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92例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症状、辨证分型、用药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效11例,显效69例,无效12例.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肾病2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双明  路波 《陕西中医》1997,18(12):544-545
采用中医辨证,分为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阳虚水泛三型,并配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性肾病24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改善症状,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4):487-48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咽炎患者150例用中医辨证分型法治疗,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86%;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能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综合治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范滨  赵海顺  樊梅 《陕西中医》2008,29(7):838-83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证属水气凌心)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加味。治疗30d后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的程度及临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可改善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益气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悦明 《陕西中医》2000,21(1):10-10
运用益气凉血活血法(黄芪、赤芍、丹参、参三七、茜草、虎杖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总有效率91.6%。提示本方有改善肝脏微循环、调控免疫功能、改善肝功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比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选择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箭风汤内服,外敷历节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功能及血尿酸等变化.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改善疼痛肿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9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生  张松成 《陕西中医》2010,31(2):132-133
目的:探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常规用药消心痛,治疗组加葛根注液及血府逐瘀汤(黄芪、桃仁、红花、牛膝、郁金等)。结果:(1)心绞痛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63.54%。(2)心电图ST-T变化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54%;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经统计学处理,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ST-T变化方面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有效地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的缺血状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40例,硝酸甘油+葛根素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心电图疗效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5%,血液粘稠状态改善显著;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0.0%,血液粘稠状态未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症状、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配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晓红  宋洁 《陕西中医》1997,18(3):103-103
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药川芎嗪为主,辅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降血脂。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西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6例,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改善脑供血目的,总有效率为98.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郑军 《陕西中医》2005,26(2):102-103
目的 :观察温阳利水类中药配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温阳利水 ,益气活血类的中药 (附子、茯苓、泽泻、丹参等 )治疗本病 48例 ;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8%、79.1 % ;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 ,两组分别为 97.9%、75 .0 %。提示 :以温阳利水法为主配以益气活血法 ,提纲携领 ,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1.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菽丹  王昌育  辛渭川 《陕西中医》2009,30(10):1289-129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对照组加用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及预防复发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病人有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2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类、分级,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局部和整体治疗相结合的六位一体法治疗。结果:本方法对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缩短糖尿病足治疗疗程均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降低截肢率、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较为突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泻下攻积、清热解毒类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润明  吕永慧 《陕西中医》2009,30(9):1117-1118
目的:探讨通过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赤芍、生地、生牡蛎、茯苓、桃仁等)灌肠,对治疗前后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部症状、活动能力、情感、焦虑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困乏、系统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腹部症状、活动能力、情感、焦虑,对困乏、系统症状方面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3,(9):1145-114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并比较两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早搏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心电图ST-T判定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美托洛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山海丹治疗冠心病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0例,疗效显著。心胶痛总有效率96%,心电图改善者44.8%,频域心电图有效率86.1%。对血脂、血液流变学,超声心动图各项改变,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何安民  王麦霞 《陕西中医》2008,29(2):151-152
目的:观察养心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自拟养心解毒汤(生黄芪、当归、党参、麦冬、五味子、炒酸枣仁、丹参、苦参、元胡、贯众、葛根、炙甘草)口服,治疗本病2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1%。提示:该方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即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显著改善低下的细胞功能及抗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天麻钩藤饮配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小娟 《陕西中医》2009,30(6):681-68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赵宁建  马坚 《陕西中医》2005,26(12):1325-1326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川芎嗪片配合手法治疗本病50例。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王万群  闫东升  杜慧萍 《陕西中医》2010,31(10):1359-1361
目的:观察系列中药膏剂防治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0例患者根据症候辨证分为风证、火证、痰证、瘀证、气虚证、阴虚证、神闭证7型灵活组合处方分别采用祛风膏、清火膏、七星膏、丹芎活血膏、五君膏、育阴膏、醒神膏进行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风系列中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证,降低中风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指标,是预防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雪萍  刘超峰 《陕西中医》2007,28(10):1281-128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方(人参、黄芪、桂枝、白术、茯苓、丹参、泽泻、葶苈子等)。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左室舒缩功能及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