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术中诊断和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LC)随着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术式,但胆管损伤发生率仍无明显降低。尤其是胆管损伤后延迟发现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大,远期效果受到影响。现将我科处理8例胆管损伤的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并发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为减少此并发症,对360例LC进行了性分析。其中4例发生胆道工发症(1.1%)。包括3例胆管损伤(1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胆总管穿孔、例肝总管部分夹1例胆囊管胆漏。胆总管横断伤的病人因诊断延迟死亡。对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有关文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1994年6月至2006年4月间4 000例LC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发生并发症29例(0.73%),其中胆管损伤15例(0.38%),胆漏8例(0.20%),胆管残余结石3例(0.08%),腹腔内出血2例(0.05%),胃肠道损伤2例(0.05%),遗漏右半结肠肿瘤1例(0.03%),肺脂肪栓塞致死1例(0.03%).结论 严格入选标准,及时中转开腹,术毕前必要的腹腔探查是安全行LC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胆道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6~ 2 0 0 2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道损伤 9例 ,包括胆总管横断 2例 ,胆总管电灼伤 1例 ,胆总管夹闭 2例 ,胆囊管残端漏 1例 ,胆囊床损伤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 3例。胆总管损伤患者均行一期手术 ;胆囊床损伤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行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治愈。结果 :本组患者 1例因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而再次手术 ,其它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严格规范的操作 ,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 ,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胆囊床和胆囊管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 ,但据大宗病例文献报告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鉴于其并发症 ,尤其是胆管损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其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5 0例 ,发生并发症 4例 ,占 1 6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 5 6岁。术前诊断均为慢性胆囊炎并结石 ,其中胆管损伤 3例均为胆管横断伤 ,为术中发现。 1例术后 2 0h出现腹痛 ,全腹肌紧张 ,压痛 ,反跳痛 ,移… 相似文献
6.
吴长根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9):1807-1808
目的避免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8月~2004年12月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358例。结果胆管损伤2例,胆瘘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囊床出血1例。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广泛开展 ,其手术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LC术中所引起的胆管损伤 ,作为LC术中严重并发症的一种 ,各医疗单位也在不断地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的措施 ,但结果并未像LC初期所预料的那样 ,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并未完全随着LC开展数量的增加而消失 ,而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1〕。因此 ,我们仍有必要在LC开展初期总结的胆道损伤处置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LC大量开展后胆道损伤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措施。临床资料本文总结LC所致胆道损伤共 14例 ;其中来源于我院 34 0 0例 ( 1992~ 2 0 0 1年 )LC…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 分析2050例LC手术中14例细小胆管损伤的情况。6例于术中发现漏胆点,予以钛夹夹闭;4例未找到渗胆点,予引流;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剖腹探查并缝扎渗胆处,1例行腹腔探查并引流,另2例经腹壁戳孔放置多孔尿管引流。结果 14例均获痊愈,其中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者经治疗也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 LC时细小胆管损全国各地较难避免。术中发现并及时治疗效果最好;术后发现应行剖腹探查或再次腹腔镜手术探查并予充分引流;对漏胆量少的患者经腹壁戳孔放置引流管引流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菅横断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典型医源性横断性胆管损伤的病例,分析其损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结果。结果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反复胆管感染,2例胆管或胆肠吻合术后,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后治愈。其余病例经一次确定性手术治愈。结论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时,应根据胆管损伤类型和病理变化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尽早行确定性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为获得最佳外科治疗效果,应争取于术中及术后1-2d内行确定性胆管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10.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出血的原因与正确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992年10月至2005年2月我院进行的LC术后并发出血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动脉出血21例,胆囊床出血4例,网膜出血6例,trocar穿刺孔出血4例,不明出血部位2例。直接开腹手术7例,腹腔镜再次手术止血并获成功21例,腹腔镜止血失败中转开腹手术4例,非手术止血成功5例。36例顺利恢复出院,死亡1例。随访36例(其中失访1人),恢复良好。结论LC术后并发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为胆囊动脉出血;治疗以腹腔镜再次探查止血为主,但不能忽视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早期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1998年4月~2006年6月,行LC18470例,术后早期(〈14d)急性胰腺炎16例(0.09%)。