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已明确息肉切除术可有效中断腺瘤至腺癌进展从而降低结直肠癌发展的风险[1]。而该操作也是内镜医师的基本技能。多样化的息肉切除技术和设备因医疗水平及内镜医师经验的不同,导致切除方式上具有一定差异。一般而言,活检钳钳除和冷圈套器切除是结直肠小息肉常推荐的切除方法,热圈套器切除为较大息肉的治疗方法,而热活检钳已不再受青睐。如今绝大多数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切除较困难的息肉还需不断改进切除技术以及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种无需高频电的冷切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其中包括冷活检钳钳除术,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冷黏膜切除术等,本文对各项冷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术后相关组织学改变和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阑尾腔内息肉病例共6例,息肉直径0.3~1.3 cm。6例阑尾腔内息肉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其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整块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分片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1例予活检钳冷钳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阑尾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余3例暂未复查结肠镜。以上结果初步证实,阑尾腔内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威庆  李伟  赵卫东 《山东医药》2011,51(19):99-100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消化道息肉(356枚)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0.5 cm的无蒂和亚蒂息肉采用高频电灼或热活检钳法切除;0.5~2.0 cm的息肉:无蒂息肉采用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法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亚蒂或有蒂息肉采用高频电圈套法切除;〉2.0 cm息肉采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对息肉头部、不能用圈套器一次套住者采用分叶切除法)。结果内镜下息肉切除率达98.5%(257/260),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对171例患者随访6~12个月,5例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结肠内发现〈0.5 cm息肉9枚。结论根据息肉直径、形状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息肉摘除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治疗服用抗栓药物患者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的42例不停用抗栓药物患者的结直肠小息肉(3~9 mm)临床资料,对息肉切除的术中活动性出血、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切除的完整性、标本完整回收情况...  相似文献   

6.
部分结直肠息肉有一定风险转变为结直肠癌,对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息肉切除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热圈套切除术、冷圈套切除术等,临床医师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生长部位及病理类型选择合适内镜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冷圈套切除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10 mm以内的结直肠小息肉的内镜切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很多研究充分证明。近年来,冷圈套切除术及相关技术也被运用于其他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本文就冷圈套切除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由于CSP未使用高频电流而是直接机械切割息肉,其术后组织学改变与常规热圈套器切除术明显不同,深入认识其组织学特点,对冷切除预后判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其近期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医师可通过微创、高效的内镜下操作,实现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中圈套器冷切除术因操作简单、耗时短、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推荐为1~9 mm结直肠(微)小息肉切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迅速,笔者围绕该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长径≥10 mm的扁平息肉治疗的应用及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高频超声小探头引导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普通内镜下发现的67例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经内镜活检钳道插入高频超声小探头进行检查,对其中39例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的病变送病理检查.结果 16例消化道息肉、2例异位胰腺、14例间质瘤、3例脂肪瘤,3例类癌,1例早期胃癌共39例病变内镜下完全切除.操作过程顺利,其中一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给予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病理符合率87.1%.结论 高频超声小探头检查可初步明确病变来源及层次,安全有效地指导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黏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的不断发展, 内镜医师可通过微创、高效的内镜下操作, 实现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 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中圈套器冷切除术因操作简单、耗时短、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推荐为1~9 mm结直肠(微)小息肉切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 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迅速, 笔者围绕该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长径≥10 mm的扁平息肉治疗的应用及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1.
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是目前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但仍伴有相当大概率的不良事件,由此诞生了诸如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等新的内镜治疗技术,本文就目前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内镜切除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结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以直径≤5mm的微小息肉(DP)最为常见。目前关于DP内镜下处理方式的报道尚少。目的:分析结直肠DP的内镜、病理特点和处理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结肠镜检查病例的临床资料.纳人其中发现结直肠息肉并符合DP标准者.凡合并较大息肉(≥6mm)者予以排除。回顾性分析DP的内镜特点、病理性质和处理方式。结果:共纳入结直肠DP病例269例(402枚DP),占同期息肉检出例数的21.8%,其中180例(66.9%)为单发。43.3%的DP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60.0%的DP直径〉3mm,绝大多数DP形态为山田I型(53.5%)或山田Ⅱ型(42.0%)。305枚送病理检查的DP中.绝大多数为腺瘤性息肉(50.2%)或炎性息肉(47.5%):〉3mm的DP为腺瘤性的可能性较大,≤3mm者多为非肿瘤性(P〈0.05)。66.9%的DP系以活检钳钳除:〉3mm、山田Ⅱ+Ⅲ型和多发DP采用热活检钳钳除或高频电凝切除的可能性较≤3mm、山田I型和单发DP更大(P〈0.05)。结论:对于直径〉3mm的结直肠DP,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可能更为有效,并应送病理检查,以免漏诊进展期腺瘤。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各种不同的组织 学类型,其临床意义特别是恶变潜能差别较大,预后也不相同 。本文报告大肠镜检出的老年人大肠息肉383例,讨论各类息 肉的病理特点及息肉内镜治疗后的随访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1985年至1999年,经大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检 查诊断老年人大肠息肉383例。 2.治疗方法:对微小的息肉,大肠镜下活检钳咬除;对较大 的息肉,大部分采用高频电切除;对不能悬于肠腔的长蒂大 息肉采用密接法摘除;部分多发息肉患者分期分批镜下摘除息 肉;对内镜下切除的息肉经病理证实为恶变息…  相似文献   

