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在38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共46条病变血管中,发现髂总动脉闭塞18条,髂外动脉闭塞12条,髂总和髂外动脉均闭塞16条,分别行闭塞段开通,局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治疗.结果除3条髂动脉未能开通外,其余闭塞髂动脉均得以开通,其中43条闭塞髂动脉共置入54枚支架,支架覆盖长度为5~20 cm,平均为7.4 cm.4例髂总动脉起始部闭塞,采用"对吻式"技术球囊扩张后,双侧同时置入支架.随访3~62个月,平均29.5个月,1年、2年、4年支架初次通畅率分别为88%、84%、70%;再狭窄或闭塞的病例,行二次介入开通治疗后,支架的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0%,84%.5例合并有主要并发症,包括1例形成动脉夹层;2例出现远端动脉栓塞;2例发生髂动脉破裂.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中、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特别是辅以内支架置入,已证明是治疗局部髂动脉狭窄病变非常有效的手段,其技术成功率超过95%.5年来病变血管通畅率可高达80%~90%[1,2].慢性髂动脉完全性闭塞病变,采用成形术,由于合并有较多并发症和较差的远期疗效,一度不被人们认可.随着介入器材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介入技术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段[3-5].我院1998年1月~2005年9月对38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进行了血管腔内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血管腔内成形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法.方法9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病变长度12.3~32.8cm(平均18.6cm),血管闭塞时间3周~26个月(平均6.8个月),应用大剂量局部溶栓+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结果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89%,术后8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明显改善,踝/臂指数(ABI)由0.31±0.12(0.11~0.54)增至术后14天的0.82±0.18(0.49~1.09).随访4~15个月,仅1例术后两周发生支架再狭窄,经再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在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在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介入治疗15例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明确闭塞长度及远端流出道情况,均为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受阻或内膜下成形无法返回真腔时联合腘动脉逆行穿刺,通路建立后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踝肱指数及下肢动脉彩超。结果:15例患者均通过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使闭塞段动脉获得开通,技术成功率100%,路径图或多普勒引导下1次穿刺腘动脉成功9例,2、3、4次穿刺成功各2例,患者均能够耐受并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4例患者静息痛术后消失,术后踝肱指数为0.68±0.088(P<0.01),较术前明显升高(0.36±0.12)。随访时间2~16个月,1例足部溃疡未得到控制,于术后2个月行截肢手术;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再次出现静息痛,彩超示股动脉支架内狭窄,再行PTA术后好转;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确切,为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以经典的外科旁路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兴起的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验的积累,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复杂的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入与手术杂交手术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给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介入治疗现已成为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对AIOD介入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髂/股动脉闭塞1年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09年9月~2010年3月于我院介入科治疗的髂/股动脉闭塞、行支架置入的患者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8±11.8)岁。33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75.7%(25/33),高血脂患者占54.5%(18/33),高血压患者占60.6%(20/33),有吸烟史的患者占45.5%(15/33)。33名患者中,左髂外动脉病变2例,右髂外动脉病变1例,双侧股动脉病变7例,左股动脉病变12例,右股动脉病变11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严重肢体缺血症状,包括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坏疽等。术中经PTA球囊预扩张,行DSA显示病变处狭窄仍≥50%或有血管内膜撕裂、动脉夹层,远端均有至少一条流出道通畅,符合支架置入的条件,因此行支架置入。术后服用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终身抗凝。首要观察指标定为1年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指死亡、病变处二次手术、术侧肢体截肢(趾)等。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术后6个月及1年经彩超测得的通畅性(有条件者行DSA/CTA显示血管形态)、6个月及1年时用行走受损问卷评定的临床功能状态。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血管重建,共置入66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通畅率100%,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年时,32名患者完成随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32),3名股动脉支架患者经彩超证实再狭窄,1名患者进行了同侧截趾。术后6个月时,32名患者完成随访,支架通畅率为93.8%(30/32)(股动脉再狭窄2例,二次手术后未开通)。术后1年时,32名患者完成随访,通畅率为87.5%(28/32)(1例股动脉闭塞者截趾,3名股动脉再狭窄者二次手术后未开通)。采用Regensteiner等于1990年提出的行走受损问卷评分方法,对患者行走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分,行走距离得分由术前的(19.4±14.5)分(n=33)增加到术后6个月的(61.5±18.4)分(n=32)、术后1年的(38.5±19.2)分(n=32),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前与术后1年、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行走距离得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01);行走受损问卷中行走速度得分由术前的(1.7±1.1)分(n=33)增加到术后6个月的(4.3±2.9)分(n=32)、术后1年的(3.5±1.4)分(n=32),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前与术后1年、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行走速度得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01)。结论:本研究中,术后1年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6个月及1年支架通畅性较好,行走受损问卷中行走距离及行走速度得分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支架置入治疗髂/股动脉闭塞1年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完全腹腔镜进行主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后24~72h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无心脑血管意外、伤口感染及病死患者。术后住院5~14d,平均(6.8±2.6)d。出院前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护理至关重要,抓好护理重点,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9.