对于无胆道梗阻的病例,采取综合保守治疗(胃肠减压、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等);如明确有胆道梗阻,则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结果14例保守治疗治愈,住院时间8~22d,平均12d;开腹手术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随访5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无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LC术后在不恰当饮食等各种诱因作用下早期易并发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胰腺炎,多数经保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在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220例,其中胆囊管结石265例,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完成LC256例,中转开腹9例,无胆管损伤、出血、胆囊管残余结石病例的发生,2例出现胆瘘,经引流后治愈。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良好显露胆囊三角,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胆囊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216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探讨如何减少并发症及其所致的严重危害。临床资料1994年5月~2002年1月,我院施行LC1216例(除外中转开腹病例),其中女804例,男412例;年龄14~85岁,平均(50.94±12.17)岁,中位年龄50岁。结果发生胆管损伤7例(0.58%),其中胆管横断损伤3例,胆管侧壁部分损伤4例;胆漏4例(0.33%);腹腔内出血3例(0.25%);腹壁出血1例(0.08%);胃壁损伤1例(0.08%);肺部感染4例(0.33%);切口感染3例(0.25%);心血管意外死亡1例(0.08%);尿路感染1例(0.0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1例。14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术前行ERCP检查7例,均未发生胆管损伤;术中胆管损伤6例,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4例行胆管瘘口修补术。1例Ⅳ型分离困难中转开腹,胆总管中下段缺失行胆肠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术后半年拔除T管后,患者有反复发热症状,经保守治疗1年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再次手术行肝脏右后叶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成形+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结论 Mirizzi综合征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前ERCP有利于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部分Ⅰ~Ⅱ型患者可以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患者肝功能、动脉血气及对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LC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住院先后顺序对应入组,随机均分为气腹压力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12 mm Hg组及14 mm Hg组3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后肝功能、血气指标以及术后当天、第1和第2天恶心、呕吐及颈肩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前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压力越大,其术后AST、ALT及TBIL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H及PO2的下降越明显,PCO2的升高也越明显;术后患者颈、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压力越大,术后颈、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结论 CO2气腹压力对术后肝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变以及术后颈、肩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创伤性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非创伤性并发症的预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9月至2004年8月130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13000例LC共发生非手术刨伤性的并发症56例,其中遗漏腹腔内恶性肿瘤9例,胆总管残留结石47例。9例遗漏病变中,包括肝癌、胃癌各1例,胰腺癌、胆囊癌各2例,右半结肠癌3例。除3例右半结肠癌行根治性切除外,另6例已不能行根治性手术。47例胆管残留结石均治愈,其中31例经ERCP取石,16例行开腹胆道探查。结论术前注意鉴别患者的症状,术中注意观察胆囊的病理改变及腹腔内有无异常情况,必要时借助腹腔镜超声(LUS)等检查是避免LC后遗漏腹腔内恶性肿瘤及残留胆管结石等非手术创伤性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has made extensive series
comparing lapa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cholecystectomy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way
nearly impossible. To evaluate LC we compared retrospectively 800 laparoscopic with 748
conventional cholecystectomies (CC). Of the 800 LC, 10 (1.2%) were converted to laparotomy.
6 conversions were related to aberrant anatomical features or features making dissection very
difficult, 4 conversions were due to complications. There were 5 (0, 6%)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uring LC and 4 (0.5%) during CC.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was 2.1% (n = 17) after LC
and 3.7% (n = 28) after CC. Particularly the incidence of wound problems was only 0.5% (n = 4)
after LC while it was 1.3% (n = 10) after CC. Overall morbidity was 2.7% (n = 22) for LC and
4.2% (n = 32) for CC. Mortality rate after CC was 0.4% (n = 3), there were no deaths after LC.
Common bile duct-injury rate was 0.2% (n = 2) for both groups. Complication rates after LC
have been rapidly decreasing with growing experienc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an safely
be performed by appropriately trained surgeons in more than 90%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gallbladder disease. The low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ogether with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to
patient recovery make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s.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的L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成LC 49例,中转开腹7例,未发生严重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良性胆囊疾病行LC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术期监护,有效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胆漏的治疗方法。减少胆漏的发生率,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