zn能迅速诱导小鼠肝脏及脾脏MT蛋白合成,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Zn诱导小鼠组织MT合成具有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IL-12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免疫活性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发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2(IL-12)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浓度变化,及其免疫学活性对心肌炎的影响。方法 13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心肌炎对照组(n=50),rIL-12组(n=40),Il-12抗体组(n=20)。后3组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CVB3m)诱发急性心肌炎,rIL-12组于病毒接种后4h皮下注射重组IL-12,10ng/0.1ml,心肌炎组注射等量PBS,均连续用5d(0-4d)。抗体组于0-1d经腹腔注射IL-12中和抗体0.1ng/0.1ml,心肌炎组注射等量PBS,均连续用5d(0-4d),抗体组于0-1d经腹腔注射IL-12中和抗体0.1mg/0.1ml,共2次,分别于接种后1、3、5、7d各组随机取若干只小鼠采血后处死,留取心脏,脾等标本。结果 小鼠感染CVB3m后,其心肌组织中IL-12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同时体内IL-12,IFN-γ的蛋白含量也增高;在投入rIL-12后,IFN-γ的蛋白含量升高更明显,NK细胞活力增强,同时小鼠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降低,心肌损害减轻,小鼠生存率提高(分别为66%和85%);而在IL-12抗体投入组结果则相反,且小鼠生存率降低(50%),但与心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VM早期小鼠体内rIL-12能减轻心肌损害。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起到保护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苦参碱对柯萨奇B3型病毒(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苦参碱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雄性Balb/c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0.2ml 100TCID50的CVB3的方法制备VMC的动物模型.分为6组:苦参碱每日80 mg/kg、40 mg/kg、20 mg/kg治疗组,利巴韦林组、病毒组及正常对照组.药物于末次注射病毒的60 min后开始,连续腹腔注射10 d,正常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第5天和第10天处死小鼠,应用Tunel标记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于给药后第10天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ktSer-47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病毒组心肌组织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病毒组比较,苦参碱各剂量组心肌组织凋亡明显减少(P<0.05).于给药后第10天,苦参碱每日40 mg/kg组磷酸化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苦参碱可能通过促进磷酸化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抑制CVB3感染的VMC小鼠心肌组织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急性中耳炎模型中对细菌清除和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鼓膜穿刺法接种肺炎链球菌6B,构建C57BL/6小鼠急性中耳炎模型,腹腔注射特异性NE抑制剂检测NE在中耳炎中的作用。分别于建模后第1、3、5天处死小鼠,分离中耳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中耳上皮组织损伤程度,同时收集中耳灌洗液(MELF)检测NE活性、细菌载量、炎症细胞数量、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肺炎链球菌处理组NE活性明显升高,且在第3天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NE抑制剂处理组MELF中总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炎症反应及中耳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但细菌载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肺炎链球菌中耳炎模型中,NE发挥了促进炎症应答,加重中耳组织损伤的作用,但不参与细菌的清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在兔子的椎间盘内注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诱导椎体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用微量注样器将含有rhBMP-2200μg的生理盐水溶液20μl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注射到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L4~5椎间盘的髓核内。术后10、30、60及90天进行X线照相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椎间盘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组可见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成骨并在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对照组的椎间盘内未见骨形成。结论利用注射的方法,rhBMP-2可诱导椎间盘成骨,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