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d,曲尼司特0.1g3次/d;对照组仅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7,Р<0.05);对照组复发率(55.56%)明显高于治疗组(22.73%)。结论西替利嗪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用西替利嗪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第1~4周递减疗法依次为50mg3次/d,50mg2次/d,25mg3次/d,25mg2次/d,第5~6周25mg1次/d。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均连用6周后计算疗效指数并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88.10%,68.29%)和复发率(16.22%,46.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40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美能40 mL联合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1次/d;对照组20例,单用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0天。结果停药1周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能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盐酸非索非那定单独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过敏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雷公藤多甙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计算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84.21%和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药物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与法莫替丁治疗82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次,1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次,3次/d,法莫替丁20mg/次,2次/d。对照组78例: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次,1次/d。两组均连用4周。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记录临床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29,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为(22.22%,52.6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5,P<0.05)。结论提示三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和潘生丁联合治疗235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3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121例)和联合治疗组(235例),咪唑斯汀组:咪唑斯汀10mg1次/d;联合治疗组:咪唑斯汀10mg1次/d,雷尼替丁300mg2次/d联合潘生丁50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6.60%,咪唑斯汀单用组有效率为51.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不良反应嗜睡与口干的发生率咪唑斯汀组分别为7.44%和9.92%,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94%和10.2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三药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8例,喘可治注射液2mL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位,1次/d,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西替利嗪组48例,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48例,单纯喘可治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 d。三组疗程均为4周。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西替利嗪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58%、72.92%、56.25%,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喘可治穴位注射组(X~2=13.50,P<0.005)和西替利嗪组(X~2=4.38,P<0.05);而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西替利嗪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X~2=2.91,P>0.05)。且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51,P<0.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或西替利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口服复方甘草甜素片75 mg,3次/d,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对照组48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均于治疗后第14,30天复诊。结果14天时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50.00%,对照组有效率31.25%,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24,P>0.05);30天时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2.26%,对照组有效率58.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65,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片1.34mg,2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隔日1次肌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有效率(86.67%和61.67%)和复发率(9.52%和4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同时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 mg,2次/d;对照组22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3周为1疗程,均连用6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4.62%、有效率84.62%,对照组痊愈率9.09%、有效率54.55%,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每晚1次)与雷尼替丁(10mg,2次/d),对照组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0例,口服白芍总苷600 mg每日3次,依巴斯汀10 mg/d;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10 mg/d。疗程12周,停药后观察4周,以7 d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8周、第12周、停药第4周(第16周),联合治疗组UAS7(分别为9.28 ± 4.59、5.83 ± 4.44、7.52 ± 5.57)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29 ± 4.72、9.86 ± 5.46、16.21 ± 5.3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12周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5.9%)明显高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6,P < 0.05)。停药后第4周,联合治疗组复发率(13.6%)明显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0,P < 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白芍总苷能够明显提高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d,依巴斯汀10mg 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42例单独口服依巴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同时口服依匹斯汀10mg,1次/d;酮替芬1mg,2次/d。治疗组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75mg,3次/d。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80%)。治疗组复发率(13.46%)低于对照组(36%)。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3次/d,同时口服防风通圣颗粒10 mg,2次/d;对照组(80例)仅予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52.50%,对照组为22.50%;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56%,对照组为5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泻,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防风通胜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 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1.06%和78.95%。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降低,且治疗8周时下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穴位埋线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且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3次/d,同时口服防风通圣颗粒10 mg,2次/d;对照组(80例)仅予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52.50%,对照组为22.50%;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56%,对照组为5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泻,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 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防风通胜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10mg,1次/d×4周一10mg,1次/q2d×4周一10mg,1次/q3d×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前6周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肌肉注射1次/q2d。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1);对照组复发率(35%)明显高于治疗组复发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3,P0.01)。结论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胸腺肽肠溶片10 mg,每天三次,同时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一天一次;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西替利嗪片10 mg,一天一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57.1%,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90,P〈0.05)。结论:胸腺肽肠溶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4粒,3次/d,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左西替利嗪,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6,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