14.
黑斑息肉综合征52例内镜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随访计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0~2003年间收治的52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息肉的发生率最高,达95%,其次为大肠息肉和胃息肉。大部分息肉为错构瘤性,部分为腺瘤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3.5%(7/52)。大部分息肉行内镜下切除,不能内镜下切除的息肉行外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进行术中内镜配合治疗。术后内镜复查,随访时间越长,息肉的再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PJS患者胃肠道息肉首选内镜下治疗,其次选择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和配合手术中的内镜治疗。患者应定期行内镜复查,终生进行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0-2009 年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直径≤0.5 cm) 并行活检钳钳除病例治疗和随访资料,并与同期高频电切除病例资料(病变直径≤2.0 cm) 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和病变复发情况.结果:入选...  相似文献   

16.
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息肉时,常用活检钳测量其大小,息肉越大,癌变危险性越高,因此,精确测量息肉大小对估计其癌变危险性十分重要。活检钳测量值与切除后回收的息肉大小问是否存在差异,国内献尚未见报导。从1994年6月始,我们分别测量了息肉切除前后其最大直径,旨在了解镜下活检钳测量值的准确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和/或钛夹钳夹摘除大肠宽蒂、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结肠镜下宽蒂息肉先予尼龙绳套扎其息肉根部,再予高频电圈套器凝切;大息肉(直径大于2.0cm者)先予钛夹2-3枚在息肉根部钳夹,然后再用高频电圈套器分块凝切.结果: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788例、其中宽蒂、大息肉156例(宽蒂67例、大息肉89例),经予上述方法进行内镜下摘除,一次性切除息肉102枚(65.38%),分次切除54枚(34.62%),均获满意疗效,其中即刻出血2例(1.28%),立即给予内镜下血凝酶喷洒、电凝和/或钛夹,即时止血,无迟发出血.全部病例无1例穿孔.结论: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摘除消化系宽蒂、大息肉前给予尼龙绳套扎和/或钛夹钳夹息肉根部,明显减少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突破了以往内镜治疗息肉关于大小、宽蒂等禁区,避免了手术引起的创伤,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牟海军  陈幸幸  高原 《山东医药》2011,51(51):89-90
目的观察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5例(124颗)大肠息肉患儿采用Olympus CF-240I电子结肠镜行内镜治疗,24例较大患儿未用镇静剂、余71例均给予丙泊酚全麻,直径〉1.0cm的有蒂息肉行高频电切术、直径〈1.0 cm的无蒂息肉或较小息肉行高频电凝术、直径〈0.5 cm的半球形息肉行钳除法摘除术;收集息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手术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病理类型。结果 124颗息肉中行高频电凝切除98颗、活检钳钳除26颗,病理类型为幼年性息肉70例(73.7%)、P-J息肉11例(11.6%)、炎性息肉7例(7.13%)、增生性息肉4例(4.2%)、腺瘤性息肉3例(3.2%);术后便血、腹痛症状均消失,且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1 a,3例发生便血,其中2例为P-J息肉、1例为幼年性息肉,经再次肠镜检查证明息肉复发。结论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有一定癌变倾向。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出的111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56.8%);单发性息肉80例(72.1%),多发性息肉31例(27.9%);息肉主要位于胃体(52.3%);息肉直径≤0.5cm多见(69.4%);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40.5%)和炎性息肉(33.3%)。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30例,内镜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联合高频电切摘除5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4例,余1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患者接受随访,其中2例复发。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性,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全球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已被证实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因此,肠息肉切除术及相关技术逐渐成为内镜医师研究及改进的焦点。目前,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及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常用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选择众多,各种传统的切除方法多数会使用电凝功能,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冷息肉切除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完整切除率高、伤口愈合快、迟发性出血、穿孔率低等优点,逐渐被内镜医师应用,本文对冷息肉切除术及相关研究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