Deep微球囊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Deep微球囊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Deep微球囊成功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静息痛,消失20例,缓解10例,有效率78.9%;10例足部溃疡患者,5例溃疡愈合,3例溃疡面积〈50%,1例溃疡面积〈25%,1例无变化;15例坏疽患者,截肢(趾)2例,救肢率86.7%;术后踝肱指数(ABI):2例无变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升高0.50±0.1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ep微球囊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救肢率高;因其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特点,尤其适合老年多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开通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开通治疗的策略及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001年2月~2006年2月我院介入病房收治的42例经DSA证实为髂动脉和/或股动脉闭塞的病人,男30例,女12例,年龄35~82岁。闭塞段长度2~30cm,发病时间10小时~30年。术中分别采用经导管动脉内溶栓、导丝机械开通、PTA、支架置入术等方法,术后给予抗凝及抗炎治疗1周,随访2年。结果:本组中溶栓治疗26例,其中11例术中溶栓后即可见闭塞段开通,7例继续溶栓3~7天后闭塞段血流恢复正常。15例作为机械开通的后续治疗手段。机械开通31例,PTA 33例,支架置入31例。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病人下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4±0.14增加至出院前的0.65±0.095(P<0.001)。随访期间1例病人于术后15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另外11例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其余30例症状无复发,血管超声复查提示管腔通畅、血流良好。结论: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开通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下肢动脉广泛闭塞行股深动脉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与结果总结9年中笔者行股深动脉重建的24例病人,对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发现股深动脉重建后,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和行走距离均有提高,疗效较为满意。结论股深动脉重建对于下肢远端流出道不佳的病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的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要点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51例以膝下动脉病变为主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的膝下段病变动脉均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该组51例患者中,技术成功44例,成功率86.3%;临床成功47例,成功率92.2%。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2~8个月),临床成功的患者中除1例术后2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膝下段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近期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有20多年历史,随着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使得介入治疗髂动脉狭窄成为首选,而对于髂动脉完全闭塞,介入治疗较外科安全、损伤小,又有着类似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正不断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2004年-2007年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5例髂动脉完全闭塞病人成功率为91%,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或上肢动脉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后、予尿激酶持续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近2年来,我院收治14例下肢或/和上肢动脉急性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10例患者行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术后病变动脉近端留置溶栓导管,予尿激酶持续溶栓3~5d;4例患者行接触性溶栓,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4例患者肢体缺血的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后动脉造影示38条闭塞动脉中32(84.2%)条动脉复通、血栓溶解,术后4周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进行PTA及溶栓治疗的32条病变动脉中26条动脉保持通畅,14例患者穿刺点均有渗血,其中4例合并患肢皮下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肢体急性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104例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对104例下肢动脉闭塞症实施的113次动脉旁路转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15例(3例联合实施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腋-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4例,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25例次,股-腘动脉旁路40例次,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25例次,腘-胫后动脉旁路4例次。结果 10例切口皮缘坏死致愈合延迟,5例术后出现肢体坏疽行截肢术,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踝肱指数由术前0.30±0.09增至0.77±0.09(t=3.787,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短段、局限病变以介入方法 治疗为首选,长段闭塞或多节段闭塞的病变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应正确选择流入道、流出道及血管代用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患者,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技术成功34例,成功率为89.5%;术后1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由(90±42)m增加到(353±145)m,下肢皮温由(27.8±0.5)℃增加到(33.2±0.6)℃,踝/肱指数由0.51±0.05增加到0.70±0.06,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于术前。平均随访19个月,18例患者症状缓解后无加重;6例术后3个月症状再发,10例术后12个月症状再发,均行二次手术症状缓解。结论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操作简便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血管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使得腔内治疗方法日益成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治疗的首选,但其仍然存在一些治疗误区。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典型病例就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腔内治疗指征的误区、腔内治疗技术的误区及腔内技术细节的误区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道讨论和参考